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姆尼、我的高中和美国的“阶级斗争”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罗姆尼,中产,奥巴马
  • 发布时间:2012-09-28 17:17

  今年5月初,我所在高中的一位忠实的民主党教师忽然给不少学生群发了一封标题为“米特罗姆尼,(曾经的?)恶棍”的电子邮件,附着一个《华盛顿邮报》文章的链接。

  原来又是一篇关于这位罗姆尼先生的文章。作为美国总统大选的共和党候选人,他的前世今生、陈芝麻烂谷子都被媒体摆在光天化日之下,诸如政治立场多变、“见风使舵”之类。

  而老师给我们发来的这篇文章却与以往不同。这次《华盛顿邮报》揭露的可是罗姆尼和他的高中同学之间“不得不说的那点事”——没错,矛头指向了我和罗姆尼共同的高中母校,密歇根州克兰布鲁克中学。

  作为密歇根最好的学校之一,这所私立学校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名校。学校在上世纪20年代由底特律的出版业大亨乔治·布兹出资创办,高中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克兰布鲁克教育社区还包括小学、初中、两所博物馆和一个全美排名前三的艺术学院。

  我点开文章链接,对罗姆尼的一点好感迅疾灰飞烟灭。原来,他曾在高中生涯中多次欺辱同学,甚至纠结同伴强行剪掉了一名男同学偏长的头发,只因为他认为这位同学是同性恋。

  气愤过后,我又回头仔细地看了看那篇文章,除了揭发罗姆尼曾经的恶棍行径,文章对我的中学也颇费笔墨。配图中,学校典雅的庭院、无处不在的青铜雕塑和装饰华丽的学生休息室一一亮相。这些景物每天我都能看到,从来没觉得有照片上那般富丽堂皇,其实,那些用了几十年的沙发已经布满斑驳的裂纹。再看文章,作者极言学校的“贵族化”,却没有提及学校的财政紧张、每年提供给贫困学生的高额助学金,以及现有31%有色人种学生的事实。

  看来,这篇文章除了“揭黑”,又再重复“阶级斗争”的老调——作为官二代、富二代(其父亲曾任密歇根州州长、美国汽车公司总裁)的罗姆尼,曾因自称“中产阶级”和大众套近乎而受尽媒体的冷嘲热讽。

  尽管我的高中同学和老师大多是民主党奥巴马的支持者,这下却也在美国自经济危机以来愈演愈烈的“阶级斗争”中躺着也中枪。“米特,求求你别再给学校丢人了!”一位同学看完这篇报道后讥嘲道。

  近几年,美国政坛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他们”与“我们”的话语方式,穷人也越来越多地把富人看作抽象的敌人。近期最受关注的美国阶级问题恐怕就是“占领华尔街”这个极端事件了。我的学校的校报就曾报道今年5月发生在学校附近小镇的“占领”活动,参加示威的有痛恨大资本家贪婪的老年人,也有考上大学却没钱上的年轻人。

  示威活动无处不在,“阶级斗争”的语言也成了流行词。一次课上我的一个同学就曾开玩笑对老师说要“占领”教师办公室,抢走专供那些“1%特权者”的咖啡、热巧克力和糖果。

  阶级间不信任甚至互相痛恨的语言不光被我们用在了日常玩笑里,更成了政治家的口头禅。奥巴马就曾使用过“占领”活动中兴起的流行词“1%”,许多媒体也称罗姆尼为“1%”的一员。一个月前,《华盛顿邮报》的一位写手也在网站上发表了“奥巴马和罗姆尼:美国阶级斗争的两元大帅”的文章。

  的确,美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今日已十分严重。根据美国民间组织经济政策研究所的一篇报道,美国最富有的1%享有三分之一的财富。而佩尔研究中心的报道说,美国85%的中产阶级觉得保持以前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难,底层人民总要面对交不起账单、小孩上不起大学等各种困境。

  美国何去何从?是继续选择寻求大政府、为穷人提供安全网的奥巴马,还是换上为富人减税以“解放资本创造就业”的罗姆尼?对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说,这次总统大选不光要考虑谁更有能力,也要考虑“谁能代表我阶级的利益”。

  而我所在中学的管理者们,则早已悄悄起草了一封措辞小心的公开声明,发到了官方网站上。声明说,学校对于校友罗姆尼的竞选并无太多了解,对其是否参选成功也不做希望与预测,为保护学生隐私也不愿向媒体开放校园……

  文|范睿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