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旅纵横平均每3周就会升级一次新版本,而且适用于Android和iOS系统的两个版本,很多人都不相信国企能做到这么快的迭代速度。大家对国企的印象就是反应速度慢、效率低,但中航信打破了这个惯例。航旅纵横目前已经积累了100多万注册用户,它不仅是国企APP中排名最高的软件,还是Appstore中为数不多的全五星评价软件。”中国民航信息集团(简称“中航信”)移动事务专项组负责人、市场部副部长薄满辉告诉记者。
用他的话来说,航旅纵横提供给旅客的是“全流程服务”。除了为旅客实时推送完整航班起飞、延误、取消、备降等航班的动态信息,航旅纵横还首创了查询登机口信息变动、查询前序航班状态、告知用户飞机延误原因、验证机票和行程单真假、历史飞行记录自动导入、与同道中人进行在线交流等功能。“航旅纵横拥有10多项功能,几乎每项都是中航信原创独有的。航旅纵横对于航班实时状态的信息推送可以做到比机场广播还快。”
作为国资委旗下惟一从事信息服务的央企和中国最大的分销系统提供商,中航信为国内航空公司和300余家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提供电子旅游分销,包括航班控制系统服务、计算机分销系统服务和机场旅客处理系统,其在民航领域拥有的数据资源令任何一家信息服务提供商望尘莫及。如今中航信试水移动互联网领域,将如何打好数据这张王牌?
中航信的信息来源多而且分散,来自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分销渠道等多方信息系统。要在第一时间采集有效数据并且得出分析结果,最终向旅客推送精准信息,是一项严峻的技术挑战,也是航旅纵横最大的优势所在。薄满辉提出:“用户行为都是非格式化数据,用关系型数据库一定行不通。所以我们在项目启动的时候就采取了非关系型的数据处理机制,使用Hadoop进行日志分析。未来还将进一步分析用户在社交时产生的一些内容,例如文字、图片、声音等这些都是非格式化的,通过用户习惯分析来增进软件设计,提高航旅纵横的用户体验。”
另一个难点则来自节约成本。航旅纵横项目是中航信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使用开源软件的项目。相关技术负责人表示:“之所以选用开源,就是因为要降成本,我们希望用相对经济的办法去实现比较理想的目标。所有的内容都需要我们的技术人员去研究、探索,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硬件方面,我们使用的设备和互联网架构也非常经济。所以航旅纵横的整体投入上都很少,主要成本在人力方面。”
尽管中航信手中握有大量数据资源,航旅纵横依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它不做机票交易平台。对此,有中航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首先是要顾忌民航产业链上下游的感受,航空公司和分销渠道的业务重点都是销售机票,我们作为中间环节,如果再做销售,就变成了所有人的敌人;第二我们也不擅长做销售,中航信的机制让我们更擅长做技术、做产品。”
作为进军移动互联网的破冰利器,航旅纵横是中航信首次尝试从B2B领域跨足B2C,开始面向个人用户。此举意味着“中航信”这一品牌将为更多人们所熟知,其社会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将得到有效放大。同时,中航信从机制和理念上也需要为此作出一系列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建立起针对移动业务部门的快速决策机制和反馈机制。
B2B和B2C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个人用户是用脚投票的,与中航信不存在商务契约的关系,软件不好用,用户立马走人。为此领导在业务决策上给予我们充分的授权,只要用户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尝试,这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小步快跑的状态。例如跟百度云搜索的合作,从谈判到上线只有几天时间,百度方面的人都被这个效率震惊了。”薄满辉说道。
在“剩者为王”的移动互联网市场,航旅纵横并没有急于盈利。薄满辉坚信:“只要这个产品对用户有价值,未来这种价值就一定会有变现的渠道。”
本报记者 别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