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九月有关的旅途和思念

  构思这篇卷首语的时候,我刚完成了玉龙雪山的自驾穿越,许巍低沉的声音弥漫在我的汽车曲库里。给远方的家人电话报完平安,我突然想起,原来现在的时间就要进入中秋了,是啊,9月已经到来,那个月亮最圆的月份也即将随之而来。

  或者说,那个让人浮躁而思念涌动的秋季就要到来。

  那其实是一个充满思念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中的思念,有时候是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1519年的9月,一支由5条海船、234人组成的远航队从西班牙塞维利亚城的外港出发,去证明“世界是圆的”。在只见海水不见陆地的漫长日子里,船上的柏油被晒化了,饮水变臭,饼干变成粉块,蛆虫在其中蠕动。没有新鲜食物,船员们只好吃牛皮和舱中的老鼠,可怕的坏血病更是夺走了许多船员的生命。最终,他们历时3年,在相继发现了“麦哲伦海峡”与“太平洋”后,船长费迪南德?麦哲伦被蛮族所杀,他的助手埃里?卡诺于1522年9月6日带领幸存者回到西班牙,这时他们只剩1艘船和18个人……

  有时候,九月这个季节又变成了远隔重洋却依旧心系家乡的落魄情节。

  1903年9月,修建了6年的胶济铁路开始把青岛和济南连接在一起,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条德国人铺设的铁路,把李鸿章、翁同和、袁世凯、菲舍尔、锡乐巴等人的名字都凿刻在从柏林运来的铁轨上,但是,它却单单将一位曾经叱诧风云的“维新派”人物遗忘——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没能成为这条铁路初次运行的见证人,流亡海外的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于是就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买下了一个小海岛,署名为“北海草堂”,躲在里面整日读书……

  还有时候,九月这个季节是理想的出发点,即使死亡也在所不惜。

  1967年的9月,一位名叫切?格瓦拉的人,带着对自由的思念,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他所率领的游击队中出现了逃兵,向玻利维亚政府军透露了格瓦拉游击队的营地。数天后,当格瓦拉在尤罗山峡巡逻时,政府军捉住了这位帮助卡斯特罗成立古巴共和国,却又为了理想重新开始的传奇人物。随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大使馆和玻利维亚军方的共同策划下,切?格瓦拉被俘大约22个小时后,政府军就在恐惧中向他扣动了美式卡宾枪的板机——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假如让这位英雄在法庭上发表自我辩护的讲演,那么他将赢得广泛的同情,西方各国的知识界和舆论界都将掀起声援他的浪潮……

  回到现实中来,编辑部的9月,自然也充满了思念,因为我们一直都在路上。有人说,旅行就是为了思念家的感觉而去的。

  本刊著名的撰稿人金飞豹,用“踏遍地球”来形容他丝毫不为过,从最冷的南极北极到最热的撒哈拉沙漠,他都留下过足迹。当我们聊起这个关于思念的话题时,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念情感。再如刚刚背包徒步探险嘉陵江源头归来的本刊记者严含,在过了数日“啃干粮、喝凉水、草为床铺天为被”的野外生活后,回到家时连连感慨:“在家时就想出去,出去后才知道,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回家。”

  我赞成他的说法。在路上的思念,真的可以让我们想得更辽阔一些,写得更美好一些。我也很高兴我的同事们能够在这个秋叶即将飘飞的季节里,继续保持着这样的行走热情,我相信,带着这样的思念,我们会无所畏惧,即使是攀越群山,驰骋高原,抵近蓝天。

  当然,我也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获得欣赏:比如当亲爱的你浏览完本期杂志之后,会真正地感到若有所思……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