小议准备金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存款,预测,资金,货币
  • 发布时间:2011-04-26 08:29
  今年以来第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了,而与此伴随的是,从第一次上调开始,各路专家、学者、博士、经济学家、首席经济学家等等,纷纷表示情绪稳定,因为存款准备率有着20%或其他数字的顶部,因此上调空间不大,政策预测大有可为。而这次上调后,我敏感的发现这个论调突然消失了,难道专家们也发现,预测政策顶与预测股市顶一样非人力可为?还是原本的理论失效了,他们正忙于寻找新的理由,好在未来几个月能继续预测而不被扔鸡蛋?

  我觉得,所谓存款准备金的顶部说法明显存在着经验主义错误,而这确实又是个简单的理论问题,我按自己理解说明一下,其中关于准备金的最高限制,可能与大众想法有所区别。

  存款准备金(Deposit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一般而言,我们作为投资者所严重关注的广义货币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而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恰好能同时影响这两个因素,因此是央行进行货币数量调控的主要手段。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冻结基础货币,而基础货币恰好是所有货币形态中能量最高的货币,这是因为它处于货币乘数的最上游,货币创造由它开始,其他形态的货币都处于这个货币创造这个生物链的下端。这种作用就类似于核弹元素铀被激发裂变前的状态,因此往往被称为高能货币,而货币乘数发挥作用的过程,则恰好类似于核裂变的过程,由1的基础货币,变成4或5的广义货币。

  而货币乘数,也恰好与存款准备金率负相关,理论上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也越低。其实按我的理解,存款准备金率调节基础货币的过程与改变货币乘数的过程是相重合的,所谓一套班子两套牌子,正是因为基础货币减少造成广义货币减少,自然意味着货币乘数降低。但需注意的是,货币乘数与实体经济同样高度相关,不只是单纯受制于存款准备金率,这或许是传统西方经济学的一个缺陷,传统经济学的货币乘数公式中,只考虑了准备金率、超储率等可见因素,但对于可见因素之外的主观因素考虑不足。然而在实体经济运行中,作为理性人的资金使用者,有根据自己对于经济或需求的经验判断来决定资金需求的动机与能力,所以这个过程中非理性的动物精神比较浓厚,这时理性假设所估计不到的。这导致央行认为需要进行货币回收的时刻,可能就不是资金使用者认为减少资金需求的时刻,这两者的步调差别,造成了货币乘数对准备金率的敏感度,不可能达到像基础货币对准备金率这样的敏感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效力,但却由于发挥作用步调的不一致性,导致了政策发挥效力时间的延长,这时我们就需要关注政策的累加效用。

  这是因为伴随着若干次的上调准备金,基础货币逐次减少,而在这时间内,货币乘数已经有时间发挥缩减作用,累加起来的效力,可能会诱发超预期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注意可预期的调控政策背后,可能带来的不可预期的调控结果,这对于我们寻找拐点尤其重要。并且,这样的政策累积,不止是针对于存款准备金政策而言,对于其他调控政策,同样有效。因为所谓调控,最大的特点莫过于滞后,而政策滞后的结果莫过于政策过度,而政策过度的后果莫过于转向。

  以上是关于存款准备金的认识与准备金政策对投资的影响的分析,下面说说所谓的准备金率的最高限制上来。

  先简单看看公式,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从这个公式看,并没有所谓的不允许超过20%的说法,并且理论高点可达100%。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为了保证经济运行,必要的现金流还是必要的。但这也同时说明,能容忍的上限可能不止20%,为什么不是40%或其他呢?所以我说很多人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由于过去从来没超过20%,所以就认为这次也不会,以后也不会。就像是看到的都是白天鹅,所以就不会有黑天鹅,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可是最后出现了黑天鹅,而这次也超过了20%的上限。历史永远是历史,历史永远是要被改变的,否则未来向哪里去呢。其实,如果央行做的够绝对,他们可以回收的货币决不仅仅是100%的存款,对于银行来说,理论上除了存款之外还有他们的自有资本可以进行放贷,可以创造M2,这个意义上看,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竟然可能超过100%,不知哪一天会不会走到这一步呢?

  无论如何,面对准备金率下有底、上无顶的此情此景,专家们该如何面对呢?所以说,存款准备金的所谓上限落入了经验主义的陷阱,不但违背了理论上的含义,而且违背了我们对于货币理解的常识。而且风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所谓这个准备金率不仅仅是没有上限,甚至可以超越100%,成为绝对的、完全意义上的货币紧缩手段。

  有人说,真理与谬误仅一步之遥,但常识与认识之间的距离却似乎遥远得多,究竟我们要过多久、要走多远,才能更多触摸到基本的常识呢,可叹,我已不求自己追求真理了,只求自己能得到常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