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妮:黑暗中种下生命之光

  初见李兰妮,她知性恬静的笑容丝毫没有病人的苍白感,癌症开过3次刀,做过5个疗程化疗,从2003年4月开始一直服用多种抗抑郁药物的经历,都没有显现在她的面容上。“我从不避讳自己的病情,我就是一个病人,但我相信希望,我一直往光亮处看,终有一天能够走出死亡的幽谷。”李兰妮说。

  让我们一起来倾听李兰妮讲述她的生命故事吧!

  抗癌女战士:

  “作为一个女人,我敏感,但是有着坚韧的生命力”

  李兰妮生于军人家庭,在边防海岛长大的她,打小就有点忧郁。看着茫茫的大海,“我不像一般的孩子,觉得大海自由、美丽,我对它没有向往,反而有点害怕。”李兰妮说。童年时期的李兰妮缺乏父爱母爱及安全感。14岁那年,她开始了和病痛抗争的旅程——她患上了血管瘤,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便独自走上手术台,面对未知的一切。“我从小就挺坚强的,当时没有非常的害怕,只是觉得我一定要去面对它。”李兰妮说。

  这次经历并没有为她的抗病过程画上句号,32岁那一年,她患上了甲状腺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后来因癌症复发为淋巴转移癌,又做过两次手术。“当时我为了排除癌细胞向大脑、肺部及全身骨头扩散,做了头部、颈部、胸腔CT及同位素扫描,接着是5个疗程的化疗,化疗的过程让我全身上下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呼吸系统等等甚至是嗓音都被‘化学’了一遍,深切体会到化疗的滋味。”这个过程李兰妮记忆深刻,癌症的手术、化疗都在透支着她的生命,也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病痛的分量。

  “我一直告诉自己,我必须坚强,我必须生活自理,我不愿意成为任何人的累赘。作为一个女人,我敏感,但是有着坚韧的生命力。”在李兰妮的语气中总有着一丝倔强,这也是她面对困境永远不变的高昂、强者姿态。

  抗抑郁症女勇士:

  “我努力在黑暗中种下生命的亮光”

  “很多人会问抑郁症是什么?也常有人问我抑郁症有多难受,可以说我找不到词语回答,但是从感受上来说,抑郁症比癌症更加恐怖。”在很多朋友眼中,开朗、坚强、健谈的李兰妮不可能被抑郁症找上,但病厄再次笼罩了李兰妮的生活,她被确诊患上了重度抑郁症。“那种痛实在是无法言说。”李兰妮说。

  她开始出现连续失眠超过一个月,心神涣散,极度疲倦,渴望自残,对任何事都失去兴趣的症状,大脑好像丧失了发出指令的功能。起初,李兰妮很讨厌“抑郁症”这三字,“我四处求医,只为从医生那要来一个说法解释我的状况。有个医生说我患的是抑郁症,我真的觉得很荒唐,我一向坚强,癌症化疗的时候我一次也没有哭,怎么可能是抑郁症?!”李兰妮回忆说。

  直到张国荣跳楼自杀的那个白天,李兰妮还在医院问诊,那则新闻给她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在看到新闻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抑郁症的严重性,原来患病的人还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张国荣作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明星,那纵身一跳也让我郑重地正视自己的病情。”李兰妮说。

  从此以后,抑郁症为李兰妮的生命撕开了一个巨大的伤口,在此过程中她还要面对癌症的反复治疗,她的生命走向了悬崖边缘。“我努力地在黑暗中种下生命的亮光,内心深处却总有一种死的渴望在拽着我。”李兰妮感慨。可以说,李兰妮尝遍了治疗抑郁症的各种方法,她一直在抗争,她从没有放弃。

  女作家斗士:

  “我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如果说我的使命是得癌症、抑郁症,不死,那我更要老老实实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就像我颈部那块长长的伤疤,它的存在是我抗争的标志,也是转化自我的使命,我要把我的故事记录下来,为更多有精神健康困扰的朋友提供帮助。”

  经历了病痛也让李兰妮对生命多了一份达观和从容,2008年的时候,李兰妮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旷野无人》,在这部作品里面,李兰妮致力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一份精神档案。她在书里面详尽、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症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说实话,我更害怕抑郁症,那是因为癌症虽然致命,但是我们都对它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抑郁症对很多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我在治病的过程中找到了一个让自己更加强大的方法,那就是不断地去了解它的病理情况,我在精神状况还可以的时候就不断寻找相关的书籍来看,有的病你必须了解它才能消除未知的恐惧,在《旷野无人》里面我加入了很多国内外关于抑郁症的医学研究和权威资料。”

  身为一名作家,李兰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病情放弃写作,她恰恰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了自己的病情和抗争过程。现在李兰妮更往前迈进了一步,她将更多关注公益活动,为抑郁症防治研究与宣传尽力。

  狗医生的病人:

  “我在学习感受爱、传递爱的功课”

  2003年,一个“小天使”降临李兰妮的生活,那就是李兰妮的“狗医生”周乐乐。“某一天,我偶然路过深圳一片草地,看到5只刚满月的狗崽崽在晒太阳,特别可爱,想到书中反复提到的‘宠物疗法’,便鬼使神差地把其中一只买了下来。当时我并没有准备好养狗,人也还处于病症的泥沼中,恍恍惚惚的,但也许就是天意吧。”

  很长一段时间,李兰妮都和周乐乐都保持着疏离的关系。直到有一次乐乐生了病,“当时医生让它住院。我正想离开,周乐乐以为我要抛弃它,拼命拿爪子乱挠我,一副生离死别的样子,还把头扎进我的怀抱,像小孩子哭泣那样嘤嘤呜呜的,那一刻我感觉到它很需要我,很像童年的我渴望家人的关爱。心里面坚硬的外壳在瓦解,觉得这个小生命就是我的孩子。我要保护它,给予它足够的安全感。我爱这个孩子。”李兰妮在《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的书中记录了从“宠物疗法”到人狗情深的点点滴滴,“狗医生”作为伴侣动物,除了陪伴着她,更是在李兰妮数度情绪崩溃、病情发作的时候用它的小前爪扒拉着李兰妮,似乎想要唤醒她的神智。

  “宠物疗法就是爱的疗法。”李兰妮笑着说。“写《旷野无人》时,我在学习面对死亡的功课。写《我因思爱成病》时,我在学习感受爱、传递爱的功课。”

  摘编自《南方日报》

  文/钟琳 夏歆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