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奇特的“抽奖”情结

  最近,我在微信里做了个实验:上传了自己家里7盆花的照片,但其中只有一盆是真鲜花——谁猜对了就有找我领奖的机会:最高的一等奖为“苹果牌笔记本”。

  没想到这样一试,平常很少关注我微信的一些朋友居然也踊跃参与进来。当然,所谓的“苹果牌笔记本”只是一只苹果、一副牌和一本笔记本。

  我在中国工作了十几年,对中国人的“抽奖”情结特别有感触。各家公司的年会都会设立抽奖环节,作为对辛苦一年的员工的回报和奖励。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细想一下是有问题的——比如公司奖励的应该是这一年中作出较大贡献或付出了特别辛勤劳动的员工,但在抽奖中,被抽到的人往往并非上述人士,甚至可能是将要被淘汰或辞职的员工。

  在日本一般不会采用这样的做法。老板会私下发给优秀员工与众不同的奖励和奖金,在公司的年会上更会大张旗鼓地加以表彰,以给其他员工、特别是平时不够努力的员工以“刺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这样的方法,是不是避免了侥幸,更“公平”一些。

  在中国流行的另一种活动是会议抽奖,在广告行业尤其普遍。几乎媒体或媒体广告承包商每次召集开会前,都会或多或少“暗示”抽奖奖品的种类,以鼓励大家参会。

  我对此非常反感,因为这样不但会分散与会者的注意力,而且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不劳而获”的反面教材。有些人本来因为工作忙等原因不能出席会议,但一听说有大奖可抽,就想去碰碰运气——他们根本不在乎会议的内容,抽完奖马上走人。为了避免会议开到一半人没了的尴尬局面,不少会议的主办方只能“故意”把抽奖放在后半场,真可谓用心良苦。

  还有一种我最难以理解的抽奖方式,是最近比较流行的“婚礼抽奖”。我觉得抽奖不但破坏了婚礼神圣、庄重、纯洁的气氛,其实也得不到获奖人的感谢之情——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自己送红包的回报,理所应当。

  有些客人抽不到奖不开心,喝了酒后甚至还要骂人,让本该神圣的婚礼变成了一场闹剧。还听说有个别新人为了在婚礼上展示自己的“实力”,故意设置重奖,然后与预先安排好的中奖人事先说好,只是婚礼上展示之用,奖品盒子里其实没有装东西——如此吃力不讨好的做法,真的值得吗?

  最让我觉得不安的是,在中国的“抽奖”中,大家期盼的是真金白银,而且互相攀比。长此以往,可能会变相鼓励整个社会越来越向“钱”看。

  同样是“抽奖”,我在日本曾经抽到过献血一次和社会义务劳动一天的“倒霉奖”。但是,当你献完血、为社会劳动之后,会觉得有一种甜滋滋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远比抽到值钱的奖品要踏实得多,也快乐得多。

  文|关田刚司(日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