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轻松找到你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TEL,王晓菁,创业,域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5-26 13:32
视野越过澳洲那蓝色的天,蓝色的海,一直往北,王晓菁心目中的中国开始变得清晰,那个生了她、养了她的地方,她终于决定要回去了。为此,她放弃了在澳洲那份还不错的工作,放弃了澳洲那舒适的恬淡生活。她将要带上自己的梦想,让自己那不安分的IT细胞在中国彻底兴奋起来。她相信,她带来的.tel一定会为她在中国的生活打开一扇不一样的窗。
2010年9月,当.tel域名进入中国网民视线的时候,首个月的注册量十几万人,让王晓菁着实忙了一阵子。
见到王晓菁是在.tel中国不大却很整洁的会议室。短发,热情的欧式笑容,这个在IT行业兜兜转转了10年的女人,就是她,偶尔邂逅了.tel,一见钟情,然后和.tel的全球注册局--Telnic达成协议,拿下了.tel在中国的注册和管理权,将.tel带来中国,并拥有了.tel在中国的独家推广和运营权。
创业冲动
.tel诞生于2009年,是ICANN(互联网域名及管理机构)认证的第21个商业用途的顶级域名。它相当于一张“电子名片”。在申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l之后,用户会得到一个“一站式集合”的个人门户,可以输入包括电话、邮箱、地址、QQ、MSN、开心网、微博等在内的各种通讯方式和社群地址、公司地址、日程安排等工作信息,甚至可以集成与自己有关的新闻。
第一次看见.tel,王晓菁就被深深吸引,她说,如此简单又完美地把通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tel点燃了她创业的冲动。
说“冲动”一点也不为过,2009年底,王晓菁首次接触.tel,可是2010年初,她已经辞职,并且和Telnic达成协议;5月,在中国成立了.tel中国,通际名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9月,.tel正式开始接受注册。
每天看着不同的网友注册信息,对王晓菁来说,当时的冲动已经演变成了真实的事业。王晓菁告诉记者,曾经有个用户注册了“问.tel”,并将其打造成了一个信息中心,集合了美食、交通、天气等资讯。这样的创意让她觉得很有趣,互联网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这里什么创意都可能发生。所以,看上去简单的.tel,王晓菁觉得其实还有很多内涵等待挖掘。
如今,王晓菁的大部分工作是发展企业集团用户、个人用户领域,她觉得顺其自然就好。相对于个人用户,王晓菁认为,.tel现有的用途更适合企业的宣传。
现在和.tel合作的企业集团已经越来越多,除了去年底慧聪西南运营平台上的全部中小企业都捆绑了.tel,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团师傅等企业用户也纷纷注册了自己的.tel域名。
最让王晓菁觉得欣喜的是,如今全球的黄页也盯上了.tel,并争相签约,想要利用.tel这个平台,完成黄页的升级。澳门利通达黄页是最早和.tel合作的黄页。如今,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黄页均已经和.tel签约。
.tel的诱惑
.tel成立至今,拥有注册用户超过百万人,成立之初,Telnic公司CEO Khashayar Mahdavi将.tel介绍给用户的时候给出了这样的概念:“.com的实质是网站,是网站内容;而.tel提供的是沟通、交流服务,有点相似,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这个就是.tel的关键所在,.tel不是网站。因为.tel提供的是联络服务,所以它更加像是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交平台,但是王晓菁并不这样认为。在她的眼里,.tel实际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的托盘,因为.tel创造性地将信息直接存储在全球域名系统DNS上,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是做不到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tel能提供的服务究竟有哪些?
首先,注册很简单,5分钟就可以完成“用户名+.tel”的注册;其次,所有的移动设备都能方便访问,并能一键高速下载全部联络信息;Khashayar Mahdavi举了一个例子:“我刚下飞机想要租一辆车,于是使用.tel联系租车的人,打开页面,我在手机上按下租车人的联系方式,然后高枕无忧地等待。”再次,搜索引擎对.tel很友好,搜索排名靠前;最后,.tel是可以管理用户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群组,实现定向信息收发,充分保留流量。用王晓菁的话说就是,一个贴了标签的杯子,无论跑到哪里,都不会丢掉。
但是,尽管.tel有很多便捷的好处,但是目前这个阶段,.tel看上去还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名片,和拥有6亿活跃用户的Facebook这些注册免费的网站不同,.tel需要每年20美元的注册费用。
不便宜的收费,让.tel的价值发现遭受了一定的阻力。对此,王晓菁并不担忧,她认为,“想要打电话给我,只要在页面上一点号码就行了;想知道我在哪里,只需要看我上次check-in的地址;想了解我现在的动态,可以看看我在不同的网站上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优势,加上黄页的追捧,.tel的雏形阶段会很快过去,虽然她也无法想象,最终的.tel会变成什么样。
走下去
澳洲的一位卖狗老妇,出去旅游度假,成功地用手机更新了自己在.tel上的联络信息,结果度假期间卖狗的生意一点没有耽误,现在生意是越做越好。这个真实的案例让王晓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现在,王晓菁一面一心一意地继续发展集团用户,一面也在积极地探索.tel发展的新模式。除了传统的注册收费,.tel这个平台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tel和Facebook这些社交网站的最大不同,王晓菁认为是隐私的保护,打个比方,Facebook给用户的是一间房子,用户只有租用权,隐私什么的都很难得到保护,而.tel给用户的是一块地,所有的隐私都是可控的,用户可以很好地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
基于此,王晓菁认为.tel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众所周知,对于名片的注册,很多人可能会放置一些无效信息在上面,但是对企业而言,无效信息会比较少。虽然各公司的主页上也有放置,可是对用户来说,搜索引擎未必那么友好,而且在公司网页里寻找有效信息很费时。所以,集团企业依然是.tel的工作之重。
另外,.tel用户也可以添加别的账号作为好友,可以将好友进行分组,自行决定哪些信息该呈现给哪类人群,与地理位置的结合更增添了对移动社交的想象。
除此,在IP地址极度缺乏的情况下,.tel的大融合也为它赢来了一个生存空间,目前所有的网站,基本上都是自己捆绑自己的产品,就像腾讯QQ只能实现自己旗下产品的融合,微博、农场、信箱,通过QQ无法实现别的登录。在.tel,就可以实现所有的登录。
所以,尽管.tel的盈利模式看起来还很单一,但是,王晓菁认为,除了发展终端用户,让终端用户从个人逐渐转变为集团外,和运营商的合作,是.tel的下一个战场。目前,.tel与中国移动支付,中国移动飞信的合作已全面铺开,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也在进行中。
……
2010年9月,当.tel域名进入中国网民视线的时候,首个月的注册量十几万人,让王晓菁着实忙了一阵子。
见到王晓菁是在.tel中国不大却很整洁的会议室。短发,热情的欧式笑容,这个在IT行业兜兜转转了10年的女人,就是她,偶尔邂逅了.tel,一见钟情,然后和.tel的全球注册局--Telnic达成协议,拿下了.tel在中国的注册和管理权,将.tel带来中国,并拥有了.tel在中国的独家推广和运营权。
创业冲动
.tel诞生于2009年,是ICANN(互联网域名及管理机构)认证的第21个商业用途的顶级域名。它相当于一张“电子名片”。在申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tel之后,用户会得到一个“一站式集合”的个人门户,可以输入包括电话、邮箱、地址、QQ、MSN、开心网、微博等在内的各种通讯方式和社群地址、公司地址、日程安排等工作信息,甚至可以集成与自己有关的新闻。
第一次看见.tel,王晓菁就被深深吸引,她说,如此简单又完美地把通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tel点燃了她创业的冲动。
说“冲动”一点也不为过,2009年底,王晓菁首次接触.tel,可是2010年初,她已经辞职,并且和Telnic达成协议;5月,在中国成立了.tel中国,通际名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9月,.tel正式开始接受注册。
每天看着不同的网友注册信息,对王晓菁来说,当时的冲动已经演变成了真实的事业。王晓菁告诉记者,曾经有个用户注册了“问.tel”,并将其打造成了一个信息中心,集合了美食、交通、天气等资讯。这样的创意让她觉得很有趣,互联网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这里什么创意都可能发生。所以,看上去简单的.tel,王晓菁觉得其实还有很多内涵等待挖掘。
如今,王晓菁的大部分工作是发展企业集团用户、个人用户领域,她觉得顺其自然就好。相对于个人用户,王晓菁认为,.tel现有的用途更适合企业的宣传。
现在和.tel合作的企业集团已经越来越多,除了去年底慧聪西南运营平台上的全部中小企业都捆绑了.tel,浦发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团师傅等企业用户也纷纷注册了自己的.tel域名。
最让王晓菁觉得欣喜的是,如今全球的黄页也盯上了.tel,并争相签约,想要利用.tel这个平台,完成黄页的升级。澳门利通达黄页是最早和.tel合作的黄页。如今,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国家黄页均已经和.tel签约。
.tel的诱惑
.tel成立至今,拥有注册用户超过百万人,成立之初,Telnic公司CEO Khashayar Mahdavi将.tel介绍给用户的时候给出了这样的概念:“.com的实质是网站,是网站内容;而.tel提供的是沟通、交流服务,有点相似,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这个就是.tel的关键所在,.tel不是网站。因为.tel提供的是联络服务,所以它更加像是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交平台,但是王晓菁并不这样认为。在她的眼里,.tel实际是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的托盘,因为.tel创造性地将信息直接存储在全球域名系统DNS上,Facebook这样的社交平台是做不到的。
我们先来看一下.tel能提供的服务究竟有哪些?
首先,注册很简单,5分钟就可以完成“用户名+.tel”的注册;其次,所有的移动设备都能方便访问,并能一键高速下载全部联络信息;Khashayar Mahdavi举了一个例子:“我刚下飞机想要租一辆车,于是使用.tel联系租车的人,打开页面,我在手机上按下租车人的联系方式,然后高枕无忧地等待。”再次,搜索引擎对.tel很友好,搜索排名靠前;最后,.tel是可以管理用户在不同社交平台上的群组,实现定向信息收发,充分保留流量。用王晓菁的话说就是,一个贴了标签的杯子,无论跑到哪里,都不会丢掉。
但是,尽管.tel有很多便捷的好处,但是目前这个阶段,.tel看上去还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名片,和拥有6亿活跃用户的Facebook这些注册免费的网站不同,.tel需要每年20美元的注册费用。
不便宜的收费,让.tel的价值发现遭受了一定的阻力。对此,王晓菁并不担忧,她认为,“想要打电话给我,只要在页面上一点号码就行了;想知道我在哪里,只需要看我上次check-in的地址;想了解我现在的动态,可以看看我在不同的网站上都做了些什么。”这些优势,加上黄页的追捧,.tel的雏形阶段会很快过去,虽然她也无法想象,最终的.tel会变成什么样。
走下去
澳洲的一位卖狗老妇,出去旅游度假,成功地用手机更新了自己在.tel上的联络信息,结果度假期间卖狗的生意一点没有耽误,现在生意是越做越好。这个真实的案例让王晓菁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现在,王晓菁一面一心一意地继续发展集团用户,一面也在积极地探索.tel发展的新模式。除了传统的注册收费,.tel这个平台的价值该如何体现。
.tel和Facebook这些社交网站的最大不同,王晓菁认为是隐私的保护,打个比方,Facebook给用户的是一间房子,用户只有租用权,隐私什么的都很难得到保护,而.tel给用户的是一块地,所有的隐私都是可控的,用户可以很好地享受自己的私密空间。
基于此,王晓菁认为.tel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实际上,众所周知,对于名片的注册,很多人可能会放置一些无效信息在上面,但是对企业而言,无效信息会比较少。虽然各公司的主页上也有放置,可是对用户来说,搜索引擎未必那么友好,而且在公司网页里寻找有效信息很费时。所以,集团企业依然是.tel的工作之重。
另外,.tel用户也可以添加别的账号作为好友,可以将好友进行分组,自行决定哪些信息该呈现给哪类人群,与地理位置的结合更增添了对移动社交的想象。
除此,在IP地址极度缺乏的情况下,.tel的大融合也为它赢来了一个生存空间,目前所有的网站,基本上都是自己捆绑自己的产品,就像腾讯QQ只能实现自己旗下产品的融合,微博、农场、信箱,通过QQ无法实现别的登录。在.tel,就可以实现所有的登录。
所以,尽管.tel的盈利模式看起来还很单一,但是,王晓菁认为,除了发展终端用户,让终端用户从个人逐渐转变为集团外,和运营商的合作,是.tel的下一个战场。目前,.tel与中国移动支付,中国移动飞信的合作已全面铺开,与中国联通的合作也在进行中。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