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正能量大爷”

  不记得从哪年哪月开始,两个儿子对我的称呼,突然有了改变。将“爸爸”改成了“老爸”。尽管意思一样,叫得也甜,但在我心里,一个“老爸”却把我叫得酸溜溜的,意识到老之将至也。杜甫有诗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老”字的含义,正是退出人生舞台的意思。

  有些早退休的同事曾经提醒我,退休后一定要找点事干,否则突然闲下来会不习惯。但我并不以为然。因为我对“闲不住”、“不习惯”之类的说法,抱有怀疑态度。总以为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天性是偏于懒散的,没多少人会与“闲”过不去。

  可没想到,等我走到这个点,我也开始不习惯了。但是不习惯归不习惯,还得自我调节。实际上,“折中”就是最好的办法。两头都兼顾点,时而闲一闲,时而做一做。对于我来说,闲不用多动脑筋,逛街爬山、钓鱼读书,哪样都可以。但如何做却大有讲究。一是帮别人干,当个“打工老头”;二是自己干,开公司办企业,或者摆小摊。对于这两种做法,我都无能为力。于是我考虑,只要还能义务为他人、为社会做点好事,当个“无事忙”也好,这证明我还有用,就很满足了。

  依照这个想法,我便利用自己的手中之笔,为他人写申请、写报告、写证明、写表扬信……只要不违法,他们需要什么,我就帮他们写什么。此外,我还在媒体上为一些弱势群体发出呼吁。比如呼吁为一些上不起学的孩子募捐;为街道办事处贴文明公益广告。每逢放学时间,我还去学校门口带上袖章,当“交通协管员”。尽管没有收入,有时自己还贴钱,但我却干得很来劲。每当做一件好事时,我心情总是特别好。认识我的人都说我身上发出的都是正能量,有的人还叫我“正能量大爷”。

  我很喜欢大家对我的这个评价,但也有些惭愧。为他人、为社会做点好事,也是为了“我心怡然”。对于已年近七旬的我来说,现在精力、体力还算旺盛,还可发挥点“余热”。再往后,若能够活到耄耋之年的话,也只能蹲在墙根,仰着脑壳晒太阳,跟一群老头老太太扯闲篇了。

  可到了那时,我还可以有内容回味:讲讲我这退休二十年宣传正能量的时光。总之,我的光阴都没有虚度。

  摘自《老人春秋》

  文/赵德铭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