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进化论

  3个月后,这场持续演进、高潮迭起“雷士争夺战”,终于进入了收官阶段。而最终的结局,已几乎没有悬念。

  正如吴长江自己所言,除非发生奇迹,在即将召开的“股东特别大会”上,他将很难通过“票选”方式回归雷士照明董事会。留给他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忍气吞声,做一个没有影响力的大股东;要么,从雷士退出,另立门户。

  这一结局,或许在7月12日的那次“逼宫”事件之后,就已经注定。

  5月25日,遭到有关部门“协查”的吴长江,在仓惶之中辞去了雷士照明董事长和CEO之职,直到7月初“协查”结束,他才提出了“回归”要求。当时,阎焱向吴长江提出了“回归的三个条件”:解释清楚被调查事件;处理好所有不被允许的关联交易;严格遵守董事会决议。至7月9日,双方已就“回归”基本达成一致。

  7月10日,阎焱还通过微博寄语说:“雷士这几年的发展顺风顺水,此次的经历应该是成长之痛。相信吴总本人也会汲取教训,完成由草莽英雄向成熟、自律的现代企业管理人的转变。”这看似勉励,其实也是对吴长江的一种警示。

  让阎焱始料不及的是,仅仅两天之后,在重庆发生的“逼宫”事件,就再度彰显了吴长江身上根深蒂固的“草莽”气质。虽然,在“逼宫”和“罢工”压力下,7月14日后,雷士董事会与吴长江展开了长达一个月的“和谈”。但并未“从草莽走向成熟”的吴长江,恐怕已经让雷士董事会彻底失望。

  也正因为如此,这场和谈,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对吴长江的“罪证”收集。一个吴长江身边人士甚至称,“和谈”本身就是一个“阴谋”:他们想方设法,希望能掌握吴长江“行贿”的罪证,然后对他赶尽杀绝。

  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当然,吴长江也就不可能坦陈事实。而这,之后又成为了董事会“拒绝吴长江回归”的理由。八月的决裂,因此也就不可避免了。

  吴长江当然有许多“不能说的秘密”,他本人和雷士董事会都对此心知肚明。过去的5年间,从数千家草根照明企业中崛起的雷士,营业收入从8亿多元人民币,快速增长至近40亿元,并已由私人企业变身为公众公司。不过,作为董事长和CEO的吴长江,却并未适应这些变化,依然表现得像一个小企业主:无视制度,私相授受,甚至让整个公司陷入不可预知的风险。

  而作为投资人,阎焱的目标却是将雷士照明做成“世界第一”。“中国的民营企业为什么做不大,与企业的制度化、透明化管理关系极大”,所以他需要的,是“成熟、自律的现代企业管理人”。长久以来,这恰恰是雷士董事会对吴长江诟病最多的地方。

  我们曾在“十亿俱乐部”栏目关注过多个类似案例,核心议题便是:一家小型企业,在销售额跨过10亿门槛之后,如何继续向100亿迈进。那么,以“草莽英雄”吴长江的离开为代价,雷士将如何克服阵痛,并真正突破所谓的“中等规模困境”?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