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有医患纠纷

  前些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了日本NHK电视台一场心脏手术的高清直播,感触良多,这里面的细节应该是正深受医患矛盾困扰的中国读者所关心的。

  NHK不但直播了手术,而且在手术室隔壁的房间搭建了一个与现场互动的演播间,请到了日本一位德高望重的心脏外科专家和两位名人嘉宾来讲解。

  当手术室里的医生用专业显微镜、极微型的小针和比头发丝还细的透明线开始缝心脏血管时,直播间里的嘉宾也学着用模型和同样的针线进行模拟血管缝合。两位嘉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缝了几针时,旁边手术室的手术已经顺利结束,让作为观众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做这样一台心脏手术的不易。

  嘉宾们还问了专家很多病人家属关心的医学专业问题,比如,你以前有过手术失败的经历吗?再比如一个中国人会非常有共鸣的问题:当手术失败或发生意外时,病人家属来投诉、咒骂甚至肢体冲突时,怎么办?

  日本专家的回答是,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过。他进一步解释说,因为日本的手术是完全“透明”的,当病人要进行高风险手术前,医生会用很长时间仔细地与患者和家属说明、对话,患者及家人在术前一般就已对手术了如指掌。

  那么,会否有医院和医师故意把风险评估得很高,以便发生意外时可以推卸责任?回答是,这在日本是绝对不允许的。院方必须提交该院的临床数据报告和同类手术在国内外的风险评估报告。如失败的临床数据远远超过标准指标,即便家属不责怪你,院方或医学协会也会做出相当严厉的处罚,甚至终身不许执医。

  这位专家说,他最喜欢的恰恰是问题多的患者家属—— 问得越多,解释得越多,他的心里就越踏实,医患关系就越容易和谐。

  这又让我想起几年前自己在上海某大医院开刀的事。当时我是头部外皮生了个脂肪瘤,医生建议做摘除手术。手术前,医生只露过一次面,十分有信心地说:“小手术,一点问题没有,明天早上8点来就行。”

  第二天上午7点半,我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十分宽敞,设备都是崭新的进口货。大概躺了半小时左右,先进来两位护士问我的名字、做什么手术,再过了10分钟,麻醉师到了。他说,做全麻吧!我说,主治医生说过局麻就可以了。他回答,我是麻醉师,我说了算!

  说话间,他一直在摆弄那些新医疗设备,不时询问护士他看不懂的英文单词。而躺在手术台上的我,心里却一直在发毛:他该不会给我打错了麻药醒不过来吧?两位护士则在手术室门口不耐烦地拿出指甲刀剪起了指甲,嘴里骂着主治医生为什么还不出现。到了8点半,一位护士拿起电话用上海话问医师:“侬来勒啥地方额,快点过来!”

  当然这个手术做得很成功。但反思其中细节,不免仍然心惊:麻醉师连全麻还是局麻都搞不清楚,医生连手术时间也能耽误,出更大的差错也不是不可能吧?

  在日本,不要说手术,连体检报告医生也会给你仔细解读和建议,连微小的细节也不会放过。在中国我也经常体检,但得到的只是一张数据报告而已,怎么解读是你自己的事。

  中国医患关系的紧张,恐怕正在这一个“交流”的死结上吧?如何打开这个结,则是需要相关各方的改革、理顺与回归。

  文 | 关田刚司(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