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打出安全牌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英特尔
  • 发布时间:2013-06-07 14:34

  “告别旧时代的电脑体验”,如超级本广告词一样,英特尔在5月16日,告别了旧时代的CEO。

  在颇为棘手的巨人转型之下,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退休了,继任者可谓任重道远。最终,一如既往地拒绝空降,英特尔从内部选出COO布莱恩·科再奇(BrianKrzanich)为新任CEO。一场抉择之下,董事会打出了安全牌。

  这似乎并不够振奋人心,这会是一位颠覆PC商业逻辑,重塑移动产业的人物吗?在过去30年中,科再奇在英特尔的履历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不在移动芯片,而是对制造和供应链的改革经验。

  PC时代,英特尔赖以生存的生态链上,聚集着全球100多个国家1万多家供应商,包括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服务。移动互联时代,60%的产品应用转移到PC之外,更需要一条高效运转的供应链,集结这些覆盖全球的制造大军。也许,正是科再奇被选中的原因。

  其实,在英特尔以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二合一等产品改写PC时,从传统OEM中反馈的声音是信心不足、甚至是颇为痛苦的。对于传统生产线,这是一次彻底的改造,同样,转型移动互联领域,在SOC架构下的晶圆生产线,如何消解各方分歧,势必将考验作为供应链专家的新CEO。

  科再奇受到的赞誉中,包括以开放的态度和方式解决问题,将元器件生产时间缩短一半,从接收订单到出货的时间也减少一半。

  可见,未来英特尔的改革似乎不必是大刀破斧的,但是,英特尔对新产业链的响应速度以及引领合作伙伴的前景却值得期待。

  进攻利润高地

  一场自上而下的变化,才刚刚上演;在中国,作为战略转型的缩影,英特尔也有一些微妙变化。

  与以往不同,今年IDF传递出不同的信号。英特尔在中国似乎不再强调以芯片硬件发布为主角,取而代之的战略关键词中,包括智能生活、智能医疗、智能交通和智能教育。

  最为明显的是,2013年英特尔中国将战略定位在助力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上。其中,暗含一条商业路径是:信息化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未来,这些技术和产品将更大程度服务于“四化”,比如,在创新性经济的探索中,抓住传统产业升级机会,搭上中国智慧城市这班车。为此,英特尔已经将千万元投入全球首个云计算创新中心的一期工程。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对《英才》记者称:英特尔并不是要转型成为IT服务商,拔高战略不是做秀,而是产业正在转型。如果不关注国策,不能在政府投入的领域中找到发展机遇,就真的没有发展机会了。

  回顾英特尔进入中国28年历程,在PC普及期,它无疑是最抢眼的冲浪者;可是,今天智能终端已经发生巨变。对比之下,PC出货量在全球每年4亿—5亿,在中国,仅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即可达4亿以上。产品形态的变化,与规模化上量的速度一样惊人。不过,英特尔并没有自己做智能手机,而是寄望将“计算”这一核心竞争力,释放于无处不在的移动应用之中。从利润空间上看,服务器芯片和手机芯片无法相提并论,在云计算、物联网乃至智慧城市的驱动之下,英特尔势必要向利润高地发起进攻。

  “不同产品形态的利润空间并不一样。在量与利润上,永远要平衡,最后厂商都会落实到产品形态上。”杨叙解读称:战略的核心是嵌入式计算无处不在,计算在移动,英特尔原来为PC提供计算能力,未来是为智能手机等端到端的各种应用提供计算能力。

  加速移动

  事实上,在应对手机3D游戏、高清视频播放等应用上,外界很少怀疑英特尔移动芯片的计算能力,但是在与ARM架构对比之下,其功耗却常遭诟病。

  对此,英特尔产品架构事业部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对《英才》记者称:独立第三方做出的功耗评估并不差。他指出,业界对于英特尔的功耗有一些误解。其实,Medfield手机芯片推出的时候,英特尔通过摩托罗拉Razr i这样的机型,证明了自己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功耗水平。相比单纯的功耗和性能数据的对比,“每瓦性能比”(Performance perwatt),即“每瓦功耗所产生的性能”这一概念能够更好地衡量CPU的表现。与竞争对手相比,英特尔智能手机平台能够提供最具竞争力的“每瓦性能比”。

  作为智能手机的新进入者,大方向已经明确,英特尔似乎需要的只是与时间赛跑。在计算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必须尽快转化成为移动领域的竞争力。

  目前,在制程技术上,英特尔正在尽快将PC工艺优势转化至22纳米移动制程领域,2014年,目标则是转向14纳米。对于迈克菲和英飞凌的收购,也正在强化对智能手机的安全性防护,并且,充实了英特尔在LTE上的竞争力。当然,将Intel Inside植入移动终端,还有PC时代始晶圆工厂的制造能力可以倚赖。

  在智能手机领域,从2012年初真正进入这一市场后,基于英特尔第二代“Medfiled”凌动芯片,已有7款手机推出,获得了手机厂商的认可。不过,ARM在英特尔大举进军移动市场的同时,却以低功耗为卖点进入了英特尔占据90%份额的服务器市场。

  陈荣坤分析指出,细分移动终端市场的商业价值,50%在入门级产品,30%在高端,20%在终端,所以,除了主流市场,一定也要进入低端市场。当下,英特尔也正在加速竞逐低端移动市场,试图撼动ARM的大本营。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走“量”,在千元机市场,难免有一场厮杀。

  文|本刊记者 孙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