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碎人力资源管理的“冰点”
- 来源:人力资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人力资源,人事管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29 08:55
随着各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愈来愈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制订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衡量企业工作能否实现企业使命的标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涉及市场、技术、生产力、资源、利润、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而“人力资源”是众多资源中最为活跃、最为宝贵、最为复杂的动态因子,作为一种永不枯竭的资源,唯有突破传统人事管理的束缚,以战略眼光击碎人力资源管理的“冰点”,构建良好的用人氛围,才能够真正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冰点一:企业高层“印刻期”缺失
案例:某企业在2008年成立伊始,公司组织架构中并未设立人力资源部,仅设立了综合办公室,统一负责行政事务和人力资源工作;2011年公司理顺组织架构,将综合办公室拆分为两个部门:人力资源部和行政办公室,两部门各司其职。人力资源部针对“六大模块”进行了建章立制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流程也渐入正轨;但富有戏剧性的是,2013年在公司组织机构调整中,将人力资源部和行政办公室进行了合并,已建立的人力资源部流程链条被中断,其独立性职能也被吞噬。
分析:上述案例释放了一种微妙信号:人力资源部门设置的缺失,实际上是企业高层战略性人力资源敏感度的缺失,或者说是人力资源战略“印刻期”的缺失,由此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即如何培养企业高层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印刻期”。
“印刻期”一词原本是心理学术语,来源于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所做的实验。小鸭子对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刺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动玩具)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劳伦兹把动物出生后最初的日子里能学会“认母”的这种现象称为“母亲印刻期”。小鸭子一旦错过这个时期便再也不能印刻了,这也是后期不可弥补的。
21世纪初期,很多在华投资的外企设立了人力资源部,其组织架构方式也悄悄改变了部分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有些企业将人事部、人事科改为人力资源部,或是将行政综合部拆分,单列出人力资源部。企业高层本应该抓住这一印刻敏感期,做好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虽然某些改变可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离,但即便如此,如能“照葫芦画瓢”来探索人力资源工作,努力寻求突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瓶颈的方法,即使是探路者,在可能布满荆棘的路上,也能够 摸索出有益的经验。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企业只模仿了形式,很多实质性内容并未创新,甚至是昙花一现,一路走来,往往又如和尚念经般重复,留给人力资源经理无尽的惆怅。
对策:青梅竹马的印刻期。劳伦兹的印刻实验,给予人力资源管理的启发是:企业高层应当有意识地培养人力资源工作的敏感期。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在进行组织机构设置时,影响企业决策层的因素不外乎两点:一是受到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启发,来源于“他律”式鞭策动力,这是外因刺激;二是真正发现自我“顿悟”,来源于“自律”式内驱动力,这是内部需求。
殊途同归,企业决策层应当站在制高点,采用类似SWOT分析法(态势分析法),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赋予人力资源部权责的独立性和战略布局的综合性:独立性,就是要强化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并在组织架构中得以凸显,而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打酱油”的龙套角色;综合性,换言之,在招聘与配置、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实际操作环节,要始终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企业战略服务的目标。
冰点二:用人机制失灵
案例:某公司正在进行的市级重点项目紧缺一名结构设计师,该公司通过与猎头机构合作,最终觅得一名专业人士专门跟进市级重点项目。但在入职后,该结构设计师却发现其工作职责调整较大,超过原猎头机构招聘时与之谈判的接受程度,加之在后续工作中与主管领导缺乏沟通,半年后该设计师离职。最终出现公司工作暂时断层的状态,给公司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分析:从招聘程序上分析,初期通过猎头公司引入专业人员是有效的,但后期配置不当则是造成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加之后续备用人员替补的空缺,最终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因此,该招聘工作最终是失败的。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第二个冰点。
如果说企业高层在人力资源工作中是“帅”,那么员工就是其中的“兵”,如何运筹帷幄统帅好冲锋陷阵的“一兵一卒”至关重要。很多老板抱怨:在人力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下,企业采取了多种人才挽留措施,如增加薪酬福利待遇等,但员工似乎并不买企业的账,员工流失率依然很高,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企业老板大喊着缺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员工离职率不降反升的窘境。
人员离职率高,固然有薪酬待遇、企业文化等因素影响,但是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员工与职位的匹配度不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对策:“梯队式”人员配置和预警机制。人员招聘完成后,应根据企业工作需求和专业人才素养实现有效的人员配置。一个可供参考的、有效的做法是:通过专业人才梯队建设,突破“人才瓶颈”制约,增强公司“造血”功能,未雨绸缪地储备短缺人才。如通过设置A、B岗位的方式激活用人机制,在同一岗位分别设置两个岗位承担人,这样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锻炼平台和发展空间。
建立人员流失预警动态机制。人力资源部应通过绩效考核优劣、同类型竞争行业对某类人才的关注度等信号等,及时发现不良苗头,积极干预,避免因员工突然离职,使公司工作陷入被动。
冰点三:团队建设贫血
案例:某公司主业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不久前,一名分管研发项目的高管提出离职,基于该高管所负责的国家级项目正处于关键期,且其本人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公司负责人决定挽留,但未果。在企业负责人与该研发高管进行的离职面谈中,该研发高管指出其离职的主要原因是团队主力人员的缺失,加之现有人员配合欠佳,团队合作极其不顺畅,自己虽极力克服,但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项目关键节点推进难度很大。就在该高管离职前,其他部门已有3名高管以团队支持欠佳为由而离职。
分析:职场中流行这样一句玩笑话:“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团队建设贫血是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三个冰点。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经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够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默不作声,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个人再完美,也就是一滴水,一个高效的团队好比大海,个人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力量是无限的,只有将个人融入到有共同目标、大局意识、合作精神、职业操守、专业技能的团队中,才能像水滴融入大海一样,获得“海纳百川”的力量。
对策:打造精英团队。被誉为“团队角色理论之父”的英国心理学博士贝尔宾认为:“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因此,精英团队是打造创新、优质产品的保障,而一个精英团队的成长、建设需要团队成员的长期磨合。
企业的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理念、做事方法,在新的环境里,可能会出现摩擦或碰撞,因此需要大家正确地对待,通过角色转换,获得沟通理解;通过项目合作,获得实战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彼此特点,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查漏补缺、相互扶持,既能实现技术积累,又能培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团队意识。
在团队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工作环境中的“软实力建设”,例如工作之外的拓展训练、团队体验式的文化活动等,通过培训拉近成员之间的关系,摒弃“单打独斗”式的工作作风,学会“借力”完成项目,培养工作中的默契,真正实现团队的凝聚力。
冰点四: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弱化
案例:某公司A部门因开拓市场业务缺少人手,在征求B部门直线经理的意见后,借调B部门员工小李到A部门暂时帮助工作,待项目完成后小李可再回到B部门岗位,薪级待遇等将有所提升。本次调动属于暂时性调动,虽有薪级提升,但小李认为新岗位与其专业不符,不能有效延伸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之后小李找到直线经理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仍被安排在A部门工作。由于小李心存芥蒂,缺乏应有的工作热情,最终在借调两个月后选择离职。
分析:在集体主义至上的传统思维影响下,管理者易陷入一个极端:着眼于企业的短期利益,以牺牲员工职业发展空间为代价,忽视员工个人职业潜能的开发。这是很多企业的通病,也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第四个冰点。
“多深的水养多大的鱼”,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个人职业平台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联性。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除普通员工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运营的中坚力量,职业经理人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自身成长和人才梯队建设。
对策:“定位”、“目标”、“通道”。通过企业座谈会或者职业素养测评、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员工对于职业生涯认识的现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来而不往”,要有一对一的信息反馈环节,目的在于帮助员工形成准确的职业定位。
借助外部专家和企业内部导师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和项目合作等形式,帮助员工了解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关键成功因子,为员工创造学习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机会,制定职业标准、选择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培养员工清晰的职业目标。
通过继续教育、高端人才培训班、员工援助计划等方式,提供技能培训;通过合理的工作轮岗、双重职业发展通道等途径,营造有利于职业经理人聚集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使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为员工开辟最佳发展通道。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常反思,悟己过”,想要击碎坚冰,则需要企业高管、中坚力量乃至基层员工的共同努力。登高望远,只有将“人力资源真正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人才库才会越来越丰沛,人力资源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活的资源,才能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文/董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