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产业及LED行业投资分析

  • 来源:公司金融
  • 关键字:环保产业,投资分析,汽车领域
  • 发布时间:2014-01-06 15:04

  节能环保开始升温的大背景下,在LED产业和电动汽车领域,留给创业者和投资人的机会何在?

  在雾霾天气席卷全中国的时候,节能环保,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生态农业、新材料以及清洁生产等,包括能源、汽车等,如何以可持续、更清洁的方式帮助传统的企业实现升级和转化也成为成为全中国人关注的焦点。

  而在投资机构眼中,他们的投资机会有哪些呢?他们到底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切入这些产业的呢?

  德丰杰正道合伙人杨希:系统投资新能源

  在清洁技术方面,德丰杰主要关注太阳能、风能、天然气,还有重要能源的储运输送,包括智能电网、环保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系统的投资方向,我们比较喜欢投一些早中期的项目,希望以科技创新能够真正带动整个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华平投资执行董事白波:价值链投资

  在中国,我们喜欢把专注的领域总结成一个价值链,说白了就是以清洁技术里面发展出来的技术,去绿化传统的石油能源和工业行业,这里面包括节能减排,包括怎么更有效的利用废水、废物,包括利用不同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造传统行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中国一个最大的煤层气公司用传统技术进行煤层气开发,这是我们最主要专注的领域。我们这个投资方式很简单,找最好的管理层,打造最持久的投资,希望在上市的时候有10亿美元的市值。

  对于LED企业的壁垒,在我看来,壁垒是分两部分的,第一个壁垒是打通现有的壁垒,第二是打进去了之后,怎么把自己的壁垒给修起来。我们把LED整个产业链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发现最大的壁垒其实是有好几个寡头,我们找到了一个可能的公司,是以前蓝色的LED发明者新建的公司,它希望能够打进来壁垒,这个壁垒从技术上来讲可能打得进去,但是我们最后不想走太远的路,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几个寡头从知识产权来讲,他们经过几十年的互相斗争,他们之间已经达成了停产协议,一旦有人想冲进来,他们会群起而攻之,把你搞倒,对我们来说这是痛苦的地方。

  纪源资本合伙人于立峰:我们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布局

  在未来两三年我们看重的两个领域,一个是固体废器物的综合治理,还有环境数据的综合收集、应用的方面。因为我们知道在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综合应用方面,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我们一直说PM2.5是多少多少,但是我们知道北京的PM2.5朝阳区和西城区是不一样的,PM2.5里面的物质含量也是不一样的,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环境综合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领域里,会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一定会产生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科技的公司。在固体废弃物当中我们比较推崇城市矿山的概念,我们认为资源是稀缺的,中国经济的发展一定会带来对资源的广泛利用。在这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很多资源已经被开发出来了。在80年代,日本提出了一个城市矿山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之下,我们如何利用现在的高新技术,将矿山和冶炼厂的尾矿、废渣提炼出来,这里面既有环境修复和废物利用的概念,还有资源再利用的概念。

  关于LED行业,我不认为LED产能过剩是真命题,我觉得是一个伪命题,我们都知道LED真正的核心技术都握在外国企业手里,中国企业大多数都在走两个路子,一部分是在做下游的灯具,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人手里。第二,我们大部分中国LED公司是在走工程类的,还不是产品类的公司。再就是靠政府补贴,包括科技部前段时间推出的,需要大量的政策去拉动,需要大量的财政补贴,甚至靠政府给工程,所以造成我们这个行业里因为政府一给钱,所以大家就一哄而上,由于专利技术不在我们手里,它的门槛进入又比较低,容易产生这样的产能过剩。

  第二,商业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市场需求是虚的,没有走到真正的产品里,变成一个节能产品,而是一个工程类的公司。现在去看大多数甚至有一些LED上市公司,真正意义上把它定位成一个节能产品的公司,我认为是不准确的,更要把它定义成一个工程公司,所以我认为这个领域里未来的空间是巨大的,包括刚才我们大家都说的未来很多其他的照明工具都会被淘汰掉,包括白炽灯,未来是明文法律禁止要禁用的。而且节能灯对环境的污染大家也都要认识到。所以我们不能说做一个节能环保的人,但是又做污染环境的东西,所以LED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没有释放出来。

  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优胜劣汰的过程,从商业模式上讲要从工程类公司向产品类公司、商品类公司的转移,所以像飞利浦这样的公司未来市值是很大的。再就是我们要有自己核心的专利技术,包括要克服原来LED应用当中有一些技术上的困境,比如说LED大家都知道叫做低电压、高电流和自流激发,而有一家公司用的是交流激发,光衰和芯片寿命会大幅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说LED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只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个提高寿命、商业成果转化和优胜劣汰的过程。

  英飞尼迪董事总经理胡斌:投资新兴战略性产业

  我们投资的领域基本是基于以色列的一些优势产业,也正好是我们“十二五”规划里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TMT、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方面,正好是我们投资的重点,节能环保行业是我们的重要领域之一。节能环保跟很多别的行业是息息相关的,包括通信技术的改变,包括电子技术的改变,可能都会影响节能、减排。我们特别关注:一个是在农业方面的土壤改良技术,另一个方面是污泥处理方面的技术,包括重金属的分离、提取,包括土壤的修复和改进方面。

  前面提到了关于电子方面,我们在北京的一家上市公司京东方做了一个光电的专门的基金,专门是投上下游的技术企业,包括LED、OLED。所以对于将来降低能耗和提高效率,特别是芯片方面、膜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现在在国内大概也投了100多个这样的项目,有些项目正好也是被有一些大的机构看重,准备在谈并购,有些也在排队,准备购汇。

  新沃资本高级副总裁杨栋锐:节能环保产业进程刚开始

  从这个领域来看,我们相对看好的是空气的治理,空气治理不是指脱硫脱硝,而是商用建筑和民用建筑的空气治理;第二是土壤修复,目前来说还没有形成非常稳定的行业规模、行业的商业模式;第三是环境监测。

  在我看来,水处理、垃圾处理,产业化的规模和产业化的进程刚刚开始。就拿空气治理来说,商用建筑和民用建筑,大家对空气治理方面投入还是不够的。另外是土壤修复,我们看到像湖南郴州类似于以前的工业地改造、矿藏的污染,这方面的治理还不够,另外这方面商业模式还没有形成,所以在这三个方面觉得机会非常大。

  对于LED行业,我的观点是这个行业的发展其实还是非常健康的,每个行业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技术短期的过剩等等。这个行业如果要想再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面对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说技术还是专利的问题,包括做大功率,包括衬底的研发,封装的技术各个方面。第二个是政府的补贴,特别是终端客户,我们以前看到这种节能灯,以前补贴一块钱,免费送到家庭。我们看到政府的推动力,来推动这种需求的增长,自然而然这个产能过剩会消失。第三个问题是政府的引导,说行业过剩,短期确实有市场的投资冲动,特别是包括拿MOACD来说,各个政府引进投资,一台一千多万,政府部分,包括无锡等各个地方引进投资非常多,所以需要慢慢的去做好引导。做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LED行业的发展趋势还是非常好的。

  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看好节能环保和新材料

  “十二五”规划出了以后,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支持的节能环保细分领域安排了一些投资,包括饮用水的处理,生活污水的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垃圾渗漏液的处理,同时包括一些脱硫脱硝、汽车尾气、有机溶剂的回收等等相关的领域的一些投资,还包括土壤修复、海洋牧场、水体修复等领域,我们都有项目投资。

  Lux Research中国区总监厉俊:投资LED产业链

  在中国来说,在LED的产业链上,做灯泡的环节里面至少有五千家以上的企业,这不能说是红海,但也是基本上不能再进去的地方。再上游一点,做封装这块的也有超过一千家,也是非常拥挤的。再往上做外延片的,这块地方稍微小一点,50多家,现在可能超过这个数字了。这三个环节里面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个趋势是下游的厂商往上游走,大家都想到人少一点的地方去,最终人少的地方也会慢慢多起来。造成过剩的原因就是预期,因为国家出了这么多政策,也确实给了很多补贴,市场也确实在发展,特别是高功率这块,国家补贴的街灯、隧道灯,这块增长非常之快。国家给钱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行业马上就过剩了,非常快。

  从现在这个状况来看,第一,大家可以看一下那些有特别技术的公司,比如说科瑞,科瑞那个基材是用的碳化硅,只有这一家,中国典型的技术是用的蓝宝石。现在我们有一家公司在做硅基材的氮化钾,会受到政府的关注,因为这是我们拥有核心产权的生产商。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这些有独特的技术,又是中国的自主产权,因为国家给补贴,当然要补贴我们自己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还有终端这块,国家的补贴是给大企业的,所以有一个名单,我看了一下只有大企业才能受到关照,未来很多小企业肯定会死掉。

  ■文/本刊编辑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