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肥胖低头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肥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2-03 13:56
目前我国有近3亿人进入超重和肥胖的行列,其中女性占54%。也就是说,有1.5亿人口需要大码女装,这个数字几乎逼近美国人口总数
法国女孩达穆尔21岁时应征模特儿,117磅的体重,因为胖被拒。17年后,她以300磅身躯成为“大码”模特,为著名时装杂志《Vogue》拍照。此后她又创办期刊,刊登丰满模特们的照片。
今秋最华丽的一场大秀本是维多利亚秘密的2014年内衣秀,然而这位体重仍达270斤的法国模特,却成功吸引了整个时尚界的眼球,让身材窈窕的超模们自叹弗如。
曾几何时,胖与时尚水火不容。如今,时尚慢慢向肥胖低下了她那高贵的头。
胖模特的春天来了
达穆尔年轻时常幻想成为模特或时装设计师。无缘模特后,她便钻研摄影,为专业模特拍照。不过她发现,这群被社会公认为漂亮的女士其实并不快乐,媒体刊登的女性照片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不会有老年女性和不同种族的女性。
后来她到一家“大码”模特公司应征摄影师,岂料对方想签她做模特,从此她开始走上时尚之路。
日本,这个向来追求极瘦时尚的国家,也开始发生变化。
如今,面向丰满女性的服装变得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多的胖女孩不再遮遮掩掩勉为其难地掩盖身材,而是希望展现出自然可爱的一面。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 居住在东京都内的21岁日本女孩大桥满知子经常在快速时尚品牌“FOREVER 21”购买衣服。这次她买了一条豹纹裤。大桥说,“之前很难买到大码的时尚服装,现在适合自己身材的可爱服装多了起来,购物变成了一件开心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FOREVER 21推出了旗下的大码品牌Faith21,该系列服装中包含了豹纹、蕾丝等时尚元素。而在几年前,只有身材苗条的消费者才能买到如此时尚的服装。
东京的日本伊势丹新宿总店在今年春季的装修中,将大码服装卖场“CLOVER SHOP”转移到顾客来往频繁的三楼电梯前。店里13~27码服装的销售额比计划增加了10%左右。
东京都港区的女装企业Flandre经营的销售大码女装的服装店“PLASIS”,今年的销售额也超过了去年。休闲服装品牌Shimamura销售的 LL到4L女装今年9~10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
大码服装变得畅销,但实际上日本女性的体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调查,最近10年日本年轻女性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几乎持平,变化极小。日本大型百货店则表示,目前大码女装的销售额不到女装整体的5%。
胖点更健康吗
时尚界很多人士认为,大码模特的流行,是因为频发的传统模特猝死事件引起了业界的警惕。
对正常女性而言,要维持超模的体型是非常困难的,饥饿、吸毒、厌食等病态的减肥方式在模特圈内并不鲜见。模特猝死事件,让整个时尚产业蒙上了不健康的灰纱。
英国政府提出了一项计划:时尚设计师们必须使用18码的人体模特进行设计,不能再把干巴巴、骨瘦如柴的模特们推上T台。
爱丁堡艺术学院是第一个推广此项新计划的机构,他们希望时尚界能意识到:衣服并不仅仅是为了T台而设计。
爱丁堡大学时尚课程的领头人Mal Burkinshaw表示,把学生和现实中的人物联系起来就好像“打开一盏灯”。他说,“在时尚设计师和那些将会穿设计师作品的真正顾客之间,关系是脱节的。”
英国平等事务部长Lynne Featherstone成为“自信身材”活动的倡导者。她说,“有太多人因过度重视自己的外表而感到压力。我倡导大家乐于接受不同类型的身材,正如我们所在的社会一样,多元化。”
在英国西部大学研究中心从事外貌研究的Phillippa Diedrichs说,“研究表明,消费者往往更青睐于形象更接近现实生活的模特。这一点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因为这正是来自时尚产业内部的声音,说明业内已经了解到多样性的需求。”
此项倡议的发起,来源于服装合体分析师Alvanon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研究。她利用3D影像科技,为英国和欧洲地区的五万名女性进行了尺寸测量。结果表明,在英国女性中,拥有庞大矩形身材的人实在太多,是拥有玛丽莲·梦露般沙漏形曲线身材的人数的5倍之多。
著名时装快销品牌H&M最近也舍弃了一贯骨瘦如柴的形象,选择一位胖模特担任新一季泳装的形象代言。
1986年,Crystal Renn出生于美国迈阿密,14岁就进入模特界,然而,她却被要求减去近1/3的体重,16岁时她身高175厘米,体重却只有43公斤,健康受到严重伤害。
她拒绝当纸片人,增胖到75公斤。回归正常体重后,梦想着当模特的Renn成功转型,成为一名“大码模特”。Renn说,她对自己的身材十分满意,认为现在才是自己人生最灿烂的时刻。
Renn表示,“我希望大家明白,女性有不同的体态,她们都漂亮,都值得欣赏和赞美。”在回忆录《饥饿》中,她披露了自己刚进入模特行业时因体重、身材问题而备受折磨的故事。
Renn目前又瘦了,但大码模特行业已越来越兴盛。
大码的时尚结构
一种时尚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渗透的,本身有其独特的原因。
近一百多年,在西方出现了消费论研究,其中特别有趣的是关于时尚规律的研究。
理查松和克罗伯对1600年至1930年的流行时尚进行定量研究,以期找到时尚与社会状况之间的关联,但是这项研究在两人的失望中结束。
据徐建宁的《时尚历史和结构》论文研究,关于时尚的变迁规律,有三派人士贡献出了自己的理论,但都无法全面涵盖。
其中,“滴入说”认为,时尚是上流社会开创,而后被下层人群仿效,像水滴一样从上至下。该观点准确地指出了时尚的目的是进行阶层隔离。
而“时代精神说”认为,时尚是对时代的社会状况变化的反映,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女士们的裙子下摆,“经济萧条时裙子长,经济发达时裙子短”。这种说法被认为过于简单,但这个观点聪明地抓住了时尚的装饰“标的”。
“性感部位移动说”则认为,时尚的目的在于性吸引,由于男子的“审美”疲劳,女性需要不断变换身体的展示部位,以持续吸引异性的眼球,从而推动了时尚的演变。这种理论显然过于偏颇,但该说法敏锐地触碰到了时尚的男女配合结构。
以环撑裙为例,我们可以描绘出时尚的基本结构。这种裙子几乎是唯一的产生和消亡被准确记录到具体年份的时尚:1468年的西班牙宫廷引领了这种时尚潮流,经过一些设计上的变动,这股潮流一直延续到1890年代。
同时代的人一望便知这是一个贵妇时尚,然而恐怕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依据什么判断出环撑裙的穿着者是一位贵妇人呢?
环撑裙时代,有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剧院。大约有两百年的时间,剧院的主要功能是让观剧的人们暗中彼此做社交观察,艺术表演的功能经常退居到次要地位。
人们在此进行各种台下表演,绅士小姐们的观剧望远镜与其说用于看戏,不如说用来彼此打量,剧院成了比贵妇人的客厅更大的上流社交场所。
环撑裙无论在哪里出现,哪怕出现在伦敦东区的穷街陋巷里,剧院和庞大的裙裾都会同时出现在人们的脑海里,于是,环撑裙的含义就出来了---“我是坐在包厢里看歌剧的人。”因为,身着环撑裙,坐到楼下的普通座位上,实在太不方便了。
环撑裙最初的设计很可能是为了显示一种动作姿态,即贵族女子觐见国王时手提裙裾、两侧屈膝行礼的姿态。设计者用衬箍呈现出裙裾被提起时的样子,其意味不言自明:“我是有机会面见国王陛下的女人。”
环撑裙后来“指向”剧院,这绝不是最初的设计者所能想到的。
对于大码的时尚结构,大概也并非某些设计师最初的构想。
青年艺术家罗泽易认为,时下大码模特流行,也是大众对时尚的安全感依赖需求。从时尚历史变化趋势来看,当人类某个时代出现频繁战争和灾难时,大众对时尚和美的追求更趋向于朴素,多以“胖、壮”作为时尚和美的标志,这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危机感时,潜意识中寻求安全感的表现。
这种潜意识心理在和平年代因个体不同也普遍存在。例如,大多数女性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她们往往希望选择外表强壮或让她们可以得到安全感的男性作为心仪对象。
缺少安全感的地区和民族也往往以胖壮为美。例如,汤加王国,无论男人女人都以壮胖为美,著有“胖子之国”的美称。
另外,还有毛里塔尼亚,数十年来人们一直推崇快速增肥餐,目的在于让女孩足够肥胖,能充分显示家庭的富裕,并成为当地人心中的标准美人。
所以,在罗泽易看来,大码模特流行,也有我们生活面临种种压力、缺乏安全感的社会因素,是“大众潜意识社会心理从时尚角度折射出来,发出希望得到保护的信号”。
市场有多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近3亿人进入超重和肥胖的行列,这个数字几乎逼近美国人口总数,其中女性占54%。也就是说,有1.5亿人口需要大码女装。
肥胖人口的基数,决定了大码服装的市场。
2010年召开的全国电子商务会议给出了数字:在中国最大的B2C平台上,女装类搜索第三多的关键词正是“大码”。仅当年的4月和5月,“大码”的日均搜索量高达15.03万次。
如今,在淘宝网搜索“大码女装”,会看到超过33万件商品、4400多家店铺。有不少店铺出售各种款式的大码女装,包括上装、裤子、裙子等。
Torrid是美国卖大码女装的传奇,他们将大码女装做成了一种文化,与骨瘦如柴的模特针锋相对。12年前,这家针对年轻女性的服装品牌开始推出大码T恤和牛仔裤,逐渐地,款式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女性化。目前他们的155家门店遍布全美,打开官网,可以看到各色花样的打底裤、铅笔裙和蕾丝紧身衣,全部都用大码模特来展示。
Torrid的总裁Daniel告诉媒体,“胖姑娘不应该等待别人接受你的着装,你要对自己说:‘我喜欢金·卡戴珊穿的上衣,我就要穿上,我不在乎那件衣服是18码的。’胖女孩更应该自信些。”
Torrid的最大尺码居然达到28号(胸围大概150厘米,5尺左右),不过Daniel说,仍有不少顾客要求做得再大些。
ReportLinker出版了2013年对英国和美国女装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美国服装市场受到经济危机影响,2013年的相关税收将降至5年来的最低点。零售商的选择呈现专业化的趋势,其中大码女装、婴儿服装和孕妇服装成为新的增长点。
在英国市场的调研显示:过去5年来大码女装在英国的销售强势增长,2008年至2012年零售业绩提高了21.4%。
文 | 骆晓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