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创造“人民的建筑”——雅安碧峰峡的一个乡建实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雅安碧峰峡,援建
  • 发布时间:2013-09-27 09:58

  雅安的碧峰峡地处龙门山地质断裂带南段,天然的“大氧吧”,传说中女娲化身的地方,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7级地震让这一带山区的民房大面积受损。人们面临重建家园的课题。

  第一步,就是盖房子。

  借鉴传统,自己动手

  “现代工业技术跟乡村脱节,很多乡村建筑表面上像现代建筑,但是实际上又达不到现代建筑的要求,一地震就不行了。”雅安地震之后对灾区做了大量考察的壹基金秘书长杨鹏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对这个问题,他认为有两个办法解决:回归传统;将现代技术转换模式,创造低成本的系统。

  在汶川地震之后,一些研究人员发现,大地震让各种类型的房子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而恰恰是一些川斗木架构的老房子展现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

  传统的川斗木架构建筑起源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在社会分工尚未细化的古老年代里,人类以截然不同于现代的组织方式建造房子。那时候,解决住的问题对人而言,是一种主动生产的过程,不是被动消费的过程。

  可是,要“回归传统”谈何容易?

  工业化以来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城乡人口急剧增多,现在要再大量砍树建房子可能意味着另一场生态灾难。法律也不再允许农民随便砍树建房。怎么办?

  杨鹏他们最后决定考虑第二种办法。在贫困地区或遭受灾害后的地质活跃区域,推广低成本、高抗震、高环保的建筑系统。

  抱着这个想法,杨鹏找到了台湾建筑设计师谢英俊,与他合作来完成灾后重建的一个公益示范项目。

  59岁的谢英俊是一个另类。他在高校讲课,组建研究院,像是学者;他运作公司、工厂,组建建筑队,像是商人;他一身野外装备,长期走农村住帐篷,像是“驴友”。他的团队里不仅有他公司的员工,还有世界各大高校慕名前来跟着他学习的实习生,有时还有志愿者。

  台湾“9·21”地震以及汶川“5·12”地震之后,他都在灾区呆了很长时间,参与灾后重建。他用“永续建筑与协力造屋”的理念指导农民,就地取材、社区合作,自己动手建造高质量低成本的房子。

  他设计思路的重点是借鉴传统的川斗结构,以轻钢取代木材,立起钢架之后,就地取材,用泥土、竹子或者砖制作隔断、外墙、地板和天花板。他认为,这些原生态的材料不仅节约和环保,也可以凭借现代技术和设计造得坚固又时尚。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建筑技术问题了,它还有社会、文化、环保、经济的课题,全部在这一套体系里。”谢英俊对本刊记者说。

  非传统援建:我们只教农民不会的部分

  大约一个多月以前,在四川甘孜州打工的木工吴学光接到碧峰峡镇七老村村支书的电话,“赶紧回来,给你哥家盖房子。”

  吴学光的哥哥吴学东是聋哑人,家境贫寒。包括吴学东家在内的十五户特别困难的灾民家庭通过层层筛选获得壹基金的救灾款资助,参与了碧峰峡镇的公益示范项目。

  经过简单的培训,村民们开始了一场加强版的“DIY”,但其复杂性和能动性远高于一般自己组装家具的“DIY”。

  这种建房的方式是吴学光等人从未见过的。一个人指挥喊着钢条的编号,几个人抬的抬,扛的扛,将房屋每一个平面的钢架连接起来,然后大家一起唱着号子,前面像拉纤,后面像推车一般将架子立起来。不需要用任何重型机械,一天之内就能将房子的框架组装好。余下的,就是各家各户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了。

  有着多年木工经验的吴学光一面怀疑“建房这种事情是否还该由更专业的施工队来做”,一面跟乡亲们一起建起了哥哥家的房子。又开始建哥哥家邻居高云贵家的房子。

  60多岁的高云贵是一个有残疾的老人,他也对这种方式的“援建”感到疑惑。虽然基础面积内是按照一个估算的价格全额资助,但材料上怎么只管钢架,其他的砖瓦也好外墙也好,都要自己想办法费心思去解决,加上人工,这些都要自己合计着来,超了费用就得自己承担。

  这看起来可不如那种传统的援建—有人捐资出钱,然后按照市场价格算好交给专业工程队,然后房子就建好了。

  “那样的话农民就坐在一边看了。”谢英俊对本刊记者说,“我们只教农民不会的部分,其余的都交给他们自己来。”

  谢英俊告诉本刊记者,在贫困地区和灾区,人民没钱或者钱不够并不意味着不能住好房子。轻钢的价格论斤算跟瓶装矿泉水差不多,就地取材的泥土之类基本不要钱,但是却可以建造出非常好的房子。而农民自己建房也是一种“创造饭碗”、以工代赈的思路。农民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易也跳出往往并不十分公平的劳动力定价体系,进入一种“社区货币”系统。

  在谢英俊看来,灾后是推行这种“人民的建筑”很好的契机。因为对于市场既有的分工、价格、机制而言,这种突破肯定会带来一些冲击。冲击之后,就有一个优化的过程。

  “我们在灾区做,相对之下会比较顺利一点:我就是没钱了,你要怎么办嘛?”

  “每一家都是故事”

  谢英俊一直认为,整个中国的高楼大厦都是农民工建起来的,没有理由不相信他们的劳动力和创造力。而在碧峰峡镇公益示范项目过程中,他说自己一路收获各种惊喜,“每一家都是故事”,从农民那里领教了超乎想象的劳动能力和各种奇思妙想。

  “我们昨天去看了一户,是壹基金全额资助的,他就自己干。我们的地板本来是要打水泥的,他用预制板铺起来,架起来,下面是空的—因为下面很潮湿啊,这样就架空啦!上面薄薄地打了一层水泥就好了。否则,老房子预制板丢在路边要处理还费事。这样他还省了水泥,还防潮,省下来的钱还是他的。”

  还有一位老先生吴文章,说起他来,谢英俊一口一个“服气”。

  吴文章也是壹基金资助重建的困难农户之一,他住在山上,走上去要一个多小时,交通很不方便,所以他想借重建的机会搬下来。但山下他却只有一块坡度很陡的地,专家们去看了之后说这个地方没法建。固执的吴文章自己找来挖掘机,在斜坡上挖出一个平台,专家们还是说不行,因为有地质风险,后面被挖开的山体得做面挡土墙。

  问题来了—如果要做挡土墙,成本预算就会增加很多,壹基金没有办法为了满足单户农民的特殊要求而多花救灾款;如果不做,房屋就会建在有地质灾害风险的地方,违背重建的原则。

  “为了这个事情,他始终不妥协,村里协调换地也协调不下来,那实在没办法了。因为时间也快到了,最后我们想的就是找朋友凑凑钱帮他解决。可是,那天上去一看,他自己找了些人,动手把挡土墙给砌起来了。所有的人没话讲了……”谢英俊介绍说。

  “他做的挡土墙虽然不算完美,但远比我们来做廉价,他一下子帮我们把所有的难题给解决了。人家自己都做到这一步,我们这些自以为高明的工程师只好帮他解决接下来的问题,想办法怎么帮他加强结构、怎么做桩。老先生很有智慧,他就是要主导这个局。”

  不光是吴文章,有很多这类难题,都被农民自己解决掉了。

  谢英俊认为,很关键的一点在于,乡村里的农民们可以借助于特有的民间信用和交易系统来解决问题。我没有钱,但我可以用我的劳动时间交换你的劳动时间,甚至熟人、亲戚、朋友的“情感资源”也都可以进入这个生产力交换系统,而这套系统根植于传统“熟人社会”,很难用商业社会的货币来定价。这就是为什么正规工程队要花几万块钱的活,一个有想法的农民花个几千块钱就可以做。

  社区的课题是谢英俊“协力造屋”理念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怎么认识和理解乡村的人、传统和文化,并在敬畏民间智慧的基础上做社区动员,激活人们的创造力,是一项并不简单的任务。

  除了壹基金,其他一些参与灾后乡村建设的人也在思考和讨论这一课题。2013年4月19日,雅安的“人道主义救灾”沙龙,4月26日成都的“地震社会力量应急反应高峰论坛”,以及同时进行的“中国首届灾难报道高级研修班”都涉及这一话题,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关注。

  这些事情现在必须去做

  “我们不可能回到以前,但是以前的很多好处可以拿来用。”谢英俊对本刊记者说,尤其是在贫困地区、灾区,可以将传统的组织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与现代的建筑设计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现代文明、现代产业的优化过程。

  他认为,这些事情现在必须去做,不做的话“未来会很麻烦”。

  现在农村地区普遍推广的砖混或者钢筋混凝土的民房,并不是很环保的建筑。从节能减排的角度讲,这种类型的房子保温效果差,冬天冷夏天热,通常也都不做隔热。

  “中国农村的房屋数量比城市多多了,但却没有引起足够多的重 视,如果现在不考虑这些问题,十年之后,农村家家户户都安装空调,到时候,修再多的水坝,建再多的核电站,烧再多的煤都不够……”谢英俊说。

  2013年夏天,谢英俊就在雅安的山村里度过,他和他的团队架着帐篷住在碧峰峡镇中里小学的教室里,他们的临时办公室是老师的办公室。9月1日开学以后,他们再换一个地方建“营地”。

  雅安当地的各级政府也对这些以援建为契机做“乡建”的人持开明和支持的态度,配合着为他们提供平台。

  2013年8月20日,雅安市市委书记徐孟加在观看轻钢房公益示范项目的建设现场之后,当即表示希望能够有商业性的模式介入。原本雅安要建许多新村,可以借此机会,以市场机制来推广这类既廉价,又安全环保的房子。

  徐孟加告诉本刊记者,他并不担心这些民间力量的援建会给政府带来压力;相反,他很欢迎。

  “民间力量、社会力量的进来是一种全社会的爱心在灾区的体现,”他说,“要让所有灾区的群众都住上新房子,社会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要相互配合。”

  文/《望东方周刊》记者 刘伊曼 雅安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