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何去何从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斯诺登,棱镜门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7-24 15:41
好莱坞经典谍战片中的情节和元素,在6月初以来不断发酵的“棱镜门”事件中得到了现实的演绎。前美国情报机构技术人员、29岁的爱德华.斯诺登,主动向媒体披露了美国政府“棱镜”监控计划,逃往香港。
据获得重要信息的英国《卫报》透露,斯诺登有着“舒适的生活”,年薪大约为20万美元,在夏威夷跟女友共同生活。他有稳定的职业,跟家人在一起。在这样的生活中,他却选择了向媒体揭秘。
“我愿意牺牲所有的一切,因为看到美国政府利用这种庞大监视体系来破坏隐私、网络自由和基本自由权利,让我的良心非常不安。”这个瘦瘦的年轻人说。
目前,斯诺登已经离开了之前藏身的香港酒店,《卫报》称,斯诺登已经转移到一个安全的藏身之所,但没有提供细节。
随着爆料的不断增多和世界各国公众的广泛争议,“棱镜门”事件远远超出了美国政府的想象,同时也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在了斯诺登未来的命运上。斯诺登今后何去何从,“棱镜门”事件下一步又将如何发展,成为现在的一大热点。
引渡?
围绕斯诺登的命运,现在谈论最多的一种可能性是“引渡”。所谓“引渡”,是一国政府应他国请求,将正处在自己领土管辖范围内,并且受到该请求国通缉或判刑的人,移交给该请求国进行审判和处罚的行为。引渡是否可行,取决于两国之间是否已签署引渡条约或协议。
美国方面当然急于将斯诺登引渡回国,美国司法当局透露,已经准备了对斯诺登的多项控罪。
美国国内多位国会议员都认为他的行为等同叛国,要求尽快把他拘捕,引渡回美国。民主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法因施泰因说:“我相信,所有部门正积极参与行动(寻找斯诺登)。”
如果斯诺登被引渡回美国,他将可能面临数十年的牢狱生涯,因为他公布了大量的机密信息。美国国家安全局现在已要求对泄密事件进行刑事调查,美国司法部称目前刑事侦查仍处于初步阶段。
斯诺登有权在香港逗留90天,目前仍余下两个多月期限,他也可申请延期,而香港特区政府有权拒绝。选择来到香港,斯诺登是做足了准备工作的。香港虽然按照“一国两制”实行高度自治,但香港主权属于中国,而中国和美国至今仍未缔结引渡条约或协议。
尽管在1996年,也即香港回归之前,香港和美国之间就已签署了《移交逃犯协议》,“引渡”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说法,香港地区与美国之间只能叫“移交”。自1998年生效至今仍有效,但该协议只适用于引渡至美国的中国籍人士,并不适用于斯诺登的情况。
而且,美国想要引渡斯诺登,需要列举出斯诺登触犯两地法律的罪行---这些罪名必须达到可以处一年以上监禁的程度。如果美国以叛国罪起诉斯诺登,而香港基本法中并没有国家安全法,根据罪刑法定原则,斯诺登的行为在香港是不构成犯罪的,因而也不构成引渡的要件。
但《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和香港地区的律师已锁定了数十项罪名,当中包括公开官方机密,这在美国和香港地区都属违法行为。
不过,找到了罪名并不一定代表可以移交。根据国际引渡协议中“政治犯不引渡原则”,如果香港法官认为斯诺登是因政治理由被美国通缉,那么他可能被庇护。香港方面还要审视表面证据是否成立等司法要素。此外,还要考虑人道主义因素,也就是协定中的“逃犯因年龄或健康关系而引致异常严重后果时,则被要求方的主管当局(就美国而言是指行政当局)可拒绝移交该逃犯”。
根据协议,香港执法部门可拘留斯诺登60天,让美国政府有足够时间准备引渡申请。但有美国司法人员表示,美司法部提出引渡请求前,必须先将斯诺登定罪,因此现在谈论引渡还太早。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还没有对打算如何处置斯诺登作任何表示,也没有表示能允许他在香港呆多久。
关于斯诺登能在多长时间内避免被引渡到美国,香港法律界有一些分歧。有的律师表示,如果他选择上法庭抗辩美国的引渡要求,那么在仍然使用西方法律体系的香港,引渡他的程序就可能长达数年。但他们预计斯诺登最终会败诉,被送回美国。
长期以来,寻求避难的人在香港拥有较少权利,很难获得庇护。根据香港法律,担心遭受酷刑的人或者在国外主要因政治原因而不是罪行被追究的人确实有望获得庇护。香港的一些学者认为,美国军方对待一等兵布拉德利.曼宁的方式是酷刑,曼宁被控对维基解密透露机密文件一事负责。
不过,曼宁被关押在军事监狱,受的也是军事法庭的审判,而斯诺登是一名平民,受制于针对平民的美国司法制度,这种制度没有受到类似的批评。
香港一些前法官和检察官说,香港的法院体系几乎总会同意美国的引渡请求。他们指出,在香港,对引渡案进行听证的是法官而不是陪审团。陪审团成员或许更容易因为斯诺登向公众舆论求助而受到影响。
引渡斯诺登的过程必将是复杂而冗长的。即便最终将斯诺登引渡回美国,在刑罚与人权的争议之间,美国政府也将备受诟病。
政治庇护?
除了引渡之外,斯诺登凭借“政治难民”的身份,寻求香港特区政府的庇护,也是可能性之一。但斯诺登是不是真的会这么做、香港政府能不能接受,都非常关键。
中国政府已加入了联合国1951年的《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该公约第三十三条,要求缔约国不得将难民送回可能因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但中国香港并没有加入此公约。因为香港特区政府认为香港繁荣,且签证制度又开放,如果放开这个口子,势必会有大量的难民涌入。
斯诺登不能向香港特区政府申请“难民”身份,从而被庇护。但他可以向联合国难民署申请。一旦被认定这个身份,香港特区政府也不会移交他,他可以被安排到承认“难民地位公约”的国家和地区。目前,斯诺登并未向香港相关部门提交难民身份的确认申请。
6月15日,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就斯诺登事件发表声明:在斯诺登先生一事上,当相关机制启动后,特区政府将按香港的法律和既定程序处理。同时,特区政府亦会跟进任何香港机构或香港人的私隐或其他权利被侵犯的事件。
对斯诺登来说,香港是一个有特别记忆的地方。据英国《每日邮报》披露,斯诺登事发前曾计划与女友米尔斯结婚,并曾一同来香港共度假期。曾给他们留下浪漫回忆的香港,如今成为了他的逃难地。
斯诺登家人的朋友说,斯诺登曾计划与美艳的钢管舞女郎米尔斯共度今生。去年,斯诺登带着米尔斯飞离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来到香港。当时他们的家人和朋友都猜测他们是赴香港成婚。
米尔斯和斯诺登自2009年在日本相遇后就住在一起,两人十分恩爱,28岁的米尔斯称呼斯诺登为她的“神秘男人”,并称自己在过往的4年中追随他周游了世界。最近,她在博客上诉说了心碎的感受。她写道:“我的世界一下被打开,一下又被紧闭。感觉就好像在海上漂流却没有指南针。”
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米尔斯性格外向,她博客的名字叫“环游世界的探索者;钢管舞超级英雄”。相反,斯诺登是一个内向的计算机高手,周日的时候他喜欢去看美式足球,平常要人连哄带骗才肯去参加诸如卡拉OK这种社交活动。
前往俄罗斯或冰岛?
如果香港政府拒绝给予庇护,斯诺登能否再去别的国家呢?目前,已经有国家比如英国明确表示坚决不让斯诺登入境。如果其他国家也像英国一样不准他入境,目前藏身的中国香港也不许他逗留的话,他的处境就会更难。
美国媒体的分析认为,总的来说,斯诺登最好去一个与美国没有引渡条约的国家。他理论上的避难国家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朝鲜等。除亚洲外,斯诺登可能还会考虑冰岛和俄罗斯。
俄罗斯已经公开表示了收留斯诺登的兴趣。最近,俄罗斯高官以及俄罗斯媒体都积极表态,愿意为斯诺登提供政治庇护。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12日告诉俄塔社记者,他没有接到斯诺登的政治避难请求,但“如果他提交请求,我们会予以考虑”。
这符合俄罗斯在此类问题上一贯的态度。但是,斯诺登目前所处的地区,不是俄罗斯,而是中国。
斯诺登本人曾表示要前往冰岛寻求庇护。他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我倾向于在一个有着同样价值观的国家寻求政治庇护。最符合这一要求的国家是冰岛,他们支持保护互联网自由的人们。”
冰岛属于北约成员国,但并未加入欧盟;冰岛没有军队,但与美国签有防务协议,即由美国保障冰岛的安全。冰岛中立色彩鲜明,又与美国关系特殊。
可事实上,专家认为,冰岛不是好选择,因为冰岛虽从未向美国引渡任何人,但美国和冰岛关系密切,很容易就能让冰岛“交人”。
背井离乡
不管是哪种可能性,目前几乎一定能成为事实的是,斯诺登无论如何也回不到自己的家乡了。
斯诺登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伊丽莎白市长大,后来搬往马里兰州,仅在社区大学拿到高中同等学力文凭。他在香港接受《卫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他未来的计划。熟悉间谍机构运作情况的他明白:“我并不指望再回到家乡,尽管这是我想要的。”
“我面临的所有选择都很糟糕。”他说。美国可能会开始针对他的引渡进程,对华盛顿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漫长的和不可预知的过程。或许其他国家政府会把他抓起来进行审问,将他视为获取信息的来源。或许他会直接被抓回美国。
“是的,我也许会被交给中情局。我可能会被人跟踪,或者被任何第三方的人带走。他们(中情局)和许多国家合作密切,或许他们会买通帮会,或是让他们的特工介入。”斯诺登说。
“我的余生将会生活在恐怖中,不管我接下来还能活多长时间。”
对于奥巴马政府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起诉告密者的行为,斯诺登表示预计美国政府会使用各种手段惩罚自己。“我不害怕,因为这是我的选择。”他说。
在《卫报》数小时的采访中,斯诺登只在被问及自己的决定对亲人的影响时流露出情绪,泪水开始在眼睛中打转。他很多亲戚都为政府工作。“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这会给我家人带来伤害,我不能再提供什么帮助了。这使我彻夜难眠。”他眼含泪水。
《华盛顿邮报》记者格尔曼6月10日也透露了更多他与斯诺登沟通的细节。斯诺登为自己选择的化名是拉丁语“Verax”,译为“揭秘者”。
在两人第一次直接联系之前,斯诺登曾于5月初写道:“我明白我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而将信息公布于世也意味着我个人的一种终结。”斯诺登还警告《华盛顿邮报》,那些要跟他一起深挖这个案例的记者在报道可以曝光之前,生命安全也同样会受到威胁。
6月10日,当斯诺登的名字被公之于众的时候,斯诺登在酒店房间跟格尔曼进行了对话。他说:“这在我的生命中并无先例。我做间谍大半生,极不习惯被当成焦点。”
格尔曼问斯诺登,他希望做哪一种“揭秘者”,是拥有美好结局的“揭秘者”还是要为此身陷囹圄的“揭秘者”?
斯诺登的回答抱着些许希望,但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要等世界人民来做裁决。如果我可以拿到难民身份,那么我将成为此类案件的第一个例子。如果拿不到,早晚还会有第二个我。对于这两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我都已做好了准备。”
文|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