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新区四大投资亮点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舟山新区,投资,海洋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19 12:58
“十二五”看海洋经济,海洋经济看舟山群岛新区。这句话将成为未来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中国最具海洋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舟山群岛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中上升成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其独特的地域与资源优势构成了舟山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显著特点,也成为支撑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在接受采访中认为,被列为国家新区后,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舟山这些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海上“能源岛”
浙江省政府透露的权威数字显示:2010年,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6.3亿吨,居世界第一。其港域已建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全国最大商品原油储运基地和矿砂中转基地,以及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这些已经为舟山群岛新区未来的海洋新能源开发做了最好的铺垫。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里,即有加快形成海洋新能源等特色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舟山群岛的潮流能、波浪能和海洋风能资源蕴藏量也很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舟山群岛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两类风电场,近海风电场重点在嵊泗、岱山、六横元山等近海海域进行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岱山拷门近海、大小长涂岛、衢山岛以西及七姊八妹列岛海域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而陆上风电场,争取长白风电场项目、嵊泗风电场项目和定海岑港风电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竣工投运。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张海生告诉记者,“舟山群岛在新能源推广应用上早已开始布局。”按照舟山市新能源应用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舟山群岛将建设:研发实验岛(摘箬山岛)、“海洋科技岛”(摘箬山岛)、综合应用示范岛(长白岛)、风能应用示范岛(东福山岛)等四个新能源应用示范岛。
其中,在定海摘箬山岛建设新能源研发实验基地,开展海洋新能源研发,建设海洋技术装备海上试验场,重点进行海洋新能源的成果转化与中试,开展潮流能、潮汐能、海水温差发电、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的研究。
2011年3月30日,浙江大学和舟山市政府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在摘箬山岛开建,浙江大学将在该岛及附近海域进行各类海洋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前试验,涵盖海岛新能源互补开发利用技术示范(智能电网)、海岛供水系统示范(海水淡化工程等)、海洋产业技术示范、微藻能源示范、智慧海岛技术示范、海岛环卫处理系统示范、海洋科技展示等。
定海区长白岛被确定为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岛,开展风电、光热、光电、光照等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建设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等项目。
风岛(风能应用示范岛)重点在东福山岛建设以风力发电为主,与柴油发电机组互补的独立供电系统。推进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民用,在渔船中推广安装渔船风力发电装置。
舟山市市委书记梁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在规划过程中体现“一体两翼” --所谓“一体”(舟山本岛)、“两翼”(由嵊泗岛、岱山岛组合成为北翼,南翼为六横岛等南部诸岛)--的功能定位,同时也考虑到诸岛的发展,舟山诸岛主要根据自身的地形地貌、资源条件、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功能岛。比如搞先进制造业的就搞先进制造业岛,搞清洁能源的就搞清洁能源岛。“海岛本身就是一个资源的优势,它的相对分散绝对不是它的薄弱环节,而是它的优势所在。”
造船高端装备制造
在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功能定位里,依托已有基础的船舶制造、港航物流等方面发展也孕育着庞大商机。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山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成立,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也将加快建设步伐,这都为舟山造船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发展船舶相关产业,完善舟山造船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他看来,舟山船舶制造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舟山群岛新区成立后,金海重工将以抢抓订单、强化管理等措施为抓手,增强内生增长能力,苦练内功。
金海重工于2005年9月成立。2006年4月,开始岱山在长涂岛建造现代化造船基地,当年10月,造船项目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水泥桩。随后,大量的造船人才如潮水般涌来。
2009年7月,金海重工加盟海航集团。截至今年上半年,金海重工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先后斩获了“2+2”艘VLCC、“1+1”艘8.15万吨散货轮、“3+3”艘2000箱集装箱船等优势订单。截至7月底,手持订单量居世界船企第9位、国内第2位,彰显了金海重工在加入海航集团后所展示出来的强劲动力。
金海重工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所在地舟山长涂岛来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海重工副总裁张革见证了这一变化。他告诉记者,2005年金海重工成立之前,长涂岛全镇个体工商户不到50家,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岛上就剩下了一些老人孩子。金海重工成立后,在外面打工的长涂人大量回流,近1000名长涂人进入金海重工工作,更多的人则依托金海重工做起了第三产业。短短几年时间,现在镇上的个体工商户有521家。很多长涂人在宁波、舟山市区、岱山县城都置有房产。
王俊山认为,随着新区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海洋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专项扶持资金的陆续到位,将为包括金海重工在内的舟山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作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的金海重工技术中心,正在向液化气船、海洋工程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领域进军。
张革称,在舟山群岛新区的开发中,舟山的船舶制造业完全可以借鉴韩国现代重工所在地韩国蔚山市的发展模式。围绕船舶装备制造和海洋开发做好相关配套产业,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
海洋休闲升级
“海天佛国,渔都港城。”已负盛名的舟山未来滨海休闲旅游业自然是其应有之义。
目前,浙江省主要海岛共有可供旅游开发的景区(点)450 余处,其中大部分在舟山群岛。舟山群岛分布着普陀山、嵊泗列岛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也是浙江省三个5A景区之一。
海蚀景观中规模较大的有嵊泗县东绿华的“礁岸长城”等;沙滩以嵊泗县的泗礁岛为最多,有基湖沙滩、南长涂沙滩等。
依托普陀山、嵊泗列岛2 个国家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滨海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互动,从佛教旅游、观光旅游起步,已发展为兼有宗教文化、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等内容的综合旅游产业。
目前,舟山群岛已经建立起了旅游“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观光度假等新业态产品体系。一些旅游精品项目的建成,如舟山群岛海钓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立,泗礁岛、白沙岛等五大大众海钓场全面动工建设;嵊泗徐公岛等度假项目工程已动工;“爱琴海”号高级游艇和“普陀之星”号豪华游船已投入运营;绿城喜来登大酒店正式营业,香格里拉、财富等高星级酒店正加紧建设。
此外,普陀山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万佛宝塔已落成,观音文化大戏已经开演等为舟山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海洋经济与休闲旅游业,十二五期间有着不可估量发展前景的两大引擎,将给舟山群岛新区助力。
“陆海统筹先行区”商机
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中,耐人寻味的一条是:“建成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海经办专职副主任张善坤认为,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统筹海陆,海陆联动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山海协作”水平,更加有利于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事实上,涉海产业链是互相关联的,沿海和内地是联动的。如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水淡化设施除集成组装需要利用岸线在沿海布局以外,其他的配套产业均可在内地发展。
他举了几个鲜明的例子:杭州齿轮箱集团的前进船用齿轮箱就占有全国70%的市场份额;浙江省最大的远洋渔业集团公司总部就设在杭州;杭州的海洋生物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已落户杭州,其他的一些海水淡化设备企业在湖州甚至在临安的山区都有,而且发展得相当不错。
而更多的机遇还在于实力雄厚的浙江民营经济将为舟山群岛新区的“先行先试”注入动力。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此前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已经针对“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海洋开发”作了专门的阐述: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的各种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涉海基础设施建设。
张善坤透露,目前梳理的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应该说是全方位地向民营资本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船舶、石化、海洋装备等产业;民营企业若进军海洋教育、海洋科研领域,将和国有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而滩涂、海岛、海洋能等领域开发,民营企业同样可以自由进入。
近年来民间投资海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例如宁波-舟山港便是我国民营化程度最高的港口,不少大型泊位、海上运输船队即为民企所有。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TIPS
资源与科技结合才能变为现实优势
--专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
《小康·财智》:国家海洋局二所作为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对浙江的海洋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舟山群岛获批前后,二所在海洋环境、海底资源、海岛保护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海生:国家海洋局二所自1966年建所以来一直立足浙江,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为浙江的海洋经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围绕海洋开发的热潮,我所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浙江海岛、海洋带资源调查,浙江特别是舟山港口资源调查、浙江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舟山渔场渔业资源潜力调查等,许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当前浙江海洋经济的开发,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海岛保护方面,2003年我所率先在浙江省开始进行海洋(海岛)特别保护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其后我所又完成了瑞安市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岱山县中国岛礁博物馆的选划论证工作;承担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浙江省及全国汇总)等。
2010年开始在岱山县桥梁山实施国家海岛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海岛生态修复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在浙江省全面推进海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康·财智》: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乃至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哪些方面的挑战?
张海生:尽管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大国。所以,尽管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均所占有的资源有限,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课题之一。
例如,舟山的陆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不足1%,用地矛盾突出,目前主要依靠围垦解决这一不足。舟山的港口岸线2400多公里,适合建港的深水岸段50处。已使用和规划利用的深水岸线已近200公里,约占深水岸线资源的80%。
同时,有些深水岸线使用不当,导致资源的浪费。舟山的海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已使用和规划利用的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主要资源的使用率已超过过去数十年的总和。
《小康·财智》:在今后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中,海洋二所将如何进一步积极参与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为舟山新区发展做出战略性谋划?
张海生:进一步促进舟山海洋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建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规划。
舟山乃至浙江,开发海洋的基础保障与技术支撑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例如,在海洋资源勘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减灾防灾、海岛开发与保护、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有这些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开发海洋将会陷入盲目与浮躁。
资源在经济中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决定经济发展的几大因素中,科技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优势只有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
……
作为中国最具海洋特色的经济发展区域,舟山群岛在新一轮海洋经济开发中上升成为第四个国家级新区。其独特的地域与资源优势构成了舟山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显著特点,也成为支撑舟山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在接受采访中认为,被列为国家新区后,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支持,通过自身的努力,舟山这些优势将得到极大的发挥,为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海上“能源岛”
浙江省政府透露的权威数字显示:2010年,宁波--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已达6.3亿吨,居世界第一。其港域已建成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全国最大商品原油储运基地和矿砂中转基地,以及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基地。
这些已经为舟山群岛新区未来的海洋新能源开发做了最好的铺垫。而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里,即有加快形成海洋新能源等特色现代海洋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舟山群岛的潮流能、波浪能和海洋风能资源蕴藏量也很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目前,舟山群岛正在积极推进建设两类风电场,近海风电场重点在嵊泗、岱山、六横元山等近海海域进行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岱山拷门近海、大小长涂岛、衢山岛以西及七姊八妹列岛海域的海上风电场项目建设;而陆上风电场,争取长白风电场项目、嵊泗风电场项目和定海岑港风电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竣工投运。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提出,积极开发风能和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供应结构。
张海生告诉记者,“舟山群岛在新能源推广应用上早已开始布局。”按照舟山市新能源应用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舟山群岛将建设:研发实验岛(摘箬山岛)、“海洋科技岛”(摘箬山岛)、综合应用示范岛(长白岛)、风能应用示范岛(东福山岛)等四个新能源应用示范岛。
其中,在定海摘箬山岛建设新能源研发实验基地,开展海洋新能源研发,建设海洋技术装备海上试验场,重点进行海洋新能源的成果转化与中试,开展潮流能、潮汐能、海水温差发电、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等的研究。
2011年3月30日,浙江大学和舟山市政府合作建设的国内首个“海洋科技岛”在摘箬山岛开建,浙江大学将在该岛及附近海域进行各类海洋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前试验,涵盖海岛新能源互补开发利用技术示范(智能电网)、海岛供水系统示范(海水淡化工程等)、海洋产业技术示范、微藻能源示范、智慧海岛技术示范、海岛环卫处理系统示范、海洋科技展示等。
定海区长白岛被确定为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岛,开展风电、光热、光电、光照等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建设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供热等项目。
风岛(风能应用示范岛)重点在东福山岛建设以风力发电为主,与柴油发电机组互补的独立供电系统。推进以风能为主的新能源民用,在渔船中推广安装渔船风力发电装置。
舟山市市委书记梁黎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为了在规划过程中体现“一体两翼” --所谓“一体”(舟山本岛)、“两翼”(由嵊泗岛、岱山岛组合成为北翼,南翼为六横岛等南部诸岛)--的功能定位,同时也考虑到诸岛的发展,舟山诸岛主要根据自身的地形地貌、资源条件、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功能岛。比如搞先进制造业的就搞先进制造业岛,搞清洁能源的就搞清洁能源岛。“海岛本身就是一个资源的优势,它的相对分散绝对不是它的薄弱环节,而是它的优势所在。”
造船高端装备制造
在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功能定位里,依托已有基础的船舶制造、港航物流等方面发展也孕育着庞大商机。
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山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成立,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国际物流基地、现代海洋产业基地也将加快建设步伐,这都为舟山造船企业拓展产业链条,发展船舶相关产业,完善舟山造船产业结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他看来,舟山船舶制造业在近年来发展迅猛。舟山群岛新区成立后,金海重工将以抢抓订单、强化管理等措施为抓手,增强内生增长能力,苦练内功。
金海重工于2005年9月成立。2006年4月,开始岱山在长涂岛建造现代化造船基地,当年10月,造船项目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水泥桩。随后,大量的造船人才如潮水般涌来。
2009年7月,金海重工加盟海航集团。截至今年上半年,金海重工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先后斩获了“2+2”艘VLCC、“1+1”艘8.15万吨散货轮、“3+3”艘2000箱集装箱船等优势订单。截至7月底,手持订单量居世界船企第9位、国内第2位,彰显了金海重工在加入海航集团后所展示出来的强劲动力。
金海重工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所在地舟山长涂岛来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海重工副总裁张革见证了这一变化。他告诉记者,2005年金海重工成立之前,长涂岛全镇个体工商户不到50家,青壮年劳动力严重流失,岛上就剩下了一些老人孩子。金海重工成立后,在外面打工的长涂人大量回流,近1000名长涂人进入金海重工工作,更多的人则依托金海重工做起了第三产业。短短几年时间,现在镇上的个体工商户有521家。很多长涂人在宁波、舟山市区、岱山县城都置有房产。
王俊山认为,随着新区建设各项优惠政策的逐步落实、海洋科研水平的不断提升、专项扶持资金的陆续到位,将为包括金海重工在内的舟山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带来新的活力。
目前,作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的金海重工技术中心,正在向液化气船、海洋工程等高附加值装备制造领域进军。
张革称,在舟山群岛新区的开发中,舟山的船舶制造业完全可以借鉴韩国现代重工所在地韩国蔚山市的发展模式。围绕船舶装备制造和海洋开发做好相关配套产业,打造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
海洋休闲升级
“海天佛国,渔都港城。”已负盛名的舟山未来滨海休闲旅游业自然是其应有之义。
目前,浙江省主要海岛共有可供旅游开发的景区(点)450 余处,其中大部分在舟山群岛。舟山群岛分布着普陀山、嵊泗列岛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桃花岛等省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也是浙江省三个5A景区之一。
海蚀景观中规模较大的有嵊泗县东绿华的“礁岸长城”等;沙滩以嵊泗县的泗礁岛为最多,有基湖沙滩、南长涂沙滩等。
依托普陀山、嵊泗列岛2 个国家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滨海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互动,从佛教旅游、观光旅游起步,已发展为兼有宗教文化、自然观光、休闲度假等内容的综合旅游产业。
目前,舟山群岛已经建立起了旅游“吃、住、行、游、购、娱” 六要素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观光度假等新业态产品体系。一些旅游精品项目的建成,如舟山群岛海钓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成立,泗礁岛、白沙岛等五大大众海钓场全面动工建设;嵊泗徐公岛等度假项目工程已动工;“爱琴海”号高级游艇和“普陀之星”号豪华游船已投入运营;绿城喜来登大酒店正式营业,香格里拉、财富等高星级酒店正加紧建设。
此外,普陀山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中国佛学院教育学院等项目进展顺利,万佛宝塔已落成,观音文化大戏已经开演等为舟山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海洋经济与休闲旅游业,十二五期间有着不可估量发展前景的两大引擎,将给舟山群岛新区助力。
“陆海统筹先行区”商机
舟山群岛新区的功能定位中,耐人寻味的一条是:“建成我国陆海统筹发展的先行区”。
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海经办专职副主任张善坤认为,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统筹海陆,海陆联动必将进一步提升浙江“山海协作”水平,更加有利于发挥沿海区位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事实上,涉海产业链是互相关联的,沿海和内地是联动的。如船舶工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水淡化设施除集成组装需要利用岸线在沿海布局以外,其他的配套产业均可在内地发展。
他举了几个鲜明的例子:杭州齿轮箱集团的前进船用齿轮箱就占有全国70%的市场份额;浙江省最大的远洋渔业集团公司总部就设在杭州;杭州的海洋生物制药和生物制品企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也很高;全国最大的海水淡化装备制造基地已落户杭州,其他的一些海水淡化设备企业在湖州甚至在临安的山区都有,而且发展得相当不错。
而更多的机遇还在于实力雄厚的浙江民营经济将为舟山群岛新区的“先行先试”注入动力。
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此前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已经针对“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海洋开发”作了专门的阐述: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参与海洋开发的各种障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海洋资源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涉海基础设施建设。
张善坤透露,目前梳理的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应该说是全方位地向民营资本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船舶、石化、海洋装备等产业;民营企业若进军海洋教育、海洋科研领域,将和国有企业享受同等优惠待遇;而滩涂、海岛、海洋能等领域开发,民营企业同样可以自由进入。
近年来民间投资海洋产业的积极性较高,例如宁波-舟山港便是我国民营化程度最高的港口,不少大型泊位、海上运输船队即为民企所有。
采写/《小康·财智》记者 范颖华
TIPS
资源与科技结合才能变为现实优势
--专访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张海生
《小康·财智》:国家海洋局二所作为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对浙江的海洋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舟山群岛获批前后,二所在海洋环境、海底资源、海岛保护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海生:国家海洋局二所自1966年建所以来一直立足浙江,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为浙江的海洋经济开发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技术服务。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围绕海洋开发的热潮,我所先后承担并完成了浙江海岛、海洋带资源调查,浙江特别是舟山港口资源调查、浙江近海海洋环境综合调查、舟山渔场渔业资源潜力调查等,许多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当前浙江海洋经济的开发,为浙江海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海岛保护方面,2003年我所率先在浙江省开始进行海洋(海岛)特别保护区建设的相关工作,完成了浙江省第一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乐清市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其后我所又完成了瑞安市铜盘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岱山县中国岛礁博物馆的选划论证工作;承担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与问题分析(包括浙江省及全国汇总)等。
2010年开始在岱山县桥梁山实施国家海岛生态修复示范项目,海岛生态修复现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在浙江省全面推进海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小康·财智》: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乃至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哪些方面的挑战?
张海生:尽管中国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洋大国。所以,尽管中国的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均所占有的资源有限,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科学课题之一。
例如,舟山的陆地面积仅占总面积的不足1%,用地矛盾突出,目前主要依靠围垦解决这一不足。舟山的港口岸线2400多公里,适合建港的深水岸段50处。已使用和规划利用的深水岸线已近200公里,约占深水岸线资源的80%。
同时,有些深水岸线使用不当,导致资源的浪费。舟山的海域面积2.2万平方公里,已使用和规划利用的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主要资源的使用率已超过过去数十年的总和。
《小康·财智》:在今后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中,海洋二所将如何进一步积极参与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为舟山新区发展做出战略性谋划?
张海生:进一步促进舟山海洋新区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关键是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海洋资源,建立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规划。
舟山乃至浙江,开发海洋的基础保障与技术支撑方面的工作相对薄弱,例如,在海洋资源勘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减灾防灾、海岛开发与保护、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经济运行监测与分析、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等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没有这些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开发海洋将会陷入盲目与浮躁。
资源在经济中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决定经济发展的几大因素中,科技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优势只有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现实优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