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何乐之有

  • 来源:人力资源
  • 关键字:阅读习惯,读书,学习
  • 发布时间:2013-10-29 09:25

  静静地,翻着书页,聆听深夜的蝉鸣,感受书本的清香。放下浮躁,学会思考;放下目的,学会感受。回忆,畅想,遨游;阅读、悦心、约未来。

  这一系列创意的广告来自于以色列最大的连锁书店SteimatzkyBooks,围绕“故事主角陪你入眠”这一主题,为其制作一系列宣传广告,旨在呼唤起人们读书的热情。

  “不读书犯法”你信吗?继“常回家看看”入法后,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有关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目前,国民阅读水平不高、未成年人阅读状况不乐观、阅读资源和设施不足等,都是全民阅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读书该不该立法?话题抛出伊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有共识的,即无论读书是否立法,培养全民良好的阅读习惯(爱学习的习惯)是正确的。

  但读书(学习)和做学问完全是两回事。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两千年前的孔子是怎么说的。

  学而时习之,乐还是不乐呢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般的理解是:孔子说:“学了又按时复习,不是很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不被别人理解,却不怨恨,不生气,这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直到有一天,在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里读到这样的内容:

  ……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

  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

  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按照南怀瑾的观点,“学”是“学问”,“至于学问,哪怕一个字都不认识,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这样做学问,再“时习之”,快乐便也顺理成章了。同时,做学问又是寂寞的、不被人理解的,但一定是有知己的,这个知己就是“朋”,“有朋自远方来”一定是快乐的;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尤人,而是自我反省,就会“人不知而不愠”,才是君子!

  看来,“学而时习之”不但有乐,而且是至乐。

  做人力资源管理是学问,低层次地做、当成任务来做,当然会很累,当成事业和学问来做,才会发现乐在其中。一次和江苏森风集团董事长沈峰聊天,他指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说:“在盐城街上跑的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从森风集团卖出去的。”买卖做到这种程度,能不累吗?但沈峰总是精力充沛、乐观豁达。他说:“企业做大了就是做人,是做学问。我们每天都面临各种各样的不如意,而我们不可能只做‘愿意做的事’,而是做‘应该做的事’,时刻保持阳光心态。”身体上可以累,但绝不可以让心累,这是沈峰的“学问”,而其成功的经验也是“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就这样做学问,当然举重若轻,当然“不亦乐乎”。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少数人一定是寂寞的。原《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在评价长虹董事长倪润峰时这样写道:“真正的英雄历来都是孤独的。孤独的,绝大部分却成不了英雄。何也?走到人迹罕至的最前面,抛开人群是孤独的;落在冷冷清清的最后面,被人群抛开同样是孤独的。这里说的‘真正的英雄’,指的是‘走到人迹罕至的最前面’,又未把人群抛开的人。他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的思想走到了‘更前面’。所谓‘心在远处,身在人群’。”倪润峰如果听到刘东华这样评价他,一定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觉,这样的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力资源的学问更是“人不知而不愠”了。原沈阳三一重型装备人事部部长李爱民私下里和我说:“最近总是心情不好,和员工谈话总是涉及降薪和裁员,坏人全让我当了。”但我知道,她心情不好只是表象,她知道人力资源工作的学问。她说:“人力资源部门就是这样,是为企业分忧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不就是“人不知而不愠”吗?有如此胸怀,“不亦君子乎?”

  既然读书、学习与做学问是两回事,那么,为学习立法只是表象,其背后的真实目的应该是为“做学问”立法。但读书、学习好比西医,看得见,好量化;做学问恰似中医的经络,看不见、摸不着,却客观存在。若使“为学习立法”不至于流于形式,就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在当下,治大国若烹小鲜

  全民读书,不应该仅仅是学文字、学知识,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论语》中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在当下,不是把每年翻一番的知识都学完,而是从生活中学习,从工作中学习,还要用新思维解决老问题。

  学在当下,还要有思想,所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问一是天生的,二是后天习得的,无论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都是即成的。学问只有辅之以智慧的思想,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突破既有的框架,真正学以致用。所以“人类不思考,上帝就哭了。”人力资源工作者不思考,人才匮 乏了,企业就没有生命力了。

  80后和90后终将成为时代的主角,对他们的管理一定不同于对60后和70后的管理。一个企业,可能是“老中青”相结合的,也可能是高学历和低学历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学在当下就是要思考。学习型组织,不是简单让每位员工每个月读几本书,也不是送好员工去学习,而是在企业文化中树立一种终生学习的机制。

  在管理学中,有一个很有名的“梯子定律”,这是由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不同组织中人员晋升的数百件不胜任的现象研究后得出的著名的“彼得梯子定律”:在层级组织中,只要有足够时间和升迁机会,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这也就是说,在层级组织中,许多人有获得晋升的机会,从某个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仍可胜任的更高阶层,然后在新职位的胜任促使他再度晋升,于是每个人最后将由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不胜任的阶层,如果时间足够长,同时组织中有着足够多的层级,那么每位员工终将达到不胜任的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前。而梯子定律的最终结果是企业里全员不称职!为什么会全员不称职,就是因为缺少学习的能力,不能“学而时习之”,或者说在某个特定的阶段,“学”到了极限。企业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发展的瓶颈,人才发展的瓶颈就是“学”的瓶颈。

  “人类不思考,上帝就哭了。”但是,“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为什么发笑,两千年前的庄子已经给出答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面对每年翻一番的知识总量,学在当下,乐矣?殆矣?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维库教授说:“所有工商理论都是盲人摸象。摸遍以后,置大象于手中,就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盲人摸象,殆矣!治大国若烹小鲜,乐矣!学在当下,就是不停地思考,让上帝笑。学在当下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也是“以有涯随无涯”,但怎么也读不出“殆”的味道。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人们难免有“殆矣”的感觉。一位企业老总说:“每次去三好街(沈阳电子产品一条街),都有一种落伍的感觉;每次从三好街出来,都会有所收获,甚至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后来就养成一种习惯,定期到三好街找一找落伍的感觉。”“找一找落伍的感觉”就是学在当下,首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再有目的地去学习,这不是“学”之乐吗?

  若使学习型组织不流于形式,就是要学习适应性,也就是做学问,而且“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以有涯随无涯”同样可以乐观,但是,“人生有顶点,这个顶点你过不去!”再好的学习型组织,也有过不去的坎。面对这道坎,我们应该怎么过?还是看看网上流传的一个“猪上树”的段子吧!

  如何让猪上树?

  方案一:远景激励,即给猪美好愿景,告诉猪你就是猴子。

  方案二:绩效考核,即告诉猪如果上不去,晚上就摆全猪宴。

  方案三:山寨效果,即把树砍倒,让猪趴在树上合影留念。

  通常总部会选择第一种方案,分公司选择第二种方案,但实际上基层往往选择第三种方案。

  还有一个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解决方案:

  儒家方案:“明知不可而为之”,能爬多高是多高。

  道家方案:跳槽,找一个没有树的地方,“人到老死不相往来。”

  佛家方案:好好修行,来生享人天福报,爬树不在话下。

  以上方案纯属戏说,因为无论如何猪是上不了树的。此戏说,却说明一个问题:面对猪上树,西文管理学给出的是“术”这个层次上的回答,而中国传统文化给出的是“道”这个层次上的回答。

  学问服务于誓做中流砥柱的人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说:“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觉真法师说:《论语》是写给士大夫的,《老子》是写给王的,佛教是给众生的。

  《论语》是粮食店,写给士大夫,就必须让“人精进”,而不是“看破红尘”。士大夫阶层是社会的精英阶层,担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神圣使命。《论语》中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从总体来看,儒家是要救世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洪水来的时候,道家会顺势避开;儒家也想策略,但大的方向是做中流砥柱,而不是避开。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历史将“圣人”的桂冠授予孔子,原因也正在于此吧!

  《老子》是药店,写给王的,一定是“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佛家是百货店,供给众生的。表面上可有可无,却是必不可少的。佛教在中国生根,就是因为有儒家和道家的土壤,儒、道、释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先吃饱饭,有病能治好,然后追求精神生活。“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得离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大乘佛教的价值观,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要先吃饱饭,有病能及时医治,然后再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东西。

  全民读书,既要学西方文化之“术”,又要学中国传统文化之“道”。传统文化之道,儒、道、释一个都不能少,但面对粮食店、药店和百货店,还是要从粮食店开始。“尧让天下而不受”的许由虽然伟大,但不是帝尧那样的“中流砥柱”。老子、庄子博大精深,孔子亦以老子为师,但如果圣人的名额只有一个,那一定要授予孔子,因为孔子是“走到人迹罕至的最前面”,又“未把人群抛开”的人。

  每个企业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成长过程中难免走弯路,甚至犯战略上的错误,这时候需要的不是“看破红尘”,而是中流砥柱,是儒家式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积极上进的人,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孤独英雄,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担当者。

  企业里需要的是能“受天下”的英雄。企业用人讲德才兼备,但德才兼备何其难得,只好退而求其次,即“用其所长”。人力资源经理的使命,就是要找到并用好企业的“中流砥柱”。

  企业家好学,是追求学问,不只是爱学习,这个“学”是超越知识的智慧。这不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力资源的第一责任人是一把手,人力资源经理一定要成为一把手的知己。这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无论一把手还是人力资源经理,一定站在别人没有到达的高度,高处的风景别人看不到。而你们,忍受住孤独、无助、甚至背叛,只默默奉献,这不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对于管理者来说,我看只要《论语》头三句用好了,就能把企业办成快乐的学习型组织、充满战斗力的正能量团队,如此百年企业的基因已然悄悄种下了,更何况将“学而时习之”的精神发挥到整个公司乃至整个社会呢!

  “学而时习之”,其乐无穷。即使没有为读书立法,吾必为之立矣!

  文/王春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