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趋势
- 来源:公司金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收购游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06 14:56
文化产业做为一个大产业来说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毋庸置疑,然而,在细分市场,比如阅读领域的投资机会何在?这对于很多创业企业及PE机构来说则显得略显尴尬,因为虽然全民阅读立法2013年已被列入议程,同时在技术支持下相关产品也十分丰富,然而,数字阅读、数字出版依旧不愠不火,需要考虑及推敲。
此外,在电影市场,当完片担保制度缺失使其难入银行“法眼”的同时,专业影视基金的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之间如何把握?显然,在投资机构眼中,文化创意投资则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复星文化产业集团董事总经理&TMT联席总裁钱中华:浅阅读和深阅读
版块融合是个大趋势,从世界全球的趋势来看也是如此。对此,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传媒和娱乐实际上是冰火两重天,现在在收购游戏,传媒发展势头非常好,新旧媒体能够融于一炉来进行推动。但是我们冷静清晰的来看,传统媒体趋于衰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今年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其背后的含义就是要告诉大家要强调协同价值,就是尽量收缩成本,收缩我们的整个运营。没办法,我相信如果能拿到一些电视台、报纸的数据,会发现今年广告收入大幅下滑,而百度在广告方面的收入可能会超过央视,这个趋势是不容改变的。新闻集团分拆,就是因为它的娱乐业非常发达,娱乐业非常发达就是盈利,一直养着传统的出版业。那没办法,娱乐业觉得老是缩手缩脚,想自己一骑绝尘往前面走。电影、游戏、动漫、电视剧这些相关的东西融在一起,因为他们有强大市场需求。所以我觉得传媒和娱乐这两个是冰火两重天。娱乐现在发展得非常好,像华谊兄弟都做得非常好,但是传媒肯定要转型。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新兴媒体,像数字阅读等等,传统的传媒和出版遇到了很大的打击之后希望在哪里?从两个角度来看,我是从投资人的角度看市场的新机会,我觉得传媒、数字阅读这个趋势从目前看市场非常好,我们也注意到包括网易、搜狐、腾讯都出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也有一些独立阅读的客户端,比如今日头条等等。我是比较同意刚才传媒梦工场的同仁的话,我也不认为版权这些事情真的很重要,客观上讲,比如文学阅读,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等,大体上来讲有版权的这些内容,在被盗版差不多1:10。换句话讲每收一分付费阅读,基本上有十分的盗版。如果你能面对现实,如果能够不断的根据中国互联网的时代进行创新,你的行业就能很好的发展。反之,如果你固守模式,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几个数字,比如包括文学、文字阅读,还包括音乐、动漫、视频、游戏,显然今年的游戏大概市场规模在600到800亿的规模,我们电影有两三百亿的规模,这里面的差异就在于网游是不断创新的,从一开始卖光碟来进行游戏,然后到游戏的版权不要钱,卖服务包月。后来服务包月之后就发现用户也不满意了,就服务也免费,卖道具。后来发现用户也不满意了,就推出网页游戏。后来网页游戏用户又不满意了,因为大家都有PAD和手机了,现在就推出手机游戏。所以不断跟随市场的变化来做,市场就发展起来了。所以新媒体一定要贴近用户。
我个人开两个药方,第一是浅阅读,浅阅读指的就是大众媒体,这些新闻客户端等等。这些东西版权本来大家也不是很看重,最主要是影响力。从影响力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要智能化,考虑到大数据的因素,把用户的作用发挥出来。新媒体时代,应该是用户基因,如果能做到用户的阅读、用户的使用方式能被你有效的观察,推出智能化的,这就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大众阅读浅阅读一定要把用户的价值发挥出来。
第二就是深阅读,比如一些重磅的好作品,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通过别的行业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本身文字阅读这块盗版是你无法回避的,那怎么办?有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今年最大的就是高盛和淡马锡投资盛大文学,后来盛大文学宣布,向用户收费阅读的这块收入,完全补贴给作家。盛大文学去干什么呢?成立了编辑公司,放弃这块收入,把这块收入全部给作家,把作家牢牢捆绑在盛大文学的平台上,我负责把你引导到影视、动漫等等其他领域。
华谊兄弟董事/副总经理胡明:并购将成为获得人才的主要手段
关于文化传媒投资,在我看来传媒的各个板块和各个领域互相融合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今年大家看到华谊兄弟在并购游戏公司,乐视网在并购电视剧公司等等,你会看到过去我们会划分出来以制作为主的,或者以视频网站为主的、以游戏为主,其实过去可能在传媒各个板块,大家有自己的细分领域,在2013年从不论是整个投资行业还是在A股的市场,我们其实非常非常明显的看到的就是各个板块在互相融合,融合之后中国也会出现几大传媒集团。这几大传媒集团跟美国的不同点在于,美国市场是先诞生了大的电影公司,或者是像贝塔斯曼新闻集团、华纳这样综合性的传媒机构,然后才出现新的基于互联网模式的企业。
而在中国,影视企业其实也是属于新媒体,因为我们整个产业化的历史也就十年,从2003年出来的电影管理条例开始,整个电影局才有了正式的行业性的统计。所以在中国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是同时起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会看到这样的格局,就是传媒领域的各个公司在互相融合,将来哪家公司能够在跨界的业务上面走到最前面,我觉得哪家公司将是这个行业的领导者。
华谊兄弟以拍电影起家,最近这一两年,我们也努力的往基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板块转型,不论是我们在2010年投资了手机游戏公司掌讯科技,还是我们今年控股手游公司,其实所有这些转型和努力都是致力于把华谊兄弟打造成为一家综合性的娱乐公司。这是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就是各个板块的互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将来行业的领导者将是综合性的传媒公司。
第二,并购将成为我们获得人才的很主要的手段,9月份的时候,我们公布了跟张国立先生所做的合作,就是华谊兄弟并购张国立先生的制作公司,当时有很多媒体朋友问,张国立一个人值不值这两亿五,其实从我们内部看,或者行业来看,他的价值肯定是远远不只这些。在传媒领域,对于杰出人才的争夺,也将会越来越激烈。我们大概从1998年的时候就跟冯小刚导演保持一个独家合作的关系,我保证能够给他投资,就可以跟他签这样的独家的协议。到了今天实际上对于人才的争夺肯定是更加激烈,有时候你去买一个公司,就是为了买这个人。但是毕竟在整个传媒领域,顶尖人才永远是最稀缺的。
传媒梦工场CEO蒋纯:传统行业的媒体化
我们很希望有一天能变成中国A股市值第一的传媒股,要实现这样一个战略,我们也是有一个布局,比如,我们有原来的新闻出版,加上现在新增的互动娱乐,就是游戏这一块,以及今后的影视文化,这三大板块作为初始架构,然后打造自己枢纽性产品集团,我们理解的媒体现在是社会的中间和核心,在这样的点上去切入,应该说在很多地方会有制高点的作用。切入很多产业我们都可以做得比较顺利。在这样一个大架构下,我们后面将会看到浙报传媒会有很多自己清晰的思路,比如我们在A股打响了游戏并购的第一枪,但其实我们并不是最激进的,现在我们被收购的PE是相当低的,因为说用做实业的角度来做并购。
梦工场除了对现存的这些市场上的案例进行整合之外,我们也很关心新生力量的成长,因为我们看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的新的机会,这个机会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播、资本降低,越来越多的原先人文领域的创业者可以进行低成本的创业,原来这个门槛非常高,但是现在门槛已经非常低了,自媒体的出现等等,我们会看到有很多人文领域的创业者,也可以用这样低的门槛出来进行创业,这是一个新的文艺复兴时代,会有很多很好的主意会在新的媒介产生,这是我们很关注的。可能原来具有一些人文核心、人文素质的新的创业可以报出来,这是我们关心的方向。
另外一方面,技术跟人文的结合,现在我们看到很多数字营销,技术跟人文的结合,一方面是一种创意和策划,另外一方面由于有社会化传播,有这样的可以量化的传播的分析手段,我们可以用数据挖掘、大数据的方式,去修正、检查我们传播的效果,这使得做很多项目有新的含义,就是发觉这些科技项目在人文领域的应用。
第三就是传统产业,我们打上引号的所谓传统的东西的媒体化,这也是很值得关注的方向。前段时间罗振玉提了一个口号,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他其实说了一个趋势,哪怕是看起来很不相关的产业都在媒体化,在利用自己的品牌找到自己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空间。因为互联网时代不是说你引进一些电子商务,引进一些网络,办个网站就能解决,更重要的是利用这种低成本的传播手段去建立自己的品牌,还是利用这个品牌的传播把自己的产业做得更好,甚至产生一些新的创业企业,这也是传媒梦工场非常关注的方向。
TCL创投副总裁童雪松:由投资硬件转移到其他软性企业
我们投资的一个方向是硬件,我们在硬件这块也在往上游走,我们知道TCL在深圳投了一个做面板的工厂,这是深圳市政府自成立深圳市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整个投资是200多亿,TCL投了一半。TCL在这块的布局,从2008、2009年就开始了,但是我们的确注意到,在这两年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其实我做投资最没有看懂,也是挺后悔的一个案子就是乐视,当时乐视找到我,我们实在是看不懂,就没有投。后来我们没投以后,他们几个月以后就挂牌了,这个很可怕。从它做私募融资到挂牌,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在不断学习。
关于没有投资乐视网,我们当时主要是因为看不太懂,二来我们当时做投资主要还是要看基本面,而当时乐视的基本面并不是那么亮丽。这是当时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接下来该怎么做,我想一方面是作为硬件厂商,他们要积极去探索,去和一些做运营的或者是做单纯软东西的企业去合作,像我们跟腾讯最早推出过一个类似于电视一样的pad,最近我们跟爱奇艺也推出了互联网电视。所以一方面是跟这些新兴的player去合作,另外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去想办法转型,随时配合这个市场去往前走。但是我相信中国的电视产业已经这么多年了,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企业他们自身的调整能力其实也是很强,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你可以看到在别的产业里面起起伏伏,但是在电视基本上就这么几家在玩,所以这是一个很有生命力,也是很能自我调整的行业。
最后一点,我们更关注的是些多媒体产业背后的东西。今天我们谈到像数字媒体,去年整个中国市场是接近两千亿,数字媒体背后需要的是存储、网络运营、安全保护,这些全部都涉及到一些技术的东西,这些往往是我们这些做硬件的专长。所以在关注前端的同时,我们会在后方找到很多很多机会,这可能也是我们的一个关注点。
蓝色光标副总裁何露:整合并购与国际化机遇
从蓝色光标来讲,我们过去这几年成为并购机器有一个师傅就是WPP集团,我们通过研究他们,发现其实在传播和广告、公关这个领域,我们比喻成葡萄,也是想成为一个葡萄糖,穿起来很多小葡萄,是要成为一串葡萄,还是你想成为一串葡萄当中的一小颗葡萄。而我们蓝色光标则想成为一串葡萄。
另外从客户的角度来讲,因为我们服务很多国有、国际化的的企业,我们看到过去几年甚至接下来几年,国际化的趋势从客户的需求来讲也是非常强烈的,我们一些国有的企业想要走出去,其实特别简单,今天为什么很多外资企业在中国他们用的代理商、广告商都是一些美国公司,因为他们是美国本土的公司,比如宝洁、联合利华,他们喜欢用一些国际化的公司。但我们的公司走出去的时候,比如联想、TCL,肯定也想用一些本土的大型公关公司,这就给蓝色光标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所以我们需要去打造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培养我们自己的网络,去搜罗我们自己的人才,建立一个国际化的网络。当我们这些大型的国企走向国际的时候,我们能成为他们的后盾,这是国际化一个大的方向。
现在中国经济非常好,也有很多国际化公司想要进入中国,他们在寻找中国的代理商的时候,或者营销伙伴的时候,他们也希望找一些能够了解中国本土市场,能够提供一系列整合营销服务的传播机构,蓝色光标也是有这样的机遇,能够去服务这样国际化的企业。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帮助外国企业走进来,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机会,这是为什么我们觉得将来的机会是国际化。
过去两三年我们主要是在国内进行了一系列并购,把蓝色光标从一个传统的公关公司,变成了一个整合营销公司。接下来我们主要的战场已经到了欧洲和美国,在欧洲我们今年已经完成了我们的第一次海外收购,用3.5亿人民币收购了曾经想要收购我们的英国传播集团20%的股份,我们也在接触很多英国、法国、美国的在整合营销的公司,包括主要是在数字化的领域。因为我们也预见到接下来几年主要的发展是在数字化的领域,所以我们也希望去招募一些在数字领域走在比较前面的欧美的公司,这样可以让我们整个集团的技术也好,人才也好,我们的能力都能够走在世界的前端,这是我们大概的布局。
■文/本刊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