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越深入IT价值越明显

  医改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这一点在2009年4月颁布的新医改方案的“四梁八柱”体系中已得到确认。8个多月来的医改进程也证明,医改越是深入,就越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重要的是,IT价值已经得到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认同。

  虽是隆冬时节,却有春意萌动。就在1月5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发出了卫生信息化建设方向的最强音。

  卫生部部长陈竺指出,2010年要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卫生系统的中心工作。为此,陈竺部署了12项总体工作目标。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建设。三是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加强医疗管理。 六是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其他重大事件处置工作。七是大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八是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九是全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十是认真做好重大规划工作。十一是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十二是认真抓好关系民生的几项重点卫生工作。

  在上述十二项重点工作的内容中,陈竺部长的发言多次直接谈及信息化或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相关。譬如,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着力加强医疗管理方面,要“探索建立电子病历”;“积极推进省级、地市级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探索建立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尤其是第十一项更是专门论述了加快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具体思路和重点工作:“做好总体设计,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实用高效的原则,对医药卫生信息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尽快制定全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加强信息标准化研究,完善数据标准和通讯标准体系,促进信息互认共享;抓好平台建设和连点成面工作,重点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平台。逐步将传染病报告、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疗服务、新农合、妇幼卫生、社区卫生、采供血等方面的信息系统进行对接,连点成面,促进医药卫生信息系统整体建设,防止和减少“信息孤岛”的问题;加强卫生信息的分析研究和利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进监管,注重发挥信息化在改善监管绩效中的作用,增强卫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监管效率。”

  1月7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饶克勤随即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专访时透露,今年卫生部将重点从两个层面具体落实上述工作要求。一是积极申请国家财政支持,重点推动公立医院试点城市及其他城市的区域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项目。二是着手制订未来5年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规划。

  这些信息充分表明,从统筹全局的高度,信息化对于支撑今后医改各项目标达成的不可替代作用已经得到充分确认。卫生信息化终于在坎坷中逐步探明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路径,那就是政府和行业主导的意志将越来越坚决。

  从目前来看,3D技术并不是日系厂商的“救命稻草”。在被称为“3D元年”的2010年,以及更久远的日子里,紧握3D不放的日系彩电厂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