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街琐事

  • 来源:民生周刊
  • 关键字:文化名人,孤岛,遗产宝藏
  • 发布时间:2013-11-06 14:27

  半个多世纪后,这条曾经留下众多文化名人踪迹的胡同,已经变了原来的模样。住在胡同里的人们,眼看着故土渐渐成为孤岛,摇摇头说:“胡同变了。”

  “来啦!”穿着橙色制服的清洁工走进胡同,朝澡堂前的鸟笼高喊了一声。

  “来啦!”红嘴八哥尖着嗓子学了一句。

  清洁工大笑说:“每天经过这里,我都会逗弄它一下。”说完,他骑上自行车,摇着车铃,消失在弯弯曲曲的胡同中。

  红嘴八哥“家”的深处是一条宽敞的胡同。胡同斜斜地延伸700余米,贯穿大栅栏商业街和琉璃厂东街,是前门大栅栏地区的一条核心胡同,名为杨梅竹斜街。

  相传,从前有一个姓杨的媒婆住在这里,故名为“杨媒婆斜街”,清朝时期谐音雅化为“杨梅竹斜街”,并一直沿用至今。站在斜街的高处,能望得见高高的前门楼子。用老北京话说,这里是正儿八经皇城根儿下的地儿。

  1950年,《人民日报》将杨梅竹斜街作为旧城“文化遗产宝藏”的范例进行了报道。那时的胡同,地面坑洼不平,小巷里蚊蝇滋生,老旧的四合院建筑摇摇欲坠,一副破败衰落的景象。

  半个多世纪后,这条曾经留下众多文化名人踪迹的胡同,已经变了原来的模样。空中纵横交织的电线消失了,违章建筑拆除了,新地砖铺设好了,“新街坊”搬进来了……一切看上去很美好。

  住在胡同里的人们,眼看着家园慢慢变化,眼看着故土渐渐成为孤岛,他们摇摇头说:“胡同变了。”

  胡同外,京城最初的模样早已面目全非。

  两棵杨树

  民国时期的杨梅竹斜街曾是著名的“出版一条街”。现在,居民们的“新街坊”是一群搞文化的年轻人。从2012年开始,配合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文化展示体验区”的定位,铃木食堂、米念、独奏者咖啡店等创意时尚店铺纷纷进驻杨梅竹斜街。

  2013年10月19日,搞文化的年轻人在为“餐+电影”活动做准备。即将播放的电影是《乐士浮生录》,讲述的是一群古巴音乐人如何摆脱束缚,获邀进入美国音乐圣坛演奏的故事。

  同一时刻,刚搬进杨梅竹斜街没几天的独奏者咖啡店门口,聚集了许多愤怒的居民。

  事件是由51号院的两棵杨树引发的。杨树枝干粗壮且严重倾斜,对院内的居民生活造成了危险。居民向市园林局申请了两年,终于得到伐树的批复,却被“这帮搞文化的”年轻人以“绿色环保、保护景观”为由加以制止。

  被伐了一半的杨树,斑驳的躯干上,隐约可以看见生锈的铁丝。那是前几年为了防止杨树倒塌栓上的,现在已经长到了树里。

  51号院居民张爱国(化名)被树根堵得连家门都难以打开。他摇着头说:“这帮孩子太年轻,不懂得这个树。”两棵杨树易生虫,易招雷,树干已被虫蛀空,随时可能倒塌。

  咖啡店前陆续有参加“餐+电影”的年轻人经过,他们穿着文艺,脸上写满或是好奇或是漠不关心的表情,但没有人为之停留。

  居民与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一天形成的,也并非只与杨树有关。

  51号院的邻居是刚搬进来的标准营造事务所。事务所正在做的是关于“微胡同”的创意,“探索在传统胡同局限的空间中,创造可供多人居住的超小型社会住宅的可能性”。

  “这是‘标准营造’的第一个胡同项目,目前处于探索阶段。”年轻的工作人员张明明语气中带着憧憬和信心。

  标准营造事务所的大门是用从居民手中购买的木板拼成的,从外面看,像是还没完工。张爱国指着门说:“原来挺好的门给拆了,弄一破木板,花了好几千,跟难民营似的,破坏中国形象。”

  张爱国今年50岁,在杨梅竹斜街51号院住了5年。他用一句话总结“微胡同”:“理念有点超现实主义。”在他眼中,房屋的形态无法让人接受,“太超前了,不实惠。家具摆哪里?冰箱彩电摆哪里?”

  短短两年,杨梅竹斜街分成两派,一派是原居民,一派是新街坊。

  过去闲来无事,居民们总爱搬个板凳坐在胡同里唠嗑。现在,咖啡店门口不允许居民坐,因为那是收费的服务区。

  米念店铺门口摆着一个艺术品,许多泥塑小人组成一个正方体,是店主根据“你是大多数吗”这一话题而做的。米念经营者嘉文说:“这个泥塑想表达人们如何在追逐个体需要的同时,又能跟群体保持一个很好的关系。”

  也许在杨梅竹斜街,他们能找到这个话题的答案。

  老北京变了

  长着两棵杨树的51号院,原来居住着十几户人家,腾退后,院子里只剩5户,关桂兰(化名)是其中之一。

  旧时的老北京四合院非常讲究,院子里种树、养花,有的还置有金鱼缸、搭有葡萄架。现在,关桂兰所住的四合院已经被私搭乱建成大杂院,但她还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种上了葫芦、丝瓜。植物结果的时候,够左邻右舍吃好长时间。

  院子里很安静,听不到外面的喧闹声。她笑着说:“夏天如果不关窗户,都能听到对门的胖小伙打呼噜。”后来,胖小伙搬走了。再后来,胖小伙回来转了个弯,说后悔从这里搬出。

  关桂兰的儿子在澳大利亚,她去过一次,语言不通,就回来了。她接地气惯了,不愿住楼房,独自一人住在十多平米的平房里。杨梅竹斜街的院子,平均户居面积22平米,每户2.5人。与其他居民相比,她住的是“大房子”。

  关桂兰出生的1962年,正是梁思成和陈占祥为保存旧北京城奔走呼号的年代。她出生前不久的“大跃进”期间,北京的外城城墙基本已被拆除,内城的部分城墙也已被拆毁。她出生后不久,为修建地铁,北京城的内城城墙遭到彻底毁灭。她出生后的第十年,梁思成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留下最后一行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随后与世长辞。

  关桂兰并不知道梁思成,但她一直守候的这块地儿,是梁思成竭力保护的旧城中,最后一片保持原生态的历史街区。

  51号院子里,曾有一户外地人。刚搬进来没几天,外地人就因每到半夜把门摔得哐啷响,得罪了院子里其他四户居民。关桂兰说:“我们邻里都是客客气气,互相照应的。他们外地人不懂。”

  事实上,杨梅竹斜街里的居民,大部分已经不是原住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制度开放,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北京。1993年国务院批复《北京1991至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后仅过去两年,北京市人口就达到527万,比2010年人口目标多出82万。北京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常住人口。

  这些外来人口,是杨梅竹斜街的第一拨“新街坊”。随着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居住时间越来越长,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也越来越少。北京,已经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了。

  当京韵大鼓的声音消失在胡同深处时,前门卖大碗茶的人也没了踪影。冰糖葫芦到处都有,可老北京人却说再也找不到那个味儿,连前门的箭楼和牌坊也不是原来那座了。

  关桂兰说:“老北京变了。过去家里吃饭,上天安门去喊就能喊到家人。现在甭说喊了,用手扒拉也扒拉不出人。”

  她看着新修的前门大街,摇头说再也没有以前的气氛,不愿意去逛。她更愿意搬个小板凳,与住了十多年的邻居一起在门口唠嗑。

  “那时候,计划经济,一人就二两麻酱。我们拿着碗去买,回来边走边舔,还没到家就舔到碗底了。”说起往事,她砸吧砸吧嘴,回味麻酱的味道。

  与关桂兰相比,胡同里的老头们生活更丰富些。

  “那时候,我们在胡同里伺候花鸟、下棋、聊天、约着去听戏,充满了生活情趣。要做饭,发现没有调味品,直接上对门拿。有一种温情在胡同里面保留着。”张金起说。

  作家张金起在石头胡同住了30多年,那是杨梅竹斜街旁的一条小胡同。“那时候,两口人,住9平米的房子。”

  他住在胡同,研究胡同,保护胡同。2010年,他在燕家胡同和朱茅胡同做了一个调查,发现100人中,愿意搬走、愿意留下和看情况的,各占三分之一。

  张金起认为,改造后的胡同要保留部分原住民,还要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原住民对居住地有感情,社会关系较多,有助于保留地区原来的文化形态。”

  现在的张金起搬到了大兴,住在大院里。生活条件好了,可问题接踵而来:想买本书,却找不到书店;想谈谈和文化有关的事,却找不到能交流的人。他说:“我觉得我住的地方就像一个沙漠。”

  腾退

  漆影斑驳的木门,模糊难辨的对联,残缺不全的门梁,弯弯曲曲的过道,顽强生长的野草……是如今大部分四合院的写照。曾经温馨宁静的四合院,如今更多展现给人们的是拥挤、破落和贫困。

  杨梅竹斜街里,小院子里住有五六户,大院子里有三十几户。除空间狭小外,大多数院子没有厕所和浴室,也没有上下水,直到2012年才开始煤改电供暖。

  51号院子里,关桂兰的屋子没有后窗,不通风,屋里非常潮湿。墙面每隔两年就要重新粉刷,否则墙皮就会脱落。长期住在这里,关桂兰得了风湿病。

  她说:“不要看表面的东西,要进院子,看看里边。北京人生活并不那么容易。”

  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对杨梅竹斜街的居民开展腾退工作。公开的腾退标准是每平米补偿4.6万元,需要安置房的居民奖励20万元,不要房的奖励30万元。

  对于一个居住面积只有十多平米的家庭来说,腾退后买房只是个奢望。此外,孩子的上学问题、老人的看病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从2012年开始,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要求凡是公房,整院一起腾退。

  85号院的白冬兰(化名)说:“我们院子一共9户,只要1户不走,其他人都走不了。我妈70多岁了,这辈子就盼望能住个大房子。院子里还有一户人家,30岁的儿子就等着搬了家结婚。”

  51号院子里,仅剩的5户在自家狭小的空间里拥挤着,而院子里却空空荡荡。那些腾退的空房破破烂烂,没有修缮,门上写有“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房屋资产”的封条清晰可见。

  住在街东的郝卫国(化名)说:“我们不反对搞胡同经济和胡同文化,但首先要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杨梅竹斜街是驴屎蛋子,外头光鲜。”

  郝卫国双腿不方便,便在家门口建了一个停放残疾车的“违章建筑”,后被大栅栏投资有限公司拆除。投资公司承诺给他再建一个停车的地方,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着落。而为了符合街道的文化氛围,郝卫国家换了三次门。

  2012年杨梅竹斜街重修路面时,他亲眼看见施工方将20多公分厚的水泥板铺在地面上,以掩盖地下各种管道不符合规定的痕迹。原来设计的72瓦路灯,安装时变成了32瓦。他问:“政府投入的15个亿到哪里去了?”

  采访结束时,张爱国的老伴大声说:“先甭管腾退什么的,能不能呼吁一下,把我们的厕所修好。”

  今年年初,街西的厕所被拆除,如今大半年过去了,仍没有修好。现在,杨梅竹斜街仅有的女厕所在街东,街西的女人们需要穿过煤市街,去“别人家”的胡同方便。

  □本刊记者 胡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