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面卣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神面卣,博物馆,酒具
  • 发布时间:2011-09-15 15:11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抢掠,许多珍宝从此流失海外。这其中就包括了一件旷世奇珍——西周青铜器“神面卣(yǒu)”。

  卣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酒具和礼器,盛行于商和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便基本消失。卣的主要作用便是在祭祀时盛酒,因其造型最大的特征是带有提梁,所以又俗称“提梁卣”。

  在流传至今的众多卣中,神面卣就是最不可思议的一件——在这件器物身上,汇集了很多动物和神灵的造型,这让一贯高贵神秘的青铜器,透出了几分可爱诙谐之气。首先,在卣的器盖与器身两面都塑有天帝“神面”,神面长有双角,一对小眼圆鼓暴张,直鼻小耳,并呲出两颗獠牙,威猛中还带着丝丝诡异的笑意。更令人震惊的是,无论观者如何变换位置,神面的眼神似乎都在紧紧尾随着你,给人一种摄人魂魄的感觉。

  除了神面,这件器物从上而下还遍布着造型精妙的动物:器盖顶端站立着一只猫头鹰;提梁是由两条龙组成,两龙共用一尾,龙尾上翘,侧面的龙脊纹理细腻复杂;器身两侧的中央部位各伸出一只造型立体的貘(一种食蚁兽)首;在器物的圈足部位也装饰有龙纹,龙首居中前凸,龙身左右延展,与提梁上的双身龙形成呼应之势。据专家介绍,这些有序地分布在卣上的龙、猫头鹰、貘等图案,其实是天帝“神面”掌管的各种神怪。另外,在器盖和底部,还铸有相同的两行5字铭文——作厥宝尊彝,因此,神面卣也被称为“作厥宝尊彝卣”。

  神面卣自英法联军入侵后便失去踪迹,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它才首次在海外现身。刚一露面,神面卣便以前所未有的独特外形震惊了世界收藏界,成为各国收藏家及博物馆争相购买的对象。一家日本的博物馆捷足先登,最先以天价购入。但随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开始流传:神面卣的形貌过于独特,恐怕是赝品。日本买家因此寝食难安,打算将其抛售——为了确认真伪,日本人不惜损坏神面卣,在其顶部钻了6个孔眼,取样化验。尽管结果确认该卣为西周真品,但面对传言和人为的损坏,世界各国收藏机构都不敢出手。此时,中国保利集团迅速作出了反应,将这件珍宝迎回了故土。

  今天,神面卣已被尊为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将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光辉,永久地端坐在国人及世界的面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