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工程”的中国式愿景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车工程,中国式,愿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5-12 16:35
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当天,9条新的“学生专车”线路在青岛市内四区开通,为学生提供“专属服务”,此前,该市已经有8条公交“学生专车”。
这并不是最终的举措。据了解,青岛交运集团已着手组建校车运营公司,今年6月份校车试运行,秋季开学时将大面积推广。
来自青岛交运集团的消息,校车运行将实行点对点服务,也就是说,原则上每辆校车只接送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沿线一些小区设站,学生们就近乘车。另外,根据中学生和小学生入校时间不同,分别错时发送两批班车。
按照计划,校车将实行“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集团将从现有员工队伍中选用或招聘高素质的调度员、驾驶员、安全管理员,强化技能培训,保障校车安全、规范和高标准运行。同时,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每辆校车安装无线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与交运集团信息指挥平台对接,在运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的同时,提高调配的灵活性。
青岛的做法在国内并非首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先后开通了校车运行系统,如郑州、威海、张家港、铁岭等城市的做法已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但更多地方的现状是:用来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五花八门,有学校自备校车,教育部门下属企业的校车,以及大量私人经营的“地下校车”,甚至马车、拖拉机、三轮摩托、面包车等社会车辆也用来运送学生上下学。形成了无运营资质、车质差、从业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的校车市场现状,学生安全没有保障。
如何规范校车问题,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给予了热切关注,不少人提出,实施以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合理负担、产业化运营的“中国校车工程”迫在眉睫。
“中国校车工程”
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据了解,这是首位全国人大代表大力倡导校车专用化,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该建议指出当前由私家车接送学生是导致城市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呼吁大力推广专用校车,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是全国人大代表,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对校车的观察,让他更加为中国孩子的校车担忧。他认为,我国在校车的规范运营和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问题不解决,只是简单地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是远远不够的。
周洪宇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门协调机构负责“全国校车安全工程”,制订校车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校车生产准入制度,挑选出合格的汽车厂商制造符合标准要求的校车,然后通过立法、完善制度,逐步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具体实施方面,周洪宇提出,一是靠政府引导,二是靠市场运作。“绝不是完全由政府埋单,但政府可以进行适当补贴,还可以用优惠政策鼓励”,比如可对校车主要零部件减免税收、对校车运营方的校车运营所得税给予部分减免等,支持企业生产校车和运营市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为孩子提供安全便利的校车服务。
这一建议,与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庄德不谋而合。蒋庄德认为,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既有校车车辆本身问题,也有司机不称职问题,同时还有超载等多方面的原因。
针对校车存在的安全问题,蒋庄德代表建议加紧制造全国统一的国标校车,确定一家或几家汽车制造厂制造全国统一的校车,财政部门可以给予厂商一定的资金与技术帮助,并且把这部分投入也纳入到教育经费中去。
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的观点则更为尖锐,他认为,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车。
葛剑雄介绍,在美国,对校车司机的驾照要求最高,校车载学生出行享有极高的路权,其他车辆自觉让道,这是非常可资借鉴的经验;另外,国家义务教育应该为孩子提供校车,“如果国家能提供合格的校车,就不至于发生满载孩子的车翻到沟里这样的惨祸”。
对于很多地方所认为的经费不足没有办法承担校车费用的现状,葛剑雄提出,应该把校车经费包括在义务教育经费里。
校车带动400亿产业链
实际上,校车的规范,不仅是对学生安全的一种保障,同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以及拉动汽车行业发展都会带来积极影响。
当前,大量私家车接送学生,已成为导致城市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呼吁大力推广专用校车,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汤玉祥说,由于目前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用校车,私家车依然是接送学生的主力军。仅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中小学在校生约为120多万人,其中70%以上的学生由于上下学路程过远,需要家长接送。数百万人和数十万辆私家车在早晚的交通高峰向着位于市中心的几百所学校进发,这不仅加重了学校周围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对道路资源造成了较多浪费,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汤玉祥指出,我国中小学生的交通出行方式显然是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原则相违背的,而由专用校车接送学生,不仅可以减少私家车的购买数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学生上下学时间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城市节能减排,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因此,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治理城市拥堵而言,校车普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汤玉祥表示,参照美国的标准,目前我国大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专业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而每年的更新规模也将达到10万至15万辆。这对于客车行业来说,是颇为可观的新市场。他认为,校车推广将带动至少400亿元的产业链,“它创造的是社会价值,包括创造就业岗位和消费,400亿这个数字都是保守的估计。”
2010年7月,在包括宇通客车、南京依维柯等客车生产厂商的参与制定下,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正式实施《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当年,由宇通、黄海、一汽制造的3000辆专业校车已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宇通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1%。“前年宇通卖了不到100辆车校车,去年就1000多辆,估计今年可能再翻一番。”汤玉祥说。
由于座椅和安全带等是根据学生设计,所以只有几家大型客车企业生产专业校车。对此,汤玉祥表示,只要国家立法,校车拥有和客车一样的路权和资质,且在城市交通中实行校车优先原则,这个产业很快就会起来。■
……
这并不是最终的举措。据了解,青岛交运集团已着手组建校车运营公司,今年6月份校车试运行,秋季开学时将大面积推广。
来自青岛交运集团的消息,校车运行将实行点对点服务,也就是说,原则上每辆校车只接送一所学校的学生,在沿线一些小区设站,学生们就近乘车。另外,根据中学生和小学生入校时间不同,分别错时发送两批班车。
按照计划,校车将实行“统一车型、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运营”,集团将从现有员工队伍中选用或招聘高素质的调度员、驾驶员、安全管理员,强化技能培训,保障校车安全、规范和高标准运行。同时,辅之以现代科技手段,每辆校车安装无线视频实时监控系统和GPS定位系统,与交运集团信息指挥平台对接,在运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的同时,提高调配的灵活性。
青岛的做法在国内并非首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先后开通了校车运行系统,如郑州、威海、张家港、铁岭等城市的做法已受到了业内广泛认可。但更多地方的现状是:用来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五花八门,有学校自备校车,教育部门下属企业的校车,以及大量私人经营的“地下校车”,甚至马车、拖拉机、三轮摩托、面包车等社会车辆也用来运送学生上下学。形成了无运营资质、车质差、从业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的校车市场现状,学生安全没有保障。
如何规范校车问题,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给予了热切关注,不少人提出,实施以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合理负担、产业化运营的“中国校车工程”迫在眉睫。
“中国校车工程”
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提出了《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据了解,这是首位全国人大代表大力倡导校车专用化,受到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该建议指出当前由私家车接送学生是导致城市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呼吁大力推广专用校车,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是全国人大代表,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对校车的观察,让他更加为中国孩子的校车担忧。他认为,我国在校车的规范运营和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问题不解决,只是简单地对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问责是远远不够的。
周洪宇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门协调机构负责“全国校车安全工程”,制订校车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校车生产准入制度,挑选出合格的汽车厂商制造符合标准要求的校车,然后通过立法、完善制度,逐步在全国进行推广。
在具体实施方面,周洪宇提出,一是靠政府引导,二是靠市场运作。“绝不是完全由政府埋单,但政府可以进行适当补贴,还可以用优惠政策鼓励”,比如可对校车主要零部件减免税收、对校车运营方的校车运营所得税给予部分减免等,支持企业生产校车和运营市场。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为孩子提供安全便利的校车服务。
这一建议,与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蒋庄德不谋而合。蒋庄德认为,校车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既有校车车辆本身问题,也有司机不称职问题,同时还有超载等多方面的原因。
针对校车存在的安全问题,蒋庄德代表建议加紧制造全国统一的国标校车,确定一家或几家汽车制造厂制造全国统一的校车,财政部门可以给予厂商一定的资金与技术帮助,并且把这部分投入也纳入到教育经费中去。
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的观点则更为尖锐,他认为,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车。
葛剑雄介绍,在美国,对校车司机的驾照要求最高,校车载学生出行享有极高的路权,其他车辆自觉让道,这是非常可资借鉴的经验;另外,国家义务教育应该为孩子提供校车,“如果国家能提供合格的校车,就不至于发生满载孩子的车翻到沟里这样的惨祸”。
对于很多地方所认为的经费不足没有办法承担校车费用的现状,葛剑雄提出,应该把校车经费包括在义务教育经费里。
校车带动400亿产业链
实际上,校车的规范,不仅是对学生安全的一种保障,同时,对于缓解城市交通以及拉动汽车行业发展都会带来积极影响。
当前,大量私家车接送学生,已成为导致城市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呼吁大力推广专用校车,以有效缓解城市拥堵问题,助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汤玉祥说,由于目前很多学校没有配备专用校车,私家车依然是接送学生的主力军。仅以北京市为例,目前中小学在校生约为120多万人,其中70%以上的学生由于上下学路程过远,需要家长接送。数百万人和数十万辆私家车在早晚的交通高峰向着位于市中心的几百所学校进发,这不仅加重了学校周围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对道路资源造成了较多浪费,并且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汤玉祥指出,我国中小学生的交通出行方式显然是与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原则相违背的,而由专用校车接送学生,不仅可以减少私家车的购买数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学生上下学时间的交通拥堵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城市节能减排,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因此,就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治理城市拥堵而言,校车普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汤玉祥表示,参照美国的标准,目前我国大约有9000万学生需要乘坐校车,专业校车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万辆,而每年的更新规模也将达到10万至15万辆。这对于客车行业来说,是颇为可观的新市场。他认为,校车推广将带动至少400亿元的产业链,“它创造的是社会价值,包括创造就业岗位和消费,400亿这个数字都是保守的估计。”
2010年7月,在包括宇通客车、南京依维柯等客车生产厂商的参与制定下,国家质检总局宣布正式实施《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当年,由宇通、黄海、一汽制造的3000辆专业校车已销往全国各地,其中,宇通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51%。“前年宇通卖了不到100辆车校车,去年就1000多辆,估计今年可能再翻一番。”汤玉祥说。
由于座椅和安全带等是根据学生设计,所以只有几家大型客车企业生产专业校车。对此,汤玉祥表示,只要国家立法,校车拥有和客车一样的路权和资质,且在城市交通中实行校车优先原则,这个产业很快就会起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