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水危机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水资源,昆明,滇中引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4-23 13:31
3月11日一大早,昆明市政府分管水务的副市长王道兴,带着市里一群水务官员,匆匆赶往百余公里之外的市北深山区。
他又出去“找水”了。
此前一天,这位副市长检查辖区引水工程新麦冲隧洞的场面,刚刚在媒体上出现过。
“这次他们是去考察几个泉水点,那里每天有几万方的水量,想把这些水收集到自来水公司,作为主城供水水源。”
3月11日当天,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昆明分局高级工程师崔松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该局参与了此次找水。
事实上,相对于昆明每天95万立方米的正常供水量,这点水源不过杯水车薪,但眼下旱情丝毫不见好转,昆明市政府不得不先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现在松华坝、云龙、清水海水库存水,加在一起仅1亿多方,如果继续按每天95万方的量供应,到7月中旬前后就没有了。”崔松云说。
松华坝、云龙、清水海3座水库,是保障昆明供水的主力水库,随着存水日益见底,政府从3月1日起实施了减量供水。此次外出找水,是开源补水的临时举措。
即便为了应急,昆明也要支付昂贵代价。王道兴考察翌日,当地媒体披露,政府拟立即在上述水源点修建引水工程,工程投资达1200万元左右,预计两个月后正式供水。
在昆明,这种千万元级的引水投资,只不过是一剂“药引子”,与之相呼应,当时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云南团正极力游说,争取北京对一项投资规模近700亿元、号称“能真正解决昆明缺水”的引水工程放行。
缺水、减供、找水喝
3月1日起,昆明开始实施减量保时段供水,从原先每天供水约95万立方米,压减10万立方米。进入4月以后,压减量还会进一步提高到15万立方米。
“缺水半年多来,一些小区水上不去,城中心端仕街、庆云街,很多住户都在装加压泵,这让卖泵的发了一笔财。”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范亦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到处装泵的情形加剧了城里缺水的紧张局势,但目前主城供水仍有保障。
现时缺水以主城之外区域为甚。
崔松云说,昆明市政府前些年曾号召每村一个坝塘,每户几个水窖,全市曾建成数十万此类蓄水设施,形成区县乡镇供水的一道安全阀。
“一户人家挖一个面积几平方米的水池,下雨时集水,缺水时再放出来用,农村条件简陋,只能加点生石灰、漂白粉消毒,水质并不好。但现在连这种水都没有了,全靠消防送水车供水。”
危机还在后面。据水文气象部门依水库来水量分析,预测7月中旬昆明将形成供水缺口。这意味着,此间如无有效措施筹集水源,一入7月,昆明或难避免“断水”局面。
短期内,昆明无论要缓解旱情,还是向水库补给水源,都有赖于汛期正常抵临。以往昆明在5月20日前后进入汛期,但崔松云说,即使今年正常入汛,因前期干旱,土壤墒情严重,首轮降雨肯定“填窟窿去了”,形不成地表径流,水库还是没水。
“政府现在非常担心不能正常入汛。”崔说,正是基于这种担心,昆明才果断推出减量供水措施,并开始寻找临时水源,“通过减量和开源,就算汛期不正常,今年供水也基本可以保证。”
在力求寻找清洁水源的同时,因严重污染已于10多年前被叫停饮用的滇池水,再度进入昆明人的视野。
此次,隶属云南省政府某部门研究机构的滇池研究专家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政府早就宣布不用滇池水,但实际每天仍有20万到30万立方米的水被抽上来,这部分水经净化后,并入了城市供水管网。
崔松云的说法与此相左。他表示,去年到今年,确有不少专家提出重新启用滇池水,但直到现在并未启用,其中一个原因是滇池水处理成本太高,“1方水得二三十元”。
3月20日,昆明市水务局回复《瞭望东方周刊》:“滇池目前尚未供水,提供主城供水的仍以7库1站为主。”
地下采空与靠天吃饭
昆明今春缺水的直接原因,归于云南省持续4年的干旱。
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昆明4年年均降水量分别为621、836、591和771毫米,与正常年份的924毫米相比,合计几近减少1年降水量。
2010年,云南甚至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刚刚过去的2012年,全省旱情严重时,一度有120条中小河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
勉强挺过2012年,迎头却碰上今春连旱。2月底,云南省水利厅发布一组数据显示,云南全省有60. 4万人、33. 5万头大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
云南屡遇大旱,昆明必是重灾区,这与昆明独特的地理地形相关。
从地图上看,位于滇中盆地的昆明为江河所环绕:其北部自西向东有金沙江横贯,西南有红河斜流,东部则是自北南流的珠江正源——南盘江。
昆明腹地更有“五百里滇池”,为全国第六大淡水湖。以滇池为归依,以35条入湖江河为水网,在昆明境内形成面积达2920平方公里的滇池流域。
流域内山环水绕,使昆明有“春城”、“花城”之誉,博得外界南国水乡的印象。
事实上,昆明恰巧处于金沙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上。也就是说,3条大江被海拔约2000米的昆明高原两两隔开,三江径自奔流,就好比画在昆明外围的3条边线,几无一条能润泽滇池流域,更不能为昆明提供源头活水。
地形使然,昆明水资源只好依靠大气循环降雨,待雨水汇成地表径流,被滇池流域的库塘水坝、天然湖泊、人工水窖拦蓄储存,才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供水水源。
地上“靠天吃饭”,地下水源补给通道却近于阻塞。据范亦农透露,目前昆明地下几十米甚至近百米的含水层已经抽空,原因一是累年超采,二是城市飞速发展带来钢筋混凝土层急速扩张,阻断了地表水及时向地下回补。
“上世纪80年代,昆明许多小街小巷,院子里随便一锄头下去,挖20公分就有水,洗衣服洗菜全在那了,现在下面全是干的。”范亦农还注意到,这一情况已导致昆明城市道路变形,“以前柏油路铺一次管四五年,现在一年两年就要换。”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方绍东,测算滇池流域多年(1956~200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812亿立方米,2006年,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已低至278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1%,地下水开采程度也超出允许开采量的1818%。
《昆明日报》去年公布一组数据显示:昆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132立方米,约为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 5,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 2 。昆明因此成为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其状况不及北方城市京、津、唐。
30年“引水济昆”路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科院一个综合考察队来昆明考察后,向市政府作了报告,说昆明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不适合朝大城市方向发展,因此当时云南出现了省会迁址的动议。”范亦农告诉本刊记者。
但云南全省94%为山地,平地仅占6%,昆明之外,难觅一块像样坝区,“虽曾选过几个城市,比如陆良,最后论证来论证去,还是昆明好。”
座定昆明之后,30年来,裹挟在中国蓬勃向前的城市化、工业化浪潮中,这座西南边陲省会城市的生存逻辑变得简单而固执——“引水济昆”。
盘龙江上游兴建千年的松华坝水库,历来是昆明的供水心脏。1988年至1995年,昆明扩建加固松华坝,使水库设计库容从之前的7000万立方米提高到2. 19亿立方米,蓄水库容从6000万立方米提高到1. 05亿立方米。
1996年起,昆明开始实施著名的“2258工程”,即用两年时间,2亿元投资,从昆明郊区每年调水5000万立方米,解决城区80万人饮水问题。
两年后的8月,“2258工程”见效,宝象河、沙朗河、柴河、大河等河流水源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引入昆明。
其时媒体报道说,“昆明告别了饮用水主要靠松华坝水库供给、滇池水补给不足的历史,昆明城市日供水能力从徘徊了多年的60余万立方米,一跃达到了日供水最高可达 80余万立方米的水平”。
“2258工程”只不过解了燃眉之急。1999年12月19日,投资近40亿元人民币的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又开工了。
当掌鸠河工程在2001年10月28日成功截流时,《云南日报》报道,该工程“每年将向昆明自流调水超过两个松华坝水库供水量,形成新增日供水60万吨,能满足昆明市未来20年城市供水需要”,“578万昆明人民也即将告别缺水”。
2007年3月24日,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引水项目——昆明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试通水。通水仪式上,时任云南省长、现任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掬一捧自来水当场饮下,意味着昆明供水自此进入云龙水库时代(云龙水库系掌鸠河引供水系统的水源性工程)。
不过,相对于掌鸠河截流时的公开表述,此时官方口风悄悄改变,“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昆明提供2. 5亿立方米优质水,可基本满足近期昆明用水需要”。
口风转变有潜台词。7个月后,2007年10月29日,又一个巨型“引水济昆”工程开工。该工程取昆明寻甸县清水海作水源,项目一期投资规模18. 63亿元,二期已于2009年底开工,投资规模22亿元。
前文所述昆明副市长王道兴于今年3月9日检查的新麦冲隧洞,正是清水海项目的攻坚工程。
新麦冲隧洞于3月1日修通,清水海项目则于去年应急通水。目前清水海库容超过云龙水库,每天向昆明供水25万立方米,昆明被视为进入清水海供水时代。
然而,清水海也根治不了昆明的“缺水”病。昆明、云南两级政府将继续酝酿更大规模的引水工程。
“引水济昆”另一面
大规模如清水海、掌鸠河、“2258”及松华坝水库工程,小规模如王道兴3月11日考察后部署的千万元级应急工程,30年来,昆明仍然走在“引水济昆”之路上,难以歇脚。
昆明的经济体量在几年前已占到云南全省的三成。现在,如果把30年中昆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与水资源消减纳入考量,相形之下,地方政府“引水济昆”的逻辑就呈现出复杂面目。
公开资料显示,近10年来,昆明市常住人口以每年6万多的规模增长。这直接导致用水量增加,2008年到2011年的4年间,昆明每年用水量均以同比20%以上的速度增长。
方绍东在他的《昆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水资源演变分析》论文中,依据有关数据测算,2001年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为465立方米,2006年这一数量减少近半,降至227立方米。
另一项测算结果显示,同期昆明生活、生产用水的5年增长率分别为- 20. 5%、6. 7%,但以绿化等城市生态用水为主的“其他用水”,5年增长率为418. 5%。
在人均水资源量减少、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生活用水总量呈现负增长,表明昆明市民为节水“勒紧了裤腰带”。
而城市扩大、产业扩张,工业、绿化用水激增的势头,却未看出逆转可能,这一趋势,体现在6. 7%及418. 5%两项数据上。
“明明昆明缺雨少水,非要把人往这里集中,说这是城镇化、工业化,然后再跑出去漫山遍野给大家找水喝,说这是‘引水济昆’,是民生工程。”要求匿名的云南某高校水资源专家说。
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3年公开的一份资料上指出,昆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大,加重了(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压力,致水体受到污染,滇池面临着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双重困境”。
这是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给昆明捅出的又一个水务黑洞。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松华坝水库扩容前,迫于缺水压力,昆明启用滇池水,滇池水用量最高的年份占到昆明市供水的40%左右。
这头从滇池抽水,那头数十条入湖河道又被排入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据上述环保总局资料,“2000年进入滇池的污水总量为2. 4亿立方米,其中城镇生活污水1. 8亿立方米,约占污水总量的75%。”
2000年前后,昆明不得不停止饮用滇池水,同时期,滇池污染也已进入中央高层视线。“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务院将滇池纳入“三河三湖”重点污染治理范围。
3个五年计划中,各级投入治理滇池的费用达数百亿元。媒体最近披露,昆明市政府每年对滇池污染治理的投入,接近当年财政支出的近1/ 3。
2008年,昆明启动了旨在治理滇池污染的“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目前工程进入最后冲剌阶段,预计通水后每年可为滇池提供约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
云南水利厅按2010年四季度价格水平计算,该工程静态总投资为83亿元,工程总投资为87亿元。
云南官方对这项工程十分重视,“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重点工程,是解决滇池生态用水问题、为现代新昆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水资源保障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此次,《瞭望东方周刊》希望昆明市水务局能提供自上世纪80年代松华坝水库改扩建以来,截至目前的昆明水利投资数据,并列项为“工程名称、投资金额、资金来源、移民情况、供水情况、投资效益分析”,水务局告知“工程情况属于涉密信息”,未予提供。
扩城反对派
昆明在2002年5月底召开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正式提出以滇池为中心,围绕“一湖四片”和“一湖四环”的发展思路,计划到2020年把昆明建成“东方日内瓦”。
这是一个体量庞大的扩城计划,“届时,昆明主城区将从现在的180平方公里扩展到460平方公里,人口由245万发展到450万。”
“日内瓦的人口是多少?当时才20万左右,你现在提出500万人,怎么建日内瓦?”于小刚是专注水资源保护的昆明本土环保人士,他告诉本刊记者,2002年时,他在报纸上质疑过政府的扩张计划,“干嘛非用人海战术来发展,给自己搞出那么多麻烦,人口翻倍,水资源肯定不够。”
于小刚的声音在当时只是一粒星火,他的质疑并未引起注意。2011年中,昆明市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总人口已达726. 3万,常住人口643. 2万。
于小刚之后,2008年,昆明一群老水利专家在“昆明生态城市建设与水资源水环境论坛”后,向政府提交了《专家报告》。
这份报告建议“要控制人口急剧增长,从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力出发,控制昆明主城发展规模”,并着眼于未来50年,提出了3项发展量化指标,即昆明人口自然增加率零增长,资源消耗率零增长,生态环境退化速率零增长。
“我们说的是适当控制,这个话已经说得比较圆滑了,但报告提交给政府后石沉大海。”参与报告撰写的一位老专家对本刊记者说。
昆明人对这座城市常年缺水的反思,并未就此停止。2013年3月12日起,当来自云南的人大代表们在北京全国两会上呼吁中央关注云南水资源问题时,《昆明日报》开始推出《四年连旱沉思录》。
《沉思录》首篇恰逢“3·12”植树节,主题定为“连旱之下我们究竟该如何植树”。
《沉思录》之二开篇即说:“4年连旱,对于用水最困难的山区农村群众来说,政府在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加紧修建更多小水窖,社会在动员一切力量为他们送去更多爱心水,这些还不够,他们必须调动全部能量,用生存本能迸发出顽强的抗旱基因。”
《沉思录》之三关注了连旱之下昆明蔬菜产量的逆势上扬,并认为“这对于每一个为昆明如何有效抗旱节水而苦苦思考的人来说,都是一条可喜的消息”。
到3月15日推出《沉思录》之四时,风向突变。由一位女记者执笔的这篇头条新闻,以“躲在城镇化背后的水资源压力”为主标题,直指昆明“新增城市人口,新造用水缺口”的水务真相,并着重阐述了“任由主城区‘摊大饼’式无序扩张,难免会出现人口严重膨胀,水、土地、粮食等资源‘超载’的现象”。
近700亿元“滇中引水”
与地方党委机关报的反思旨趣不同,作为地方政府水务职能部门,此次昆明市水务局向本刊展望“十二五”工作规划时,拿出的是一长串水库建设清单。
“‘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新建10件中型和31件小(一)型水库。近期按照水利部下发的《关于做好小型水库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新增25件小(一)型水库。目前已开工2件中型和15件小(一)型水库。今年计划再开工2件中型、7件小(一)型水库,其余的6件中型和34件小(一)型水库争取在2014年~2015年开工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上,云南团全力推动《关于加强云南省抗灾能力建设的建议》案,该案第二条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帮助推动滇中引水前期工作,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云南向中央争取的“滇中引水”工程,总投资估算一度为680亿元,建设工期10年,并声称能够真正解决以昆明为龙头的整个滇中城市群缺水窘况。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康正、周范才|昆明、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