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尴尬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保障房,策略,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6-13 13:59
去年底,国务院信心满满的推出十二五期间建3600万套保障房(今年1000万套)计划时,市场有过激烈的争论。根据住建部此前估算,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资金至少需要1.3万亿元。中央出1000多亿,地方政府承担约4000亿,其余的8000多亿将通过其他融资渠道解决。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在去年底的年度投资策略会上就表示,在地方财政多年处于赤字的情况下,从中国财政体系中,“我找不到谁来出这个钱”。
有“任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对于保障房计划,一直也颇有微辞。近日,他再次炮轰:“牛皮不是仅靠吹就能吹得动的,决心再大也要量力而行,否则还有什么科学而言。”
但是,坚持政策论者从保障房“地方问责”下,认为在中国只要中央有决心做,没有什么不可完成的任务。将
保障房建设提升到“问责制”下,虽然看起来像是“大跃进”,但依然是可行的。近期的经典案例便是,2008年底在
金融危机下,中国与美国同样的货币刺激下,中国金融体系在政策与行政主导下,很快放贷至实体经济,而美国
却无论美联储怎么低息,依然不愿放贷。在中国“唯上”政治哲学中,有关乌纱帽的事情总是贯彻得最坚决。
现在保障房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住建部上周还要求10月底前1000万套保障房必须全面开工,本周便改口延至11月。政策的“庄严承诺”不能兑现的时候,影响到的是政府的信用,这样的信用丧失在房价越控越高上已经有所体现。在政府信用与量力而行之间,下半年会为“面子”而继续强力推进,还是像当年毛主席在三年自然灾害面前坦承“大跃进”的错误而及时修正?这将对下半年经济增速方向,进而对投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这样的判断也是基于你是“自由市场论者”还是“政策论者”。因为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立场,得到的结论是相反的,由此制定的投资策略也会是南辕北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