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卡30城市焦灼推进

  上班坐车、缴纳水电费、查询社会保险、看病买药、去超市购物……将十几张卡的功能集合到一张卡上,这样的“大集中”概念早在2001年就被北京市提出了。同年,上海市社会保障卡的申领张数就达到670万张。这把电子钥匙,正是“市民卡”的前身。

  在近8年的时间里,真正启动并开始应用“市民卡”的城市一直以江浙沿海一带为主,试点的进行缓慢而焦灼,迟迟无法扩大“疆域”。根据记者的统计,目前实现“一卡生活”的城市还不到30个。虽然“市民卡”的功能五花八门,但大多是以整合交通、超市、图书馆为主,真正能将社保、医保一并整合的寥寥无几。

  尽管2009年,又有一批城市加入到“市民卡”的队列中,但其推广步伐依旧蹒跚。2010年,“市民卡”要突破30个城市实在有点悬。

  多部门间的利益纠葛是市民卡难以“提速”的原因之一。从市民卡的定位来看,它包含的医疗、教育、职业培训、养老,以及民政等服务,无论是服务提供还是数据整合,都必须由政府主导。而这项由政府主导,行政发力的工程,可谓牵一发动全身,其中涉及到信息、劳动、社会保障、电信、电力、卫生、交通等几十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其中利益与权益相互纠结。

  因此,谁来管,谁来发放成为关键问题。按照一张卡40元计算,如果发放130万张卡,就意味费用达到5200万元,这些钱归谁,由谁支配?长期多卡割据的局面,使得每个单位都有资金支配权力,谁也不愿意把自己卡上的钱划到其他部门的卡上去,因此,先整合哪些资源、怎么整合等隐形矛盾都令市民卡的深入推行障碍重重。

  此外,市民卡运营的基础就在于各个政府部门底层数据库共享,但出于数据安全和种种利益的原因,多数部门并不愿意把自己的数据拿出来共享。即便是共享了数据库,在应用时的数据开放程度也没有相关的规章或标准可循。

  而运营主体的问题是另一个迟迟无法解决的执拗。市民卡究竟应该由政府主办还是公司化运营,亦或选择“第三方服务机构+政府数据管理”模式?首先,市民卡包括交通、水电气、通信、电视,甚至购物、打折等商业支付功能,而政府部门作为公务机构不适合直接运营;其次,这些数据整合及运营的工作,目前没有合适的部门来运作,而政府办事流程的冗杂,运营市民卡的效率可能会打折。?

  同时,市民卡的标准问题,到目前为止仍未有定数。目前,市民卡的发放标准一是采用劳社部的标准,以医保作为主体进行推广,加载行业电子钱包和金融借记功能;二是采用建设部标准,由行业卡演变成的行业电子钱包。三是采用人民银行的金融IC卡标准发行的金融电子钱包IC卡。

  多项选择给了不同城市不同的标准,像扬州市采用人民银行的金融IC卡标准,发行了金融电子钱包IC卡,并按功能将其划分为实名制和非实名制;北京、上海等城市则是选择以公交一卡通这样的行业卡为突破口,逐渐向电子钱包过渡。

  市民卡没“准”呈现了各个城市的地域、经济、人口特色,地方试点也各有各的标准。如果标准一直无法统一,将为后期各个城市的数据共享以及未来的大联通埋下隐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