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选大学校长实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学校长,公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4-18 09:02
2013年3月,夜幕下的北京,两会代表委员驻地饭店门口,门卫严密防守。刚下会的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身着运动服出现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面前。
他就是教育部首次公开选拔出来的大学校长。从2012年4月任职至今,刘益春在这一年里扎扎实实搞改革,一步步践行着他当初在竞职演讲现场做出的承诺。
公选校长的成功,也让他首次担任了吉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虽然是首次参加“两会”,他带的议案却并不像个新手。
“我带来好几个议案,一个是关于教师教育培养的问题,一个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全国现在每年有60~70万的师范毕业生,真正的需求量仅为25万,师范生过剩,但到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师又很少,这个矛盾怎么解决?我提的意见是,2007年教育部在部属师范大学搞的免费师范生教育具有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实践证明,确保招生培养与农村教师岗位需求有效衔接,是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能够取得实效的关键。上个世纪曾经实行的三级师范教育之所以很有实效,正是由于各级师范教育与各层面教师岗位需求衔接很好。所以,我建议在部分地方师范大学或师范学院中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根据各省实际情况,按需培养农村义务教育师资。可探索实行公费培养、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多种免费方式。另外,要想让老师下到农村,还得给他足够多的待遇……”刘益春滔滔不绝。
破冰之举
教育部在2011年12月发出公开选拔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西南财经大学校长的公告。这是教育部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
“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具体举措。教育部党组确定在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开展公开选拔校长试点工作,为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积累经验。”教育部公开选拔工作办公室主任、人事司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校长的办学理念、发展眼光、思维模式和能力素质对于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大学校长,可以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发现优秀人才、选择优秀人才,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好中选优’,为推动高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自2002年以来,教育部已先后在20余所直属高校进行了副校长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工作,为公开选拔校长工作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首次公选高校校长的通知发出后,公选办公室结合高校实际以及校长岗位要求研究制定了《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试点工作方案》,对直属高校副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经验做了总结,借鉴了境外部分大学遴选校长的经验以及有关地方公选省属高校校长以及中组部、国资委公选央企高管的做法,制定了报名、职业素养综合评估、面试、组织考察、决定任职人选5个阶段的配套办法。
为了体现职位所在高校特色,教育部在报名条件中明确“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师范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财经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舆论将公选大学校长视为中国高校人才选拔的破冰之举,而刘益春也成为了首批公选出来的两位校长的其中一位。
层层把关
教育部通知发出后,刘益春就被东北师范大学以组织的名义推举为候选人。
“我听到公选消息后有些困惑。因为在这之前,学校不论是老师还是领导,大家都认为我可能做这个校长,突然又说公选,人们就疑惑是不是你有问题了,是不是组织不信任你?”刘益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虽然困惑,但他并没有拒绝报名,按照教育部公开选拔大学校长的工作方案报名以后,教育部公开选拔直属高校校长工作办公室就开始资格审查。遴选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开始对报名人员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评估,每个职位遴选出3~5名面试人选。东北师范大学最后确定3名候选人准备下一轮面试。
刘益春轻松过了第一关。
“开始准备演讲稿的时候我感觉压力非常大,如果自己提不出一个很好的治校理念,找不到解决目前高校发展困境的问题,恐怕大家不会接受我当校长。”刘益春说。
第二关就是最关键性的面试环节。教育部的方案中面试采用竞职演讲、考官提问和民意测验的方式进行。面试设在职位所在高校,学校干部师生代表全程旁听并进行民意测验,以投票方式推荐2~3名心目中合适的校长人选。面试结束后,遴选委员会主任、副主任集体与每位面试者进行面谈。
据刘益春回忆,这个庞大的评审机构人员组成很全面。教育部副部长、人事司司长、中央组织部的工作人员、吉林省委组织部的负责人、还有一些名校的老校长如中山大学的老校长黄达人、老党委书记李延宝、北京师范大学前任校长钟秉林等,还有东北师范大学的400名师生代表。
3名候选人只有刘益春来自东北师范大学本校,其余两位都来自外校。
刘益春抓住了自己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这个最大优势,在演讲稿中说:“我对东北师大的历史、现状包括未来的发展,在我做8年副校长的期间就做了很多思考。”
“我对学校的历史比较清楚,对学校的定位比较清楚,当时我们提出来要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我知道学校的现状和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目标差距是什么,造成这些差距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年轻教师队伍的建设。东北师大教师队伍的发展靠大批引进不现实,靠现有老教师的发展潜能也很有限,要想未来发展上台阶,必须把现在的年轻人发展好,所以我就提出重点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刘益春说。
既有国内大学又有国外大学的学习经验,不仅有大学治理经验,还在科学院系统专门做过研究,这些经验都给刘益春的竞职加了分。他在演讲中将自己的大学治校理念概括为“坚守大学本质,突出大学功能,强化内涵发展,重在提升质量。”
“一流大学的治校理念肯定不是行政单位的管理理念,我觉得‘去行政化’不是没有管理,而是用什么方式管理。坚守大学本质,为什么用‘坚守’二字?大学本身就是一个追求学术的地方,做学术的人就是学者,学者做研究是有规律的,管理这些人就要按照这个规律去管理。”刘益春说。
演讲结束后是遴选委员会的提问时间,中山大学老党委书记李延宝提问:“我到基础教育一线去,和很多中学校长做过交流,我感到一个大学的理念对学生影响很大,你怎么看师范大学的理念?”
刘益春以“尊重教育”作答,“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能够尊重他的选择,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他的人格人性。‘尊重’作为师范大学的理念太重要了,学生得到这么多的尊重,当了老师之后也会尊重自己的学生。我们试图让学生辐射我们的尊重理念,一个学校的文化和理念影响就大了。”
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抛来敏感问题:“你科研做得很好,做了校长以后怎么处理业务和管理的关系?你认为大学校长还要不要做学问呢?”
刘益春认为:“在大学做校长,有条件还是要做些研究。在现有体制下,一所大学校长怎么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尊重你?一方面管理要好,另一方面就是大家认为你学术做得不错。管理与学术可以相互促进,大学是一个研究学术的地方,不做学术就不了解学术,时间长了会脱离这个群体,而你又要管理这个群体,如此效果未必好。”
刘益春在面试环节中做了很多承诺,“和完全由教育部任命相比,以前是组织对你信任、你对组织负责,但你对师生没有承诺,你就感受不到这种压力。公选的话,我既要对教育部负责,又要对我的老师和学生负责。”
面试环节结束后,教育部接下来进行差额考察。每个职位由遴选委员会主任、副主任按1:2的比例集体研究提出考察人选,实行差额考察。由公选办公室组成考察组到考察对象所在高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情况。
从2012年1月14日竞职结束到4月20日宣布任职,刘益春忐忑地等待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逐步践行承诺
任职之后,刘益春说自己立即着手实践竞职承诺。
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关键是让青年教师生活上有保障,事业上有空间。
东北师范大学哲学院教师罗兴刚2007年才来到东北师范大学任职,他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刘校长上任后,我个人感受就是津贴涨得很快,并且向年轻教师倾斜,一下子比以往平均增加了60%。”
像罗兴刚这种青年教师任职后就有科研经费,文科至少一万元,理科两三万元。如果能够被选为“东师青年学者”,则有10万元。学校还大力支持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出国。2012年学校还启动了“双十项目”,即在文科和理科各遴选出10个项目,学校给予重点资助,文科资助260万元,理科资助1000万元,其中大多数项目的负责人都是青年学术骨干。“这对青年教师的帮助很大,生活稳定让我们能静下心来搞科研,学校给我们发展空间,让我们有主动工作的积极性。”罗兴刚说。
东北师范大学自2012年刘益春校长上任后开启了一个“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除了一系列的奖励制度在逐渐落地以外,汇聚优势资源,整合学科团队,探索学部制改革,也是计划中比较重要的内容。
“我们学校从学科专业上来讲,教育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都比较强,学校建立一个高于学院的学部,把相关学科和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包括各个研究所的分散资源。2012年5月教育学部首先成立,我所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部2013年开学初也组建起来了。”罗兴刚介绍。
刘益春还对教授委员会制度进行了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自2000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教授委员会制度,实行“党委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治学”。“学校好多事情都是专门委员会决定的,实行行政权和学术权的相对分离。”刘益春介绍,“每个学院有一个教授委员会,评职称、引进人才、队伍建设等一些重要事情都由教授委员会决策,不是咨询而是决策。但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规定是,只要这个教授聘期评价合格,就可以一直在教授委员会里干到57岁退下去为止。”
为了腾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也为了保持教授委员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刘益春上任后将教授委员会的终身制改成了轮换制。“三年一届。可以连续做两届,两届之后不论你做得好或不好必须退出,退出以后如果学院老师们还非常信任你,至少空一届之后还可以当选,教授委员会教授每次至少换掉三分之一。”刘益春说。
打破终身制,阻力自然不小,有的老教授直接甩话:“能找到比我好的我现在就退出!”刘益春只能“以理服人”,跟老教授平心静气地谈机会向年轻教师倾斜的道理,逐渐完成这次动作不小的改革。2012年下半年,轮换制度文件正式下发。
考核机制也在变。东北师范大学的学院实行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教授委员会来考核学院行政班子,学院行政班子来考核老师们,老师们投票考核教授委员会,“这是一个制约关系,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学校都有硬性考核指标。”刘益春说。
“公选的阻力会越来越小”
在刘益春面试环节中那400位师生代表中,罗兴刚也在场。他见证了刘益春从做出承诺到逐步实现改革的全过程,“刘校长做了8年副校长,对东北师大的实际很清楚,和外面来的校长相比,改革也更能因地制宜。他做事简洁,视野开阔。”罗兴刚说。
“现在改革正处于瓶颈状态,打破瓶颈就得在思想和人才上有储备,教育是根本,如果把公选做好,高校整个会发展得更健康。”罗兴刚说。
首次公开选拔大学校长实验成功后,教育部在总结中认为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采用海内外公开选拔,率先采用行家遴选,率先采用面谈形式。2013年开启第二轮公开选拔大学校长之前,刘益春在教育部座谈会上发言建议缩短公选操作周期,后来第二轮选拔到任职从三个月缩短到了两个月。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中国药科大学校长来茂德这三位第二轮公选校长近日履新。
第二轮公选大学校长条件中减去了去年“东北师范大学校长还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师范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校长还应熟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财经教育办学特点和规律”这样的具体规定,在刘益春看来,“首次试点公选大学校长可能更注重稳妥,实验成功后,第二轮去掉这样的规定,是想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选拔。”
而刚刚颁布的《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也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扩大公开选拔校长试点。
刘益春说:“公选校长的阻力会越来越小,一开始做,程序设计都非常严谨,肯定会有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大部分人会逐渐接受。公选最重要的是师生对你的认同,选出来你就得对选民们负责,这和人大代表是一样的。”
公选校长让刘益春在长春变成了名人,除了提名人大代表以外,他的公选被当地媒体和政府重点关注。上任后他积极加强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促成了《教育部、吉林省继续共建东北师范大学的协议》的签署,根据协议,吉林省政府加大了对东北师范大学的支持力度。
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相比于世界一流大学的掌门人,我国大学掌门人缺乏的是募捐的意愿和能力。国外同行校长花费近乎2/3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筹资,我们的校长书记却没有做到。国外同行校长都会在任期内提出巨大的筹资目标,而我们的校长书记虽然有筹资的思想,但却没有目标的具体要求。其结果,国外高校具备相当水平的财政自主能力,我们的大学则有很强的政府财政依赖性。”公选大学校长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校长的筹资能力,能够为切实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给予实际帮助。
马上就要开启履职第二年的考验,对于2013年的重点工作,刘益春早有计划:“还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主题上来。要深化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各类人员的评价体系。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会刺激所有人的发展,让表现好的更有机会,让表现不好的也知道努力。”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张静|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