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加筹码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股市,昆明制药,中信重工,银座股份
  • 发布时间:2012-09-13 17:35

  在挣扎了许久之后,上证指数还是在全体股民的注视下跌破了2132“钻石底”——截至7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107.63点,创下了中国股市近三年来的新低,而当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合计为867.41亿元。两市总成交量不足千亿元,似乎快成了一种习惯。

  纵然有股民发起“万人签名停发IPO的活动”,管理层依然多次公开表示不会因为市况不好就人为暂停IPO,而即将推行的“新三板”也被有关学者认为会分流股市资金。如此“失血”的预期,恐怕投资者的心情不会太好。

  不过,即便股市一路向下,也并非所有人都在远离股市:从5-7月末,两市共有87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大股东、高管、关联企业)增持其公司股票。若从近三个月股价表现来看,其中60家下跌、21家收平、6家明显上涨——与同期下挫13%的上证指数相比,至少逾三成的增持股跑赢了大盘。

  大股东逆势增持的举动是出于何种缘由?这些入场的资金能否带动股价的持续上涨?被增持的上市公司是否值得一看?如此市况应该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

  逆市增持

  据统计,截至7月30日,今年沪深两市共有402家公司发生重要股东(大股东、高管、关联企业)增持,涉及股份数量达247亿股。

  高管的增持表现值得关注:在今年1—4月的震荡市中,两市高管增持行为共发生87起,涉及3855万股;然而当股市于5月开始单边下跌之后,高管们在5、6、7三个月合计增持了168起、4158万股,其中7月单月就有100起之多。

  典型的大股东增持股代表是银座股份(600858.SH),其三位大股东于今年4月27日完成增持7418.36万股,之后公司股价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跌性,虽然涨幅不大,但强于同期的上证指数。

  “大股东增持的动机各异,有一种可能是他们对公司的运营状况比较了解,认为在当前的市场情况下公司股价被低估了,于是进低位抄底。”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王凭告诉《英才》记者,“也存在其它的增持动机,比如上市公司自身需要调整股权结构、试图将股价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抑或大股东之间进行博弈。”

  比如昆明制药(600422.SH)的三家大股东(云南工投公司、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云南新兴投资有限公司)的合计持股比例一度达到23.39%,与控股股东华立集团(24.34%的持股比例)仅相差不足一个百分点。外界认为,这一举动是围绕公司控制权进行的“资本暗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资本注入。

  招商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分析师洪锦屏对《英才》记者表示:“有量化统计显示,上市公司在被大股东增持1—2个月之后,其股价通常有所表现。一般来讲,大股东增持是出于对公司有信心,或是想要拉高股价,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市场信心。”

  这一点在不久前上市的中信重工(601608.SH)上有所体现。该股在上市首日开盘一分钟后便迅速跌破发行价,然而在控股股东中信股份火线增持1897.06万股的助力下,股价被迅速拉起,当日最终以2.57%的涨幅报收,而中信重工也开了新股上市首日大股东增持的先河。截至7月30日,中信重工收盘价为4.73元,略高于4.67元的发行价。

  还得看大市

  无论采取怎样的操作策略,中国的整体经济环境都是影响金融市场的根本。若经济不见起色,即便是再好的投资热点也难以为继。洪锦屏认为,如果市场长期低迷,大股东也不会连续增持。

  “‘钻石底’被击穿是一个正常现象,这标志着投资者抱持半年之久的‘政策救市’幻想正式破灭”,王凭分析认为,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预期普遍不佳等现象不断出现,投资者们也已经开始正视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的现实。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7月30日,在已经公布半年报预计数据的1643家上市公司中,共有743家预亏或同比业绩下降,所占比重已近五成,其中22家预计连续亏损、39家预计亏算增大、233家预计利润将大幅下降。其中,制造行业成了中报预减的重灾区,共有将近500家上市公司业绩预降。

  “实话实说,在这种行情下基本没有什么太多的看点。现在人气低迷,即使有大股东增持也未必会使公司股价有所回升。而在可能出现的反弹中,这类股票也不一定能率先有所反应,毕竟大势所趋往往泥沙俱下。”

  王凭认为,目前政策层面看不清晰,经济尚有下行惯性,虽然东部地区经济有所起色,但尚不足以支撑投资者的信心。

  股市持续低迷,投资者信心涣散。从5月2日到7月30日,上证指数从2438点一路单边下跌至2109点,三个月内跌幅高达13.5%,同时沪深两市总成交量也已连续六天不足千亿——上一次出现如此景象已是去年末。

  “即便有大股东增持,短期内也不见得就会在股价上有所表现,对于公司业绩也是如此。”银河证券策略主管秦晓斌认为,不是所有大股东都是从公司价值来考虑问题的,也有人仅仅是受了政策的影响便决定注入资本。

  “在外围市场、欧债危机尚未有所起色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以经济状况为主要判断依据,耐心等待。若出现经济好转迹象则可关注市场,寻找短期的结构性机会。”秦晓斌说。

  文|本刊记者胡伟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