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Windows XP推出后得到用户的一致叫好,和Windows Vista遭到的一片骂声不同,Windows 8(下文简称Win 8)在发布后用户阵营分为了两派:一边认为Win 8体验良好;而另一边则对其新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取消了“开始”按钮)嗤之以鼻。Win 8应该算是史上最具争议的微软桌面操作系统了。
这次,我拿到的是一台预装了Win 8的联想Yoga 13可变形超极本。作为体验者,我经历了一个从“Win 8黑”到“Win 8蜜”的过程。
“新的开始菜单用起来不太习惯啊,”这是我打开Win 8后的第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在最初使用的半个月中是一直存在。作为一个软件爱好者,当时我实在无法接受Metro设计的界面:用户可配置的内容太少,失败;主界面明明文字加图标就很清晰了,非要用一个个色块(或者称“瓷砖”)显示,占用屏幕空间,失败;所有应用都要全屏显示,任务切换太麻烦,失败……
总而言之,由于受到以往使用习惯左右,我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Win 8的。不过在使用了近一个月后,我对Win 8的Metro界面有了新的认识。
我是用的联想Yoga13超极本具有可360度旋转的屏幕,可以将整个超极本翻转成一个倒V字型,这样打开Metro界面,我可以从实时更新的每个色块中了解到即时的新闻、邮件、股票行情信息。点击“资讯”应用,打开的界面非常清爽,没有广告、没有Banner,也无需从一堆密密麻麻的文字链中瞪着眼睛寻找新闻。这个应用犹如一本杂志,已经通过编辑筛选将重点新闻的标题、导读以大字号显示了出来。
实际上,经过一段时间熟悉后,我感觉每个Metro界面里的应用都如同“资讯”一样,明快而且简明扼要。使用这些应用,无需学习,不用配置,上手即会,就好像打开电视机收看节目一样。轻松使用,这同传统Windows在层层目录中翻找的感觉完全不同。
有评测文章曾经对比了Windows 7与Win 8的开机速度,Win 8在这方面大获全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Windows XP时代,发烧友们拼命的更新硬件驱动、调整注册表,为的就是让开机界面的滚动条少“走”几圈,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如今,在配以固态硬盘和Win 8操作系统的Yoga身上,这种比拼已经不可能完成了。得益于英特尔的RAID和AHCI控制器,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Intel Rapid Storage Technology)将曾经神话般的5秒开机付诸于事实。而且,即使我在BIOS中关闭了这一技术,开机时间也并没有增加多少。进入Win 8桌面后,系统还会提醒用户,电脑是支持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的,希望用户能够开启。
小到画图,大到IE,一直以来微软内置在Windows里面的应用功能都乏善可陈。不过,这种看法却不适用于Win 8所集成的Windows Defender杀毒软件和微软拼音输入法。坦白地说,这两个应有在功能上同第三方程序还有一些差距,比如沙盒、换肤等。但是,单纯从使用体验上来说,二者已经完全够用了。而且由于与系统集成,这些应用并不会占用系统更多资源。Win 8普通用户完全可以从此抛弃这两类第三方应用。
总而言之,我认为,Win 8为终端消费者带来了更为舒适的体验。通过Metro界面,用户可以更多地去关心应用内容,而不是如何操作电脑。
不过,由于微软并不可能让用户放弃原有操作方式,因此“一个操作系统,两种操作方式”使得Win 8在使用上有些割裂。微软也在逐渐开始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以将用户的使用习惯全面导向Metro风格。
我相信,微软在下好大一盘棋,Win 8就是一枚“当头炮”。
本报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