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伤得起?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王传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9-13 17: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似乎遇上了大麻烦。
经历了“深圳5.26飙车案”、全员降薪等事件之后,在业绩持续下滑的当口,风波再起,比亚迪公司高管被曝集体套现。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2012年7月2日,比亚迪4.77亿股限售股解禁,此后其高管和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进行了9次大规模减持,合计套现近9亿元。高管套现引发了投资者的恐慌,7月,比亚迪累计跌幅超过30%。高管套现被外界解读为:公司高管对比亚迪未来发展缺乏信心。
面对各种“流言”,比亚迪总经理助理兼公司发言人李云飞对《英才》记者表示:“高管减持公司股份,并不代表他们不看好公司未来发展。要知道,即使减持数量最多的高管,其所减持的股份也没有达到其持股量的10%。从整体数目来看,这一个多月来的套现比例,尚不及解禁总规模的5%。比亚迪的每一个人,都对公司未来充满信心。”
对此,汽车行业评论员张志勇对《英才》记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近年来,股市表现不佳,势必会影响股价。但比亚迪股价自上市就被高估,也是股价下跌的一个原因。”
面对各种传闻,虽然比亚迪都给出有理有据的解释,但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军者,比亚迪为什么总被流言所伤?
两张皮的行业
毫不夸张地说,比亚迪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做得最好的企业”,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给比亚迪的评价颇高,“但现在,新能源汽车确实处于比较困难的时期,这并非仅是比亚迪一家企业面临的问题。”
李云飞对《英才》记者表示:“无论做新能源汽车有多难,我们都有魄力继续做下去。不过,作为企业,我们希望国家能从政策层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支持和补贴。”
近年来,虽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呼声不断,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新能源补贴的并不多。时任工信部副部长的苗圩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十一五’期间花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国家财政投入只有11亿,加上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百亿。这样的投入,难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而原定于2011年力争实现销售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计划,被延至2015年。
今年以来,曾表示对新能源汽车“放行”的限购城市也被指执行不力。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电动车不限购、不限行”的说法,目前只停留在政府及专家建议阶段,各地并没有正式发布,更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李云飞表示,广州刚限购,形势还不明朗,比亚迪新能源车在北京、上海根本上不了牌,“我们也在等待相关执行细则出台。”
同时,今年7月9日颁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曾提出,2011-2020年购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可免征车辆购置税。在节能汽车方面,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消费税和车船税。而据《证券日报》报道,从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及税政司得到证实,目前仅有车船税优惠,其它有关新的税费优惠措施并不存在。
去年,北京和上海曾承诺给予纯电动车最高达12万元的补贴,但具体政策至今没有出台。李云飞表示,在私人新能源汽车试点的6家城市中,仅深圳与杭州拥有较为完善的补贴细则和具体实施办法,其他地区还停留在政府研究阶段。
王秉刚对《英才》记者坦陈,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昂,前期推广确实需要政府财税政策的支持,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科学规划始于去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利于产业发展的细则出台。
在政府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比亚迪尚能依靠自身投入竭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但是面对地方保护政策,比亚迪则难以破解。
公共领域的电动大巴,曾一度被认为是比亚迪打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突破口,但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25个城市中,长沙、重庆、长春等多个城市的采购标准都是优先采购当地生产的汽车。对此,业内人士呼吁:如果政府为了发展本地车企而限制其他车企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则会阻碍整个市场的发展。
近日,比亚迪与天津公交集团合资组建天津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在天津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来获得市场。“对比亚迪来说,这样的合作应该能够比较好的打破地方保护的壁垒。”李云飞说。
小马拉大车
新能源汽车业务始终被比亚迪寄予厚望,但受制于市场环境,王传福期待的热潮却迟迟没有到来,反倒是比亚迪传统汽车的销量锐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的汽车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上半年销量同比下滑11%至20.69万辆,跌出销量前十。
而比亚迪发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700万元,远低于上年同期的2.667亿元,下滑89.86%。
然而,传统整车业务的下滑还不是导致比亚迪利润大幅缩水的全部原因。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曾是比亚迪利润的主要来源,比亚迪依靠这一主营业务,支撑起了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今这项业务风光不再。资料显示,2011年,公司手机部组装业务销售收入约199.7亿元,同比下降3.97%,毛利率下降0.42个百分点至13.54%。在比亚迪今年一季度发布的业绩报告中,虽未公布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具体收入数据,但称受主要客户市场份额下降影响,其业绩较2011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不仅如此,二次充电电池业务也成为了比亚迪的“拖油瓶”:镍电池业务受欧美经济环境影响销售有所下滑,太阳能电池产品受市场需求疲弱影响销售欠佳。王传福在公开场合表示,目前太阳能产品售价是去年同期的一半,预计今年上半年消化库存的太阳能原材料后,7月太阳能业务将会得到改善,不再成为公司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9年以来,公司业绩一直持续下滑:2009—2011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分别为37.94亿元、25.23亿元和13.85亿元,比亚迪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1年开始,比亚迪兴建了七个产业园和两个工厂,均涉及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储能电站等新兴产业。仅比亚迪商洛工业园太阳能电池的投资就高达25亿元。而这些投入,短期内无法收获利润。
面对公司困境,业内人士对其产业结构提出质疑,在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李安定看来:发展太阳能电池是政府主导的大跃进产物,如今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降,没有国家补贴,这项业务将拖累比亚迪的整体业绩。
对于外界的质疑,李云飞并不担忧:“我们不会就此砍掉任何一块新能源业务,公司长期看好这个行业的发展。哪怕因此会让公司的财务报表没那么漂亮,我们也会坚持做下去。”
文|本刊记者 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