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进行时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美国大选,罗姆尼,奥巴马
  • 发布时间:2012-09-14 13:55

  8月11日,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宣布选择42岁的威斯康星州众议院保罗·瑞安作为自己的竞选搭档。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确定后,本次美国大选的对阵也基本明朗化,这对预测分析者来说是件好事。

  相对年轻、经验不够丰富的瑞安最后能得到罗姆尼的垂青,可以说是一个看似令人意外、细想后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局。最近几届美国大选中,共和党副总统的人选都颇堪玩味。2012年麦凯恩选择了阿拉斯加州的女州长佩林,当时主要是为了吸引女性选民,以及一些激进的或宗教色彩强的选民,但经验与知识都欠缺的佩林只产生了很短的拉票效应,这个组合最终在强大的奥巴马光环照射下一败涂地。

  那次选举应该是新世纪以来共和党胜算最低的一次,但今年,共和党有了很好的复仇机会。一方面是因为奥巴马承诺的很多改革都没兑现,既让一些原本支持他的左派失望,也在美国民间激起了声势浩大的“茶党”运动。另一方面,经济不景气期间,在任总统竞选连任比较困难,是民主国家的通例,因为选民的记忆比较短暂,会把经济不振归因于现任总统“不行”(虽然很多时候是错的)。现在美国经济虽然保持复苏势头,但失业率居高不下,不能不说构成奥巴马的软肋。

  但即使在这种有利情况下,罗姆尼目前依然处于守势,支持率落后于奥巴马。因此,选择瑞安可以弥补他的一些薄弱环节。罗姆尼的弱点之一是,他是商界出身,比较务实,意识形态的色彩比较淡,他担任州长等职务时实行的政策,让一些右翼激进选民觉得不够“过瘾”。另一个弱点是他的政策辩论能力不强,起码比不过身为哈佛大学法学院高材生的奥巴马。而瑞安是保守派的后起之秀,早年曾在华盛顿从事政策研究工作,后来担任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提出过独立的、很有影响力的财政改革方案,而且减税、降低福利、缩小政府规模的态度毫不含糊。这些因素既足以巩固共和党的选民基础,也可以提升共和党竞选班子的“智力”和学术水平。

  因此,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瑞安正式作为副总统候选人参选,对美国大选构成几个影响。一是,让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的力量对比变得更平衡,从而更有可能在选举后带来现实的政策转变。二是,共和党将借此争取到更多的草根阶层选民,增强对奥巴马团队的挑战。三是,瑞安所在的威斯康星州是位于中部的“摇摆州”,这将为共和党争夺这些关键州带来一定优势。

  此外还有一个与中国有关的效应。罗姆尼很早就宣称要在上任第一天把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而近日瑞安也发表针对中国的激烈言论,称奥巴马在中美贸易纠纷中被中国当成踩在脚下的“脚垫”。这也预示着,为争取制造业选民,共和党人可能加大打“中国牌”的力度,瑞安的加入可谓如虎添翼。

  虽说中国议题仍然不是本次美国大选双方争吵的主要阵地,而且历史经验表明,未必竞选中反华调门高的人当选后就真的对华强硬,但鉴于美国依然不佳的经济状况,以及它在全球战略布局的调整,这些迹象反映的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可能,仍是值得谨慎对待并未雨绸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