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意大利西北重生的中国石匠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硅谷,互联网,欧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01 09:35
加利福尼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知识全球化开启了硅谷和互联网业的未来;在皮埃蒙特的山谷里,劳动全球化则拯救了意大利的传统行业
在米兰,短短几年,中国商人就占领了一片靠近中心的古老城区;普拉托,在整个城市的嘟囔声中,裁剪和缝制服装的中国工匠们,跟当地企业默契合作;南边的马泰拉,杏仁眼的中国工人们挽救了当地濒临衰退的经济。但中国移民的力量,在巴纽洛-皮埃蒙特(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库内奥省)这样荒凉的地方,表现得更加突出。
行政长官马纳韦拉说:“他们到这里来之前,在电视里都很少能见到中国人。”
巴纽洛除了靠近另一个山谷里、同样也有中国工人的小镇子巴尔杰,离其他一切都远:远离城市,远离高速公路,远离都灵、库内奥。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里有他们的工作机会:肯定是听了某个堂兄的建议,说有个朋友的弟弟,认识一个在这里工作的人。另外一种说法更玄乎,说第一个来这里的中国人,是在米兰偶然发现,工人们铺的石板跟自己家乡的一样。
继第一个人之后,来了许多人:他们在自己家乡就开凿花岗石,身体精瘦,全是肌肉和筋脉,硬碰硬地敲打露赛娜石头。在巴尔杰和巴纽洛,有近千名遵纪守法的中国人在那儿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但当我们问一位酒吧招待对他们的看法时,她摇着头说:“顶多喝杯咖啡,其他的就好像根本不存在。”
“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从露赛娜-圣乔万尼到巴纽洛-皮埃蒙特,再深入到巴尔杰,一路上都可以听到敲击石头的声音。中国石匠在将巨大的层状片麻岩(官方名称露赛娜石材)敲碎,用来铺垫半个欧洲的道路,或者加工成薄片。
据说他们非常封闭。为了接近他们,我们想,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雇佣他们的企业主,但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几经周折,一位年轻、随和、来自石材世家的企业家在匿名的前提下,答应跟我们聊聊。
他的企业比较小,6名雇员按种族分工:5名中国人加工石材,意大利人开卡车,把5吨或10吨的大石块拉进来,再把5厘米或10厘米厚的石板拉出去。
以前不是这样:“十几年前我们用两名当地人。后来工人退休了,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打算关门了。公司本来就小,谁也不会觉得缺了它不行。但这时候开始有中国人来到这里:“听说他们活儿干得很好,从不惹是生非,而且他们的生产效率是前所未有的。”
连“早上好”都不需要说:只要给他一把凿子,再给几句指点,这些刻苦不倦的工人们,从文城的山里跨越半个世界,来到皮埃蒙特的山区小镇,找好花岗石的纹理,持续不断地以规则的节奏敲凿石块。
对巴纽洛来说,这是个转折点。加利福尼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知识全球化开启了硅谷和互联网业的未来;在皮埃蒙特的山谷里,劳动全球化则拯救了意大利的传统行业。
企业主告诉我们,“中国人来这儿之前,我的企业一年营业额只有7000万里拉(约合3.6万欧元),现在超过了100万欧元。”他还说:“别说我们不给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机会,我确实试过,来干了两天,第3天就因为腰痛歇在家里。连罗马尼亚人、摩洛哥人都干不了: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总是在野外工作,这个古老的行业,经历几个世纪,却没有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来减轻辛苦:冬天,在工作的地方放一只铁桶炉子;夏天,用伞稍微遮挡一点阳光的照射。
这些年生意做大了,但除了换了中国人之外,其他的都没变:“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剪切机和打孔机带有吸尘器,以避免产生太多灰尘。但寒冷、酷热、噪音和辛苦一点儿没变。”
中国人来了之后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以前工人们拿工资,自从中国人来到这里之后,都变成计件制了。”
在这家企业里,中国工人按照产量的多少,多劳多得,每天测量加工石材的尺寸和重量。每100公斤的马赛克或用于装饰墙壁及人行道的石板付1欧元,100公斤用于铺路的方砖付1.4欧元,最大的石板每平方米付7欧元。收入最高的,一个月能挣3700欧元;少一点的挣2700~2900欧元。
企业主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是,80%的利益,20%的好感。他们管我叫头儿,当我请他们称呼我的名字时,他们回答说:不喜欢头儿?那就叫老板。”
但他觉得,中国人是最好的雇员:“从来不耍滑头,从来没有找我预支工资,他们到这儿来是为了干活,只想挣钱,跟我一样。”
当这位企业家跟我们讲述这些事的时候,他的雇员们在不停地敲凿着石头:缓慢,准确,连续。似乎是个和谐的队伍,但事实上却极不稳定。“我换过至少35人。因为,只要别人多给哪怕一个欧元,第二天他们就会辞职。”
除了一位工人,他在车厢里躲了一个半月才来到意大利,10年来一直以同样的节奏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朋友:“不,应该是兄弟:他是一个难得的人,在巴纽洛买了房子,有3个孩子,肯定他不会让孩子们再干石材了。”
虽然钱挣得多,但到了50岁就是偿还的时候:腰损坏,肺里堵满灰尘,这不是一个让自己孩子接班的工作。
“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
经过老板的搭桥,我们来到了一户张姓人家---浙江人中有很多姓张的,就像米兰人很多人姓布兰毕拉、那不勒斯人姓埃斯波西托一样。家里住着妈妈、爸爸、三个子女、一个儿媳和三个孙子。一家老小都穿着羽绒服,我们也裹着大衣,因为中国人的家里,即便是冬天的晚上,也不开暖气。
母亲微笑着给我们递来绿茶,父亲只是微笑着,我们不会中文,他们不会意大利语,大家只能望着鞋尖,电视里播放的是中文,墙壁上用一张中国山水画简单装饰。
一切都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张先生好像从来没有花过1.5万美元,坐了7天火车来到莫斯科,在那儿等了5个月,总算等到对的飞机来到意大利,干上石匠的活儿。那是1993年的事了。
厨房里传来17岁女儿方雪的声音,她在电话里跟一个朋友讨论明天的会计课程:“我跟你说是两万,账款应该是两万,写在第118页了。”她1998年来到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意大利一所高等技术学校的第一位中国毕业生。父辈艰难地在前面开路,她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孙子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阿莱西亚、埃里克和斯蒂芬诺。
“他们是我儿子的孩子”,祖母说,“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因为生活在意大利。”
“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
事实上张家的年轻人里,创造纪录的不止一人:17岁的方雪是在巴纽洛的中国人中第一个可以上大学的,26岁的方瑞则是这座山谷里,从石匠开始做到老板的5个中国人之一。
“张方瑞露赛娜石材加工”的牌子,挂在他用来做办公室的预制板房外面,房子周围是灰尘的云雾和各种各样的石材。
方瑞只有26岁,而且是一个中国石匠的儿子,他像父亲一样敏捷,身体精瘦,穿着磨破的牛仔裤,手机铃声像是周六晚上的迪斯科舞厅。他让我们走进他的工厂,跟我们谈他自己,还介绍了他的工人。
他告诉我们,石材工业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危机使生意减半。当我们说到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在公众面前诉苦,然后私底下偷着乐时,他也笑了起来。他说,自主创业对他来说不容易:“那时我21岁,中国的亲戚和朋友不愿意借钱给一个如此年轻的人。”
他只能去银行,“押上所有的设备,借到了3万欧元开业。”
他成功了。如今他拥有两家企业,加工正宗的巴纽洛石材,雇佣了15名正宗的浙江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敲凿石块,现在我只搞管理,这样更好。”
方瑞给我们讲解,品质最好的石材是纹理不多的,品质不好的只能用来铺路;还给我们介绍了不需要特殊技能的普通设备和石匠师傅使用的大锤子。但当我们想问他的企业秘密时,他很干脆地拒绝:“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但他后来告诉我们,他打算回中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那儿的人更知足,大家经常在一起,都喜欢上街。不像这里,各自关在各自的家里。”
但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方瑞打算尽快赚到这笔钱:“除了8月份的4天,我不停地工作。听说有的意大利人借钱去度假,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挣钱之外,还必须节约:“我们中国人几乎不花什么钱,大米买20公斤一袋的,偶尔喝杯咖啡,如果挣2000欧元又没有家庭的话,可以存下1800欧元。”
他已经有了家庭,与妻子和三个孩子每月只花400欧元,如果花500欧元就算奢侈了。我们告诉他,5个人花这个数确实非常少,他说:“我知道,但我们就是这样。”
(原文有删节)
文|拉菲尔-欧利阿尼、李卡多-斯达亚诺
……
在米兰,短短几年,中国商人就占领了一片靠近中心的古老城区;普拉托,在整个城市的嘟囔声中,裁剪和缝制服装的中国工匠们,跟当地企业默契合作;南边的马泰拉,杏仁眼的中国工人们挽救了当地濒临衰退的经济。但中国移民的力量,在巴纽洛-皮埃蒙特(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库内奥省)这样荒凉的地方,表现得更加突出。
行政长官马纳韦拉说:“他们到这里来之前,在电视里都很少能见到中国人。”
巴纽洛除了靠近另一个山谷里、同样也有中国工人的小镇子巴尔杰,离其他一切都远:远离城市,远离高速公路,远离都灵、库内奥。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的,这里有他们的工作机会:肯定是听了某个堂兄的建议,说有个朋友的弟弟,认识一个在这里工作的人。另外一种说法更玄乎,说第一个来这里的中国人,是在米兰偶然发现,工人们铺的石板跟自己家乡的一样。
继第一个人之后,来了许多人:他们在自己家乡就开凿花岗石,身体精瘦,全是肌肉和筋脉,硬碰硬地敲打露赛娜石头。在巴尔杰和巴纽洛,有近千名遵纪守法的中国人在那儿默默地辛勤工作着。但当我们问一位酒吧招待对他们的看法时,她摇着头说:“顶多喝杯咖啡,其他的就好像根本不存在。”
“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从露赛娜-圣乔万尼到巴纽洛-皮埃蒙特,再深入到巴尔杰,一路上都可以听到敲击石头的声音。中国石匠在将巨大的层状片麻岩(官方名称露赛娜石材)敲碎,用来铺垫半个欧洲的道路,或者加工成薄片。
据说他们非常封闭。为了接近他们,我们想,最好的办法是通过雇佣他们的企业主,但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几经周折,一位年轻、随和、来自石材世家的企业家在匿名的前提下,答应跟我们聊聊。
他的企业比较小,6名雇员按种族分工:5名中国人加工石材,意大利人开卡车,把5吨或10吨的大石块拉进来,再把5厘米或10厘米厚的石板拉出去。
以前不是这样:“十几年前我们用两名当地人。后来工人退休了,没有人愿意接这个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他基本打算关门了。公司本来就小,谁也不会觉得缺了它不行。但这时候开始有中国人来到这里:“听说他们活儿干得很好,从不惹是生非,而且他们的生产效率是前所未有的。”
连“早上好”都不需要说:只要给他一把凿子,再给几句指点,这些刻苦不倦的工人们,从文城的山里跨越半个世界,来到皮埃蒙特的山区小镇,找好花岗石的纹理,持续不断地以规则的节奏敲凿石块。
对巴纽洛来说,这是个转折点。加利福尼亚和印度班加罗尔的知识全球化开启了硅谷和互联网业的未来;在皮埃蒙特的山谷里,劳动全球化则拯救了意大利的传统行业。
企业主告诉我们,“中国人来这儿之前,我的企业一年营业额只有7000万里拉(约合3.6万欧元),现在超过了100万欧元。”他还说:“别说我们不给意大利人提供工作机会,我确实试过,来干了两天,第3天就因为腰痛歇在家里。连罗马尼亚人、摩洛哥人都干不了:这活儿只有中国人能干。”
总是在野外工作,这个古老的行业,经历几个世纪,却没有采取什么技术措施来减轻辛苦:冬天,在工作的地方放一只铁桶炉子;夏天,用伞稍微遮挡一点阳光的照射。
这些年生意做大了,但除了换了中国人之外,其他的都没变:“唯一不同的是,现在剪切机和打孔机带有吸尘器,以避免产生太多灰尘。但寒冷、酷热、噪音和辛苦一点儿没变。”
中国人来了之后的另外一个变化是:“以前工人们拿工资,自从中国人来到这里之后,都变成计件制了。”
在这家企业里,中国工人按照产量的多少,多劳多得,每天测量加工石材的尺寸和重量。每100公斤的马赛克或用于装饰墙壁及人行道的石板付1欧元,100公斤用于铺路的方砖付1.4欧元,最大的石板每平方米付7欧元。收入最高的,一个月能挣3700欧元;少一点的挣2700~2900欧元。
企业主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是,80%的利益,20%的好感。他们管我叫头儿,当我请他们称呼我的名字时,他们回答说:不喜欢头儿?那就叫老板。”
但他觉得,中国人是最好的雇员:“从来不耍滑头,从来没有找我预支工资,他们到这儿来是为了干活,只想挣钱,跟我一样。”
当这位企业家跟我们讲述这些事的时候,他的雇员们在不停地敲凿着石头:缓慢,准确,连续。似乎是个和谐的队伍,但事实上却极不稳定。“我换过至少35人。因为,只要别人多给哪怕一个欧元,第二天他们就会辞职。”
除了一位工人,他在车厢里躲了一个半月才来到意大利,10年来一直以同样的节奏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现在他们已经成了朋友:“不,应该是兄弟:他是一个难得的人,在巴纽洛买了房子,有3个孩子,肯定他不会让孩子们再干石材了。”
虽然钱挣得多,但到了50岁就是偿还的时候:腰损坏,肺里堵满灰尘,这不是一个让自己孩子接班的工作。
“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
经过老板的搭桥,我们来到了一户张姓人家---浙江人中有很多姓张的,就像米兰人很多人姓布兰毕拉、那不勒斯人姓埃斯波西托一样。家里住着妈妈、爸爸、三个子女、一个儿媳和三个孙子。一家老小都穿着羽绒服,我们也裹着大衣,因为中国人的家里,即便是冬天的晚上,也不开暖气。
母亲微笑着给我们递来绿茶,父亲只是微笑着,我们不会中文,他们不会意大利语,大家只能望着鞋尖,电视里播放的是中文,墙壁上用一张中国山水画简单装饰。
一切都好像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家乡。张先生好像从来没有花过1.5万美元,坐了7天火车来到莫斯科,在那儿等了5个月,总算等到对的飞机来到意大利,干上石匠的活儿。那是1993年的事了。
厨房里传来17岁女儿方雪的声音,她在电话里跟一个朋友讨论明天的会计课程:“我跟你说是两万,账款应该是两万,写在第118页了。”她1998年来到这里,马上就要成为意大利一所高等技术学校的第一位中国毕业生。父辈艰难地在前面开路,她轻松地到达目的地。孙子辈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是阿莱西亚、埃里克和斯蒂芬诺。
“他们是我儿子的孩子”,祖母说,“他们都起的意大利名,因为生活在意大利。”
“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
事实上张家的年轻人里,创造纪录的不止一人:17岁的方雪是在巴纽洛的中国人中第一个可以上大学的,26岁的方瑞则是这座山谷里,从石匠开始做到老板的5个中国人之一。
“张方瑞露赛娜石材加工”的牌子,挂在他用来做办公室的预制板房外面,房子周围是灰尘的云雾和各种各样的石材。
方瑞只有26岁,而且是一个中国石匠的儿子,他像父亲一样敏捷,身体精瘦,穿着磨破的牛仔裤,手机铃声像是周六晚上的迪斯科舞厅。他让我们走进他的工厂,跟我们谈他自己,还介绍了他的工人。
他告诉我们,石材工业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经济危机使生意减半。当我们说到所有的老板都喜欢在公众面前诉苦,然后私底下偷着乐时,他也笑了起来。他说,自主创业对他来说不容易:“那时我21岁,中国的亲戚和朋友不愿意借钱给一个如此年轻的人。”
他只能去银行,“押上所有的设备,借到了3万欧元开业。”
他成功了。如今他拥有两家企业,加工正宗的巴纽洛石材,雇佣了15名正宗的浙江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敲凿石块,现在我只搞管理,这样更好。”
方瑞给我们讲解,品质最好的石材是纹理不多的,品质不好的只能用来铺路;还给我们介绍了不需要特殊技能的普通设备和石匠师傅使用的大锤子。但当我们想问他的企业秘密时,他很干脆地拒绝:“这个我不能告诉你们。”
好吧。但他后来告诉我们,他打算回中国:“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们那儿的人更知足,大家经常在一起,都喜欢上街。不像这里,各自关在各自的家里。”
但他需要至少40万欧元才能衣锦还乡。方瑞打算尽快赚到这笔钱:“除了8月份的4天,我不停地工作。听说有的意大利人借钱去度假,简直不可思议。”
除了挣钱之外,还必须节约:“我们中国人几乎不花什么钱,大米买20公斤一袋的,偶尔喝杯咖啡,如果挣2000欧元又没有家庭的话,可以存下1800欧元。”
他已经有了家庭,与妻子和三个孩子每月只花400欧元,如果花500欧元就算奢侈了。我们告诉他,5个人花这个数确实非常少,他说:“我知道,但我们就是这样。”
(原文有删节)
文|拉菲尔-欧利阿尼、李卡多-斯达亚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