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用众包的方式做旅游资讯
- 来源:互联网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维基百科,Wikivoyage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2-27 15:01
1月15日,知名的维基百科(Wikipedia)所属的维基媒体基金会在庆祝成立12周年的同时,正式公开维基旅游网站Wikivoyage。
这个免费的全球旅游网站才一经推出马上受到高度的重视,像维基百科和基金推出的其它主题一样,维基旅游也没有广告,所有在线旅游指南,全都由来自全球的志愿者提供最新且可靠的旅游导航平台。
“维基旅游对旅客来说是一个伟大且有帮助的服务,我期待在维基基金会和全球维基百科编辑团队的努力下,让它更好更茁壮。”维基主管贾德纳(S. Gardner)表示。
首个公益旅游指南
12年前的1月15日,维基百科诞生。出身于美国阿拉巴马州的创办人吉米·威尔士当初创办维基百科的想法,只是建立一个真正“开放、免费”的网络百科全书。因为由于网络广告发展艰难,1999年全部免费上网的32卷本《大英百科全书》,两年后不得不放弃“免费”的承诺。
如今,维基百科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网站,而众包模式也受到互联网各领域的关注。
1月15日是维基百科网站的12岁生日,负责维基百科、维基词典、维基文库等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在这一天正式推出了第十二个项目——众包式全球旅游指南在线服务Wikivoyage。
事实上,“众包”一词要比众包模式的产生要晚一些,“众包”(crowdsourcing)是《连线》(Wired)杂志记者Jeff Howe于2006年发明的一个专业术语,它用来描述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利用互联网来将工作分配出去、发现创意或解决技术问题。
Wikivoyage与维基百科一样,它是一个协作编辑的免费在线旅游指南。没有任何的商业模式,不会植入任何广告。
它的目标是,向用户提供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以及推荐餐厅、酒店、夜生活等服务内容。该网站获得开源wiki工具的支持,让用户可以在网站上创建、更新以及编辑相关信息。
Wikivoyage联合会的董事长斯蒂芬·法森(Stefan Fussan)表示,Wikivoyage联合会的宗旨是增进人们对全球各地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了解,以及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了解。
而Wikivoyage在其网站上这样写道:“Wikivoyage是一个旨在提供免费、全面、最新、可靠的全球旅游导航的项目。无论旅游者何时在旅途中相遇,他们都会交换相关信息,如来自何方,打算到哪里去。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平台,让旅游者以及其他人可以轻松分享这种信息。”
这无疑给喜欢自助游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分享与参与的平台,用户既可以从中获得别人提供的相关资讯,也可以把自己的旅行经历分享给更多的人。
目前,该项目已经有约5万篇文章,吸引了约200名的核心编辑组成的志愿小组,文章类型既有旅游城镇的介绍和功略,也有旅行相关话题。网站有英语、荷兰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瑞典语种。目前还不支持中文,但记者发现英文版有关中国的旅游资讯已很全面。
“全球对旅游信息的需求非常大,但是非商业化的综合性旅游信息来源却少之又少——这一情况将会改变。”维基媒体基金会执行董事苏·加德纳(Sue Gardner)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说道,“Wikivoyage是一款对旅行者大有用途的出色服务,我希望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和全球维基媒体编辑社区的支持下,它能变得更大、更好。”
Wiki式旅游指南的优势
维基百科的出现不仅冲击了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使其停止了244年历史的纸质版《大英百科全书》的出版,也使微软停止了其多年畅销的电子百科全书 Microsoft Encarta 的研发。而且更重要的是,维基百科的数据已经整合到 Google、Bing、Facebook的搜索结果中。
可以说众包式编辑对于百科全书出版业和对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而言是革命性的。
这不仅在于数字化编辑方式能快速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更重要的是面向全球的自由、开放的协同编辑使维基百科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我完善、自我修复的全球知识体。
正是这些优势使得维基百科成为人类伟大的知识库。而同样是在维基媒体基金会下运营的Wikivoyage,自然继承了维基百科的众包优势。
它的优势在于,Wikivoyage许可任何人在不违反编写方针的情况下自由编写修改条目,降低了用户参与成本;面向全球的服务保证了编辑群体广泛性,使信息尽可能全面、及时;社群和方针政策的存在又有助于提高编辑质量,保持文章格式体系的一致性。
而Wikivoyage采用的Copyleft的内容授权政策,可以让这些旅游资讯传播的更广,更具影响力。
因为把开放式许可作为许可协议,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无需付费来重复发表维基百科的内容,无疑使维基百科的内容可以被第三方应用和搜索引擎使用,增强了维基百科的品牌识别度和影响力。
同样基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预测今后 Wikivoyage 的内容也会被大量的旅游搜索和旅游应用获取。
因此,伴随着更多的旅游攻略的网站、论坛,及方兴未艾的旅游指南类应用的出现,纸质出版业的式微是不可避免。
像广受好评的旅游指南Lonely Planet,虽然其也有数字化信息在网站上或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但专家编辑和众包编辑相比,不仅信息更新不及时,也很难覆盖旅游信息的方方面面。而组织人员编写,尤其是资助全球四处旅行,也耗时费力。
所以Wikivoyage的出现,将会淘汰一批规模较小的旅游指南出版物,最终只会是Lonely Planet这样有品牌优势的旅游指南存活,就像微软的Encarta消失了,但大英百科全书还在。
对于现有的非旅行专家编写的旅游资讯,除了分散在网络各地,不易查找外,会面临信息不正确、滞后、文章蹩脚等各种问题,甚至还有商业软文的可能。所以Wikivoyage将会对这些粗烂的旅游攻略网站造成重大影响。
此外,现在多数旅游攻略网站的指南编辑并没有wiki方便,且这些网站还有语言地域限制,无法形成全球资源优势。就像前面所描述的Wiki式众包优势,Wikivoyage远会比这类网站提供更全面、更及时、更真实的旅游指南。
当然,Wikivoyage毕竟是由非营利性组织维基媒体基金来维持,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花在提高用户体验上。旗下保持网站正常运营,不显示商业广告就是他们力所能及。
而旅游信息和知识性信息的区别在于旅游更多的是关于感受。
旅行的意义在于发现生活的美,所以旅客需要的不仅仅是操作指南,记录旅行、旅途交流、旅行中的感官感受更为重要。
旅游类移动应用的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旅游应用的增长也是近一段时间的热点,而旅游指南也是大多旅游类移动应用吸引用户眼球的主要功能之一。
设想一下,如果一些旅游应用抓取网络上不准确的内容作为其旅游指南,势必会降低用户体验,加入人工审核编辑来保证质量又会增加成本。
因此,Wikivoyage的出现除了会吸收一部分过去依赖专业旅游指南的读者,淘汰粗劣的网络指南资讯外,其实也会给旅游应用提供了一个改善其用户体验、降低开发成本的机会。
此外,维基百科的移动版也是一个开源的Hybrid App,功能简单。Wikivoyage的开放共享使第三方应用可以利用其内容,提供其它Wikivoyage所不能提供的旅游体验。
Wikivoyage的内容除了本身是可以自由传播外,其文章也是按照固定的风格形式编写。
所以移动类旅游应用完全可以将 Wikivoyage的文章按照自己需要的信息展现方式,对其重新组织。
比如依照地图的方式显示景点旅游指南,将Wikivoyage的指南制作的像书一样阅读,或是对其中的交通住宿信息单独归类,方便查阅等等。这些信息架构、交互界面的设计,都可以起到改进用户在使用Wikivoyage提供的旅游指南时的体验。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指南只是辅助功能的旅游应用来说,比如主打旅游笔记、旅行社交、定酒店交通等应用,完全也可以将 Wikivoyage 的内容作为附加功能提供,绝对比自己编辑节省,比使用其它网络资源靠谱。
而一些目前提供旅游指南的网站,其实也可以使用 Wikivoyage 的内容,转型垂直化社交服务,使自己更专注于核心特色上。由于地域的限制,本地化驴友社区,或者旅行分享的需求还是有广阔的市场。
另外,专注于自行车旅行,登山旅行的网站,其早已吸引相关领域资深人士编写的攻略指南比Wikivoyage上更具自己的特色。
同样这类网站其实也可以吸收Wikivoyage的内容,作为自己特色攻略的补充。
Wikivoyage的出现势必会像维基百科一样,其调动全球用户参与的低成本众包生产模式将会彻底改变当前旅游指南行业的格局,也为其它旅游服务带来新机会。
各种旅游应用开发者应该鼓励更多人参与到Wikivoyage的编写中,以使这一开放内容和自己的特色服务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成长。
至少目前来看,Wikivoyage的信息呈现方式和维基百科没有区别。作为旅游类服务,我们最易接受的信息呈现方式是图片,我们想看景点的美丽图片,想通过地图就能找到旅游路线、餐馆住宿,没有人喜欢在旅途中还要去阅读大段的文字。
所以,对于旅游移动应用而言,Wikivoyage的出现获取能够帮助旅游应用的开发者们降低制作旅游指南的成本,使其可以专注于提供其目标定位相关的核心服务上。
本刊记者 古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