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的升值之旅

  过去两年,在中国CPI的持续上涨过程中,猪,始终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2010年5月,国内猪肉平均批发价仅14.5元/公斤,而2012年2月,这一数字已上升至23.8元/公斤,累计涨幅高达64%。2011年7至9月间,国内猪肉平均批发价更是一度突破26元/公斤,一句流行语也因此产生——CPI涨跌,猪说了算。

  在中国目前的CPI构成中,食品类的权重仍高达31%,其中,猪肉的权重约为3%。还原一头猪的“升值”路径,或许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养殖、加工和流通环节,分别为“推升CPI”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上游波动

  2月16日,顾波(化名)所在的国内某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收购了数万头生猪,平均价格为16.5元/公斤。它的收购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直接从长期合作的养殖场收购,二是生猪经纪人。“现在是每天一个价,16.5元/公斤,是我们根据今天的供应量定出的收购价。”

  尽管这个价格相比2011年年中已经有了大幅下降,但顾波依然觉得“目前的价格还是太高”。他告诉本刊记者,按照他们对生猪养殖环节成本、价格以及利润的测算,在目前饲料成本并没有太大变动的前提下,生猪收购价在13.9元/公斤—14元/公斤,对养殖户来说,是一个盈亏平衡点,既不赚钱,也不亏钱;若生猪收购价达到15元/公斤,就意味着一头100公斤的猪,养殖户的利润就有100元。以此类推,以16.5元/公斤的收购价计算,养殖户每头猪的销售利润在250元左右。“我们认为,生猪收购价在15.5元/公斤,每头猪的利润在100多元,比较合理。”

  不过,在生猪养殖业上市公司雏鹰农牧(002477.SZ)看来,虽然养猪业目前的确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但每头猪200多元的利润,也是正常的。

  雏鹰农牧董秘吴易得指出,生猪价格上涨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饲料成本、人工成本、供求关系、疫病影响等。2011年,作为猪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上涨了20%左右,但猪肉价格的涨幅超过了40%,因此,推动2011年猪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仍是供求关系。“猪少了,供应量不足,所以价格高。”2011年6月,江苏一家养猪场的场长也曾对记者表示。

  一位业内人士进一步解释说,造成猪少的原因是,2010年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直接导致了养殖量大幅下降。当时,生猪收购价一度跌到每公斤9元多,养猪户亏损连连,养殖积极性下降。

  衡量生猪养殖业盈亏状况的核心指标是“猪粮比”(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一般而言,猪粮比为“5.5比1”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2010年4至6月,这一指标却一直低于“5比1”,为近10年来所罕见。

  生猪供应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2010年上半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由于散户防疫能力较弱,损失较大:“因为南涝北旱,一些小猪腹泻生病,一死一大片。”

  “从2010年上半年一直到2011年上半年,生猪的存栏量一直是下降的。”随着2011年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生猪供应量减少的效应越发明显,价格开始大幅上涨,并持续一路走高,直至2011年9月之后才开始逐渐回调。

  生猪价格与养殖的“周期性”互动,让养殖业尝到了甜头。在江西、四川,2011年下半年猪价最高时,每头生猪的净利润达500元至700元。2011年1至9月,雏鹰农牧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97.45%,而净利润则高达3.11亿元,同比增长了321.3%。

  2012年2月中旬,国内平均生猪收购价格,已经由2011年9月的近20元/公斤回调至16.5元/公斤左右。吴易得对记者称:“今年1至2月份,生猪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渠道助推

  当这些16.5元/公斤的生猪进入到顾波的工厂,经过屠宰加工,再以冷鲜肉的形式“批发”出去时,它的价格又大幅上扬了。

  顾波表示,他们公司加工一头100公斤的猪,出厂价一般会上浮160元,即每公斤增加1.6元。这160元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工费,约为每头猪110元;其它部分是企业要求的“合理利润”。

  “实际上,我们每头猪基本上赚不到50元,可以说,我们这一环节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顾波感叹说。而且,从2011年开始波动频繁的猪肉价格,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据其介绍,虽然冷鲜肉的价格是“随行就市”,但即使公司每天都调整价格,也存在滞后效应。“通常下游经销商都是提前将钱打过来,但等到几天后发货的时候,虽然肉价已经涨上去了,但货款还是按几天前的价格结算,对我们来说就算是亏了。”

  而屠宰企业对一头猪“加价160元”的基数,并非100公斤。考虑加工过程中的分类、损耗等因素,一头100公斤的猪,最终只能产出约90公斤的猪产品(其中约70公斤为猪肉),再加上仓储、物流等费用,这样一来,从屠宰企业出来时,猪肉的价格基本已经上涨至每公斤20元以上。

  2月16日,来自神农网的监测数据显示,这一天,全国重点批发市场的“猪肉批发价”平均值为23.68元/公斤,比前一日的23.84元/公斤下降0.7%,但与2011年同期相比,仍上涨了16.22%。

  而这并不是消费者最终购买的价格。在之后的流通环节,猪肉的价格仍将继续飙升。

  目前,顾波所在企业生产的冷鲜肉,约30%通过农贸渠道销售,20%-25%通过商超销售,其余部分则通过自建的专卖店销售。“猪肉从工厂出来后,经过商超等流通环节出售时,每100公斤猪肉的终端价格又会增加180元,每公斤增加1.8元左右。”

  据顾波介绍,这1.8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物流配送费用,一是超市扣点,一是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三者之中,超市扣点占比最大,一般在60%以上。也就是说,每1公斤猪肉,超市赚取的费用在1元以上。

  考虑到,零售环节一般对猪肉进行分类销售,因此,不同产品的加价幅度差异较大。以品质较好的“精瘦肉”为例,来自中国畜牧业信息网的信息显示,2011年7月以来,“精瘦肉”的全国平均零售价,始终保持在30元/公斤上方。

  在顾波看来,由于供求关系仍未改变,加上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价格仍将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2010年每公斤10元、9元的生猪价格,是几乎不可能再有了”。吴易得也表示,虽然国内猪价目前已回调至一个较为正常的区间,但从生猪行情走势判断,2012年的猪肉价格走势仍将是“震荡上行”。(文/陈子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