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盯着垃圾 从社区到阿苏卫

  隔着车窗玻璃,可以看到大群乌鸦盘旋找食,可以闻到浓烈刺鼻的气味——阿苏卫填埋场到了。

  林莜竹是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的志愿者,4月5日早晨八点半,她在北京和平里北街地铁站口等来了其他10位志愿者。他们将进行一次城市垃圾分类、转运和处理的考察,路线是从和平里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到附近垃圾站,再到北京大屯垃圾转运站,最后是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各配套处理厂。本刊记者随同这支队伍一起目睹了垃圾从社区到最终处理的全过程。

  从小区运出的所有垃圾都成了“其他垃圾”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化工大院社区是2011年北京市1200 个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达标的居住小区之一,社区内一处知识展板旁,摆着绿色的“厨余垃圾”桶、灰色的“其他垃圾”桶、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

  “早上4点有专人在小区收垃圾,按规定每个垃圾点3个人负责,每人管不同的垃圾种类。”林莜竹说,她曾询问过垃圾点负责人,后者证实目前还不能做到分类运输,居民没有形成习惯,最后基本都是三个桶混装运走,都成了“其他垃圾”。

  自2010年北京市大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以来,北京市在1800个试点小区推行了生活垃圾分类,涉及16个区县、101.85万户、300多万人。

  试点不断增加,但分类实效不佳。由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发布的《2011北京市垃圾真实履历报告》显示:仅4.4%的社区做到了居民按标准分类投放;在41.1%的社区,居民投放垃圾情况并未改变;中间段的情况则是部分居民有改变。造成垃圾分类难以推行的一个原因是未实施强制措施,居民自发积极性不高。

  化工大院社区展板右侧公示有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的负责人,其中垃圾分类收集由中亚远恒物业公司刘勇负责,林莜竹现场打电话联系,但未接通。

  按照展板公示,“可回收垃圾”与“厨余垃圾”的负责运输单位是环卫中心二所,最后的处理方式分别是资源分类再利用和焚烧;“其他垃圾”的负责运输单位是四清东运中心,从小区运到清洁站,再运至大屯转运站,最后进行填埋。但据本刊记者实地了解,实际操作中该分类处理方式几乎无法实现。

  离化工大院社区约一公里处,是环卫中心二所密闭式清洁站,一楼对垃圾进行集装箱挤压机操作。志愿者到达这里时,多辆写着“美化环境,热爱生活”的蓝色小车正陆续将车里的垃圾倒入集装箱。挤压机将集装箱内的垃圾压缩后,吊入写有“北京环卫集团”的卡车斗里。

  “按照环卫二所的要求,我们只负责运输,目前这里接收的都是没有经过分类的。”四清东运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志愿者们随后赶往大屯垃圾转运站。该转运站改建后于2007年投入运行,总占地14.5亩,主要承担东城区、西城区的垃圾转运,也接收部分海淀区和朝阳区的垃圾。

  “原本设计的是1800吨,目前日处理垃圾2000多吨,基本属于超负荷运转。”转运站的卢女士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送到这的垃圾由市政管委统一调配,“政府按处理的吨数给我们钱,我们只负责运。处理垃圾的吨数决定了我们发工资奖金的数目。”

  压缩后的垃圾在转运站实现“小车换大车”。“从转运站到阿苏卫还有20多公里,在这里转到载重20吨的大车箱,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卢女士说,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目前还无法处理,只能外运,每天有二三十吨,“以前排放到市政管线,后来不允许了。现在我们也还没有渗滤液处理系统,目前正在进行招标。”

  “整个系统实现垃圾不落地,转运站内几乎没有不良气味,我们还会不定时地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生物除臭,而1994年老站刚投入运行的时候办公楼都不敢开窗户。”卢女士对志愿者们说,“若能进行细致垃圾分类,对我们的好处很大,现在设备经常被堵,因为木头、石块等建筑垃圾都没有分开。这是从政府到居民人人有责任的事情,但身处其中一个环节的个人和单位有时感到无能为力。”

  填埋场称臭气从堆肥厂传来

  与大屯转运站对接的阿苏卫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中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阿苏卫村,包括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厂和堆肥厂,焚烧厂尚在规划当中。

  垃圾堆肥厂由北京国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据该公司分管生产技术部副总经理杨永杰介绍,“生活垃圾在这里首先进入前分选工艺,通过机械、人工分选,将混合垃圾中可利用物(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等)、无机物(尘土、沙石、瓦砾等)及可降解有机物(菜叶、树叶、果皮、厨余等)彻底分离。可利用物进入资源回收系统,无机物进行填埋,可降解堆肥的有机物经过发酵制成肥料出售。”

  目前堆肥厂日接收垃圾1600吨,每收一吨垃圾国家补贴77元,目前日产出堆肥400吨。“垃圾处理必须多元化,有些垃圾有很多有机物,直接焚烧不行,堆肥、焚烧、填埋是针对分类后垃圾的不同处理方式,必须三位一体。”杨永杰说,现在到堆肥厂的垃圾几乎都是混合垃圾,分拣困难,且对机器损耗很大。“前期垃圾分类做不好,到了后期就很无奈。”

  随后,志愿者们来到填埋场作业区。中国垃圾论坛总编辑齐小立记得自己1998年来这的时候,垃圾作业面还在地平面以下,2003年又到阿苏卫调查,那时作业面已经到第一层,当时二期还没有启用。这次来,一期二期合成一片,作业在第二层。

  “未来还有两层可以利用。现在堆到了20米,未来到达到40米。起初规划是运行13年就该封厂了,现在都18年了。”填埋场工作人员孔金祥说,“以后的规划是各种处理方式配合,填埋的东西越少越好”。

  被问及到处弥漫的垃圾味道是否来自填埋场时,孔金祥说:“我调到这里十多年了,自从堆肥厂运行后才开始有这个味道,他们是民营单位,跟我们是合作关系。市政管委对填埋场垃圾暴露面要求极为严格,你们闻到的味道是堆肥厂产生的,填埋场仅仅是作业区会有些味道,散发不到整个厂区。”

  发电厂期待分拣完成的有机垃圾

  汽车顺着盘旋路上到了填埋作业区顶端,作业车辆按照不同区域倒卸垃圾,志愿者齐小立下车拍了几张照片。一位女志愿者感慨周围恶劣的气味,“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人可得十分厉害才受得住。”

  在作业面停留不久后,孔金祥带领志愿者来到污水处理厂和沼气发电厂,这两个厂和填埋场都属于北京环卫集团四清分公司。

  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通过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2004年投资兴建了300吨/天的DTRO污水处理系统,之后随着垃圾处理规模的扩大,渗滤液产量也在增加,2009年又兴建了“MBR+纳滤”系统。据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处理能力600吨/天,处理过的水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多用于厂区地面喷洒、绿化等。

  填埋场内垃圾产生的气体输送到沼气发电厂,该厂由台湾一家公司负责运营,2007年5月份并入华北电网,现有两台机组运行,年发电量2100万千瓦时,可供两万多户家庭用电。

  “有垃圾掩埋就会有气体产生,不去抽,气体就一直在里面,除非发生泄漏,那样就造成了二次污染。”沼气发电厂项目负责人游先生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有机物多会利于产生沼气,“我们当然希望鲜花市场、蔬菜市场、厨余垃圾等有机物集中的垃圾分类后运到这里,但我们作为处理的末端比较被动,什么样的垃圾埋在这,我们决定不了。如果前期分类做得更好,后期利用效果会增加很多。”

  “观察从社区到发电厂的整个垃圾回收处理过程,可以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政府目前强调垃圾前期分类战略,但真正的投入似乎只体现在‘三个分类桶一块宣传板’,目前我们90%以上的政府投入都用在垃圾转运和处理上,对转运、填埋等投入都很大,这是极不合理的,国际上通常是把2/3的资金用在垃圾处理的前期,即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垃圾管理方面,只有1/3的资金用在后期处理上。”陈立雯说,“我们要向有关部门建议,在前提分类上加大投入、采取措施,不能仅仅靠‘三桶一板’启发居民的自发意识。”

  《望东方周刊》记者张海林 | 北京报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