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坛的新旧主角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本政坛,中日关系,钓鱼岛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10-25 10:36
在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争端跌入低谷之际,日本政坛有关对华政策走向、对内施政纲领都成为当政者的命门。在驻华大使人选“一波三折、千呼万唤难出来”之后,10月5日,日本多家主流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已内定内阁官房副长官助理木寺昌人为新任驻中国大使。
除了这位公众都不大熟悉的新角,最近,日本国内大党民主党、自民党等先后进行了总裁选举。在9月21日举行的日本民主党代表选举中,现任党首野田佳彦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其他候选人,获得连任。5天后,最大在野党自民党举行总裁选举,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逆转局势,“梅开二度”出任党首。
眼下,日本国会大选呼之欲出。野田和安倍究竟谁能在大选中胜出,继而在摆脱内外交困中有所表现,日本国内外都异常关注。
紧急拟定驻华大使
日本共同社等诸多媒体均报道说,由于此前选定的新任驻华大使西宫伸一在赴任前突然病故,日本政府内定木寺昌人为新任驻中国大使。
木寺昌人现年59岁,出生于东京都,东京大学法学部毕业,1976年进入外务省工作,曾经在外务省经济合作局任职。作为资深外交官,他历任日本驻泰国、法国公使兼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日内瓦国际机关日本政府代表部公使、官房审议官兼综合外交政策局(负责联合国)大使、中东非洲局非洲审议官、外务省国际合作局长等职。
2010年开始,木寺昌人任外务省官房长,今年9月刚被任命为内阁官房副长官助理,位子还没坐热,就面临转岗。
虽然外交经验丰富,但在木寺昌人的职业生涯中,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着实不多,他只是曾经在1991年至1993年在外务省中国课任过职,也并非外务省“知华基地”---中国语研修组的成员。
不过,有日本媒体认为,尽管对华经验比较少,但木寺的外交协调能力较强,善于进行国际协调。此外,木寺目前是首相官邸的一员,选择他担任大使也可以向中方传达“这是首相身边人”的信息。
日本媒体说,在日中关系因为钓鱼岛问题恶化的背景下,日本方面迫切需要尽快确定新大使的人选,木寺昌人将面临改善日中关系的重任。
此前,9月11日,日本民主党政府宣布现任驻华大使、民间人士丹羽宇一郎卸任,由外务审议官西宫伸一接任。但谁也没想到,西宫在赴华上任前,突然病倒在东京街头,后在医院病逝。驻华大使人选由此空白。
据日本媒体的消息,西宫伸一病故后,日本政府本来是希望挑选一名有大使经验,也与中国有沟通渠道、有一定人脉的继任者,但未能如愿,只能在曾担任过外务省局长级以上职务的官员中挑选,最终内定了刚出任官房副长官助理的木寺昌人。
在西宫伸一病故后,一些外务省的知名外交官,如原外务省次官中三十二,原驻华大使宫本雄二,以及驻英大使林景一等人成为热门人选。日本媒体透露说,尽管私底下多次打探消息,始终没得到这些人肯定的答复。
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政府在9月进行过一次主要国大使及外务省高层的大规模人事调动,实际上“很多官员已就任要职,难以找到可胜任的人选”。据称,政府还向曾在外务省就职的老前辈询问了就任意向,但未能获得同意。
安倍晋三卷土重来
对中国人来说,木寺昌人非常陌生,但日本政坛近期风头正劲的另一位新主角、自民党新任总裁安倍晋三,则相对熟悉。
自民党9月26日的党首选举中,安倍晋三成为第25任总裁。在第一轮投票中,前自民党政调会长石破茂和安倍分别获199票和141票,均未过半数,两人进入仅有国会议员投票的第二轮投票。最终安倍以108票对89票逆转成功。日本共同社报道说,这是安倍继2006年9月后第二度当选自民党党首,并成为首位两次当选党首的自民党人,此次他的任期到2015年9月为止。
在日本政坛,安倍晋三的家世背景甚为显赫。他是前日本首相、自民党高层岸信介的外孙,前任日本外相安倍晋太郎的次子,其外叔公佐藤荣作亦曾任首相。妻子松崎昭惠是日本森永制果株式会社创业者森永太一郎的外孙女。
安倍毕业于日本成蹊大学法学系政治专业,之后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他进入日本神户钢铁公司纽约分公司工作。3年后,安倍辞去神户钢铁公司的职务,给当时任外相的父亲做政治秘书。
1993年,安倍首次当选众议员。他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同属自民党森喜朗派,深得森喜朗和小泉纯一郎的赏识,先后在森喜朗、小泉内阁中担任内阁副官房长官、自民党干事长、干事长代理和内阁官房长官等要职。
2006年9月20日,安倍当选自民党第21任总裁,成为日本自民党迄今当选时最年轻的总裁。同年9月26日当选第90任日本首相。
不过,登上首相宝座仅仅一年之后,在众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惨败于民主党。紧接着,安倍晋三就匆匆因病辞去首相及自民党总裁。
2008年3月,安倍重回政坛,并积极策划重夺大权。2009年,他希望竞选自民党总裁,但因党内反对而改为支持他人。今年,安倍与党内派系领袖之一的前首相森喜朗进行会晤,公开表示将参加9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
路透社的评论说,所有参与自民党总裁角逐者的立场都偏强硬,而在竞争者中,安倍持“最高调”敦促日本政府在与中国和韩国的领土争议中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在此次自民党党首选举辩论过程中,安倍曾支持加强自卫队地位和防卫力量,并提出在钓鱼岛上派驻官员以“充分确保日本的控制权”。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说,对于安倍重任党首,自民党内部“充满期待”。关于对华关系,安倍则表示将展现“自己对尖阁诸岛(钓鱼岛)和领海全力予以守护的意志”,同时为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将继续维持和中国的战略互惠关系。
时事通讯社评论认为,安倍流露出“绝不后退”的意志,同时又为可能的中日协调留下了余地。但《日本经济新闻》评论说,如果安倍从自民党党首“直升”首相,日中关系恶化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大。
虽然自民党目前还只是在野党,但最新的民调显示,安倍支持率已经超过了执政党民主党,而现任首相野田佳彦则处境不妙。
据日本经济新闻9月28日报道,民调结果显示,35%的日本人表示在下一届众议院选举中愿意投票给自民党,14%的日本民众愿意为民主党投票;当被问到谁更适合担任下一届政府首相时,41%的日本民众选择安倍晋三,而选择现首相野田佳彦的为28%。
这项民调由日本经济新闻和东京电视台于9月26、27日进行,民调中,自民党的政党支持率为37%,相比8月的调查结果上升了12个百分点,这是该党支持率自2009年9月沦为在野党以来的最高水平。
1987年,野田首次当选议员,从此进入政坛。
野田佳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系,后又进入“日本政治家的摇篮”松下政经塾学习,曾以29岁即当选议员而打破日本议员当选年龄最小纪录。他曾担任过消防员、家庭教师,身为柔道二段且崇拜日本政治家浜口雄幸。
2011年8月,野田当选日本民主党新党首,随即成为继菅直人之后的第95任日本首相。
两党阵营均有“知华派”人士亮相
在安倍和野田开始筹备国会大选之际,他们也分别选择了自己阵营的主力人选,其中都有“知华派”人士亮相。
安倍晋三选择石破茂担任干事长、浜田靖一担任国会对策委员长,这些党内要职交给无派阀议员担任,意在显示他“脱派阀”的姿态;安倍同时指名任命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会长、前外相高村正彦为自民党副总裁,以展示其重视中国的姿态,而且强调与民主党政权的区别。
“经验最重要”,安倍会见记者时这样解释起用高村的理由。中国国家主席过去作为国宾访日只有两次,而这两次高村都作为外相参与其中。在日中两国因钓鱼岛问题闹僵的情况下,安倍起用高村作为自民党副总裁,似乎是想强调“自民党上台的话就能够改善日中关系”。
上一次安倍担任首相之后首次外访就选择了中国,目的是修复在小泉政权时期恶化的日中关系。有评论说,安倍在对华关系上是自信的。
最近,高村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访华,也在努力帮安倍摆脱“对华强硬派”的形象。
几乎与此同时,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0月1日进行了内阁改组。民主党前政策调查会长前原诚司将出任国家战略担当相,前外相田中真纪子将出任文部科学相,前国会对策委员长城岛光力和官房副长官长滨博行将分别出任财务相和环境相兼核事故担当相。
留任的阁僚包括副首相冈田克也、官房长官藤村修、外相玄叶光一郎、防卫相森本敏和经济产业相枝野幸男。
日本《产经新闻》的报道说,野田决定由田中真纪子出任文部科学相,这一方面出于田中在民主党党首选举中支持了自己,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发出希望改善日中关系的信号。
田中在小泉时代曾任外相,但她因言论危及小泉政府而被撤换。起用拥有这样经历的田中,对面临众院选举的野田来说,无疑为一味“烈性药”。让田中入阁,也许是野田在日中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摆出的一个姿态:重视与中国的关系。
谁比谁更右
在重视和亟需调整对华政策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日本国会大选临近,不管安倍和野田谁能获胜,政坛的保守化趋势不容忽视。
英国《金融时报》评论说,安倍的胜出对他而言是一个惊人的“重生”,但对日本政坛而言,则意味着天平向右翼倾斜,很有可能加剧日本与中国和韩国的紧张局势。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21日的头版文章也认为,日本开始显示出“缓慢但明显的右倾化……这是二战以来最具对抗性的”。该报分析认为,日本朝野各党政治家都开始主张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要求修改宪法的呼声高涨。
该报认为,这是由于日本经历连续20年经济停滞后国内蔓延着的“恢复失去影响力的情绪”。文章中还引用专家意见表示,虽然保持军力的复杂感情在日本仍然根深蒂固,但右倾化还是存在着一定界限的。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尽管安倍持鹰派主张,一旦出任首相,或许会采取温和、务实的政策,即所谓的朝野有别。六年前,安倍第一次当选自民党总裁时,因为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正处于冰冻期,安倍竞选党首时承诺参拜靖国神社,但出任首相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2006年闪电访问中国。
从目前两党的形势和民意倾向来看,安倍出任下任首相的概率明显要大一些。国会大选之后,中日之间的紧张关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仍是焦点。
文|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