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浪潮席卷大银幕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建党,献礼,电影,竞争
  • 发布时间:2011-07-07 16:08
  随着6月15日《建党伟业》的强势上映,全国大银幕迎来了红色浪潮最高峰。而在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建党90周年重点影片推介典礼”上,共有28部为建党90周年献礼的影片集中亮相。其中既有讲述革命历史的《湘江北去》《通道转兵》等;也有记述英烈传奇的《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以及歌颂当代英模的《钱学森》《吴大观》《杨善洲》等;还有表现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生活的《老家新家》等。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摄制的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约有40多部,集中在6-7月份上映。除传统故事影片外,还有像《决战黄桥》这样的纪录片,以及《西柏坡》这样的动画片。而出品这些影片的主体除了国有制片企业和社会机构之外,还有各级电视台和众多民营影视企业。

  《建党伟业》领衔《钱学森》压阵

  6月15日零时,《建党伟业》全面上映。作为《建国大业》的姊妹篇,《建党伟业》从开拍到发行,沿用原有套路,再次靠170多位明星打前阵。据统计,《建党伟业》15日上映当天,全国影院共排映近1.6万场,票房收入近2000万元。除了票房不断飙升,影片还迅速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当天在某网站的讨论条目超过30万。

  除《建党伟业》外,本年度献礼片中颇具竞争力的还有《钱学森》。该片导演张建亚大胆启用陈坤与张雨绮两位偶像派明星出演钱学森与其夫人蒋英。“这部电影在真实人物的基础上,适当添加悬疑、爱情等商业元素,还有陈坤和张雨绮等明星,不但保证影片质量,也使影片具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导演张建亚表示。据影片出品方西部电影集团透露,《钱学森》的投资总额为6000万元,宣发

  成本近1700万元,接近总成本的三分之一,可见片方对于影片的推广力度之大。

  表现形式多样

  在今年的献礼片中,除了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片外,“红色纪录片”以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引起各方关注。“纪录片以真实历史事件、真实素材和独特的表现手法,还原历史真实面貌。”纪录片《中国三峡》导演杨书华认为,纪录片反映的是最真实的历史,很适合作为献礼影片庆祝建党90周年。

  据悉,今年的献礼片中共有3部纪录片:表现三峡建设历程的《中国三峡》、表现1940年黄桥战役的《决战黄桥》,以及梳理建国60多年为祖国奉献青春乃至生命的《祖国至上》。

  此外,已于5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首映的《西柏坡》是众多献礼片中唯一的一部动画电影。影片导演印希庸表示,“我们力求别出心裁,用儿童的视角并以儿童为主角来叙述严肃恢弘的历史主题,探索和尝试创作‘不一样的红色经典’。”

  投资主体多元

  在今年的“红色浪潮”中,各国有制片企业依然为投资主体,但除了专业的制片公司外,众多地方政府、电视台也积极加入了红色影片的投资热潮。如江苏省委宣传部主投了《秋之白华》,北京市委宣传部、云南省委宣传部参与投资了《杨善洲》,赣州市委宣传部参投了《赣南1934》。扬州电视台与安徽电视台则分别参与投资了故事片《少年邓恩铭》和纪录片《祖国至上》。

  除了国有制片主体外,很多民营企业对献礼影片也表现了浓厚兴趣。今典影业的《老家新家》、北京红日影业的《传奇将军赵尚志》都颇具特色。作为国内实力较强的民营电影公司,今典影业于2009年建国60周年之际就曾推出抗战题材影片《沂蒙六姐妹》。对此,今典方面表示,他们更看重影片的艺术性,两部红色影片的推出都经过多方论证,今后对于此类影片还会加以扶植。

  市场运作尚待加强

  虽然今年的“红色影片”蔚为壮观,但在众多进口影片和国产商业大片的攻势下,除了《建党伟业》《钱学森》和《辛亥革命》外,其他此类影片并没有太明显的市场优势。“我们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效应。”今年连续推出了《飞天》《歼十出击》和《谁主沉浮》等多部影片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方面对此表示。

  2009年的《建国大业》开启了主旋律影片市场化运作之路,今年的《建党伟业》更是雄心满满。如此看来,此类影片与市场化运作似乎并非水火不容。“但要明白,像《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均是动用各方众多资源才成就的。其模式可以借鉴,但难以复制。”八一电影制片厂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

  潇湘电影集团总经理刘惠东认为,此类影片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市场,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政府资源推广外,电影自身的品质最重要。“让这些影片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是我们最需要努力的。”

  文/李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