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彬彬 快乐地传递价值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路彬彬,节目,快乐,价值
  • 发布时间:2011-07-19 09:12
  壹

  一个想法需要酝酿多久才能够成为可能?在时机不成熟的状况下,让一个想法只停留在心底,能停多久?路彬彬将新做的两期样片交到北京电视台,等待着台里对这档新节目的审核。早在“企业家”这个词儿还不太流行时,这档与当代企业家、都市名人相关的节目就在路彬彬的脑海里诞生形成了。

  大多数人记忆中的中学时代都存有优秀尖子生、漂亮女孩儿、文艺标兵、学生干部的人物形象。上述角色降临在路彬彬身上全属孩子般天性释放。印象中的尖子生可能总有一大部分会在某个阶段悄然沉静,在俗世中融为一粒,变换姿态,或冷静地扮演成功人士,或执著于俗欲文静地生活。路彬彬天性的能量一直支撑她到了现在,从未偃旗息,一路风风光光从学校小范围内的公众人物闯到厦门大学、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自己的公司,激情无限。

  如此这般领先、超前的活跃分子在央视工作不久思维自然会朝着最优秀的方向走去,而如今成为电视媒体制播分离体制下独立运营媒体产品的先锋人物却不能说在意料之中。“若是时间倒退10年,我直接奔着自己的想法去,可能就成不了现在的样子。”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事实成为路彬彬众多能量中的一股强大分支,极具包容性地帮助她做出判断。

  “当你琢磨一件事情,无论你琢磨多长时间都不算过分,时机很重要,但当你一旦认准了,就要有非常强的执行力。”这个从小议论文总能写成范文的女孩儿,现在还是习惯用理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事实上,她对现世价值的理论性理解的确带给她很大收获。

  贰

  给年纪轻轻就不甘心在中国一流媒体平台里当记者,要自己创业的思路找个更准确的原由,相对于做记者而言,路彬彬个人意识里对媒体运营的成分入得太深太早。

  她总是一个复合体。

  意识也归那层窗户纸学说,有没有意识主动捅破围绕你身边的窗户纸在路彬彬那儿成了有关习惯的事儿。从初涉职场时,她发现自己身上多几维度的思考能力开始,她把自己在意识上发挥的作用用了个够。

  电视里正播着某上市公司的专题,电视机前某证券公司的老板告诉他的朋友:“我们这位记者啊,压根儿从来没做过证券的报道,可是节目却做得特别好看。”做节目之前,路彬彬特意跟那位老板谈了谈关于他那个领域的专业话题,那是路彬彬做记者时在面对全新领域时的巧妙做法,她会快速学习,找到合适的人,了解核心的内容,解决意识的问题,然后,当自己是完全不了解的人去看那件事情,用非专业的角度去报道,话题在知识之外就是这个道理。

  自从那个重量级嘉宾潘石屹、洪晃、马艳丽、宋柯出镜的“名人堂”样片很顺利在北京台通过后,路彬彬作为策划者在自己的节目里讨论了各种话题,涵盖娱乐、文化、设计、生活等多个领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为源头,与嘉宾互动,在观感享受的同时带给观众思考,观众的意识形态能很轻松地在节目对现世价值的讨论中得到转换。

  作为制片人,路彬彬把自己善于理性思考的优势架在了节目里,她觉得中国这十多年的发展节奏太快,社会呈现各种各样的可能,带来人们价值观的不确定性,金钱观、人生观、幸福观等全部混乱,媒体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意识上价值观问题的,于是“快乐地传递价值”成为节目的宣传语,反复播放。

  媒体要满足人们真正需要的内容,作为老板,路彬彬清晰地告诉观众,他们能从这个节目里得到什么。同时,这些内容发出来就有一个市场基础,也会解决客户的需求。

  很难定位这样一档节目属于财经、娱乐或者文化中哪个范畴,综合性很强。在节目脱口秀的过程中,同时能把握财经、商业、社会、情感等综合话题兼具娱乐精神的路彬彬本人更是能充分代表节目的特点。

  有时她又像名记者,会通过各种巧妙的方式问出嘉宾更深刻的感受。

  “我觉得这就是竞争力啊。”当回答关于多重身份的提问时,路彬彬轻轻松松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用愉悦的口气,就像谈论她喜欢的自己身体某个部位一样。

  叁

  路彬彬将同样的逻辑套用到了自己的公司。一个公司的大脑结构往往跟老板的思维力类似,尤其是女老板。她在公司建立起整个传播链,帮助客户提供公关、活动、广告与传播服务,“我觉得现在公司哪个领域都不能缺。因为客户越来越多需要既要有创意又能执行,既能公关又懂广告的合作方。”

  她强调融合与跨界。与她交谈后,你会发现她的思维力本身就很立体,她会同时兼顾好几件事情,全方位发号施令。她似乎总会在自己的大脑里腾出一大片空地来留给新鲜的事物,大后方自然会敏感地侵入这些事物,脑部细胞运动直至触及未知领域,并激发产生新的组合。在人才为核心的创意公司,她也将寻找同样思维力的大脑作为自己选择人才的标准。在传统公关公司工作过,如果思考力与判断力不够强,将自己变得特别专业化但缺乏整合能力,与足够思考能力、头脑里没有束缚和枷锁的白纸之间,她会更倾向于选用后者。

  肆

  80后爱梦想行动,用创意巴士带着80后创业行动派到达李开复创新工场、小柯音乐学校、时尚传媒集团等站体验交流,这对于路彬彬来说,是传达价值观的全新尝试。她告诉身边的企业家朋友最大的慈善其实是帮助别人,用思想影响后一代,她说这就是很好的价值,在80后精英的颁奖典礼上,她发现,与其说上一代帮助80后,不如说,80后帮助大家,来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她说,这也是很好的价值观。今年活动从北京做到了全国,这个出自路彬彬的创意,又是一个内容价值与企业需求双赢的例子。

  她在公司突出创意能力,她希望做到卓越,做得儒雅,并受到尊重。创意其实是提供了更多附加值,它保障了差异化的可能与足够定价权,也比较容易调动客户的需求,更是能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她本人的确在工作中得到众多名人的尊重。她强大的沟通能力也让她在那些聪明人中间变得活跃。沟通是个综合能力,要有充分的理解力,有一定的阅历和知识能力,这就决定了沟通的内容,还要有判断力,不管做话题也好做公司也好,需要在沟通时判断对方的需求,最后达到沟通的目的。通常,朋友会约上她见个面,吃个饭,聊一聊,出主意,关于媒体危机事件、品牌传播策划,诸如此类。

  作为对传播非常了解的“专家”,她有点像企业家们顾问性质的朋友,“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商业企业,都要力争做一个传播者。你是个传播源,你是个策动传播的人,或者你是个被传播者,谁是有话语权的很重要。当你越多次成为传播者,你的商业可能会越成功,然后你这个人也能够越成功。”她说,谁是真的通过创意性活动能够帮别人达成影响力的,才能受尊重。

  伍

  在咖啡馆轻柔的旋律里,路彬彬开心地谈着自己前两天在公司年会上劈叉,和员工们畅想未来的情景,一旁的助理打趣地说,看到了躺在舒适沙发上路彬彬少见的放松状态。人们往往都如此,会愿意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付出更多,往往越喜欢就做得越好,因为喜欢甚至不去想如何做性价比才会更好。路彬彬是自己事业的狂热追求者,为了做一个精致的受尊敬的小公司,做一个品质高的小公司,做大事的小公司。

  前不久,路彬彬刚刚决定要从今年开始把公司规模扩大,为了在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时机中寻求电视媒体人更多的机会,为了改变管理模式,为了实现所有人的价值。如果之前更多是因为兴趣做到如今的状态,那么现在之后,在与最初想法不全相同的状态下,路彬彬接着该准备挑战新的角色了,联想起意识思维与跨界融合的道理,这种转变倒是她擅长的领域。

  她说,很清楚自己要去哪,很清楚在各种有限的时间里要为其付出或者做些什么。

  她会去哪?去哪都不会改变她总是一个很认真、很开心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女人。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