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Web 2.0很难突破10%

  虽然Web2.0出现已久,但一直在摸索中的企业级应用还只是停留于初级的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阶段,明年web2.0企业应用仍很难达到10%。

  这一判断与Salesforce.com中国区总经理王刚的观点一致。他认为,“明年,Web2.0企业应用仍然属于很浅的层次。Web2.0企业应用市场已经过了萌芽期,到了需要共同探讨企业接受哪一种模式的阶段。”那么,为何被热捧的Web2.0企业应用一直停滞不前?

  首先,用户规模限制了企业应用。在国内,SNS的历史不长,用户数也不够多。人人网的注册用户数为1.2亿,开心网也只有6000多万注册用户,刚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微博也只能凭借娱乐性、资讯性来发展用户数。

  只有当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应用才有价值。“当微博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应用,吸引了大量用户之后,微博的用户价值就产生了,而不只是单一的产品价值。”易观国际分析师玉轶说。

  可以预计的是,2010年SNS和微博的用户数会有质的突破。开心网副总经理刘乾表示,2010年开心网的用户数将突破亿万大关。而新浪微博也能够凭借其巨大的名人、媒体资源有质的上升。

  其次,web2.0的用户大多是年轻人,这一特征决定了web2.0的企业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针对年轻用户的营销只是企业整体营销的一部分。现阶段,企业还是以传统的CRM为主,SNS和微博的营销是补充。

  在微博上,只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进行了企业营销的初级尝试。这些企业大多是电子商务型公司,“试水”的传统企业并不多。虽然在SNS上的企业应用要丰富一些,SNS组件与汽车、房地产的实名结合也延伸了SNS企业应用的空间,但更多的企业仍然选择观望。

  即使在国际上,把Facebook和Twitter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企业也并不多见,戴尔、AVON、星巴克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据悉,戴尔每个月从Facebook上获得的销售收入就达到几百万美元。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方式也从戴尔官网到Google搜索引擎,再转到Facebook上。而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样的深度营销还需假以时日。

  第三,企业对Web2.0应用形式的认识还非常片面。在SNS和微博上,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很多销售线索,一方面可以及时帮助客户解决很多问题,如意见投诉、售后服务等。基于云计算和SaaS下的应用软件可以和SNS、微博结合起来,企业既可以在这上面做精准性强、互动性好的营销,还可以将一些数据直接接入企业管理软件中。但这些形式多样的深度企业级应用尚未被市场接受。

  此外,企业对web2.0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口碑传播和品牌营销上,而对协同软件、统一通信与SNS、微博结合起来的应用却知之甚少。事实上,协同平台、统一通信平台能够让原本普通的社交平台变得越来越有商业价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