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直面挑战!
- 来源:经理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挑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29 15:55
■文/谢祖墀博斯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
中国成为全球销量领先的汽车市场,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10年前,北京、西安、沈阳、上海和广州已经被进入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之列。汽车市场的巨大发展使这一问题更加恶化。此外,中国有三分之二的石油需求依赖进口,而其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也曾对全球能源价格造成显著的影响。2009年岁末的哥本哈根会议加速了世界低碳化行动的步伐,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更是不言自明。
毫无疑问,中国对汽车动力技术的创新有着明确而迫切的需求。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表示,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共同的战略选择,也是各国汽车市场的战略选择。
不过,我认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面临着基础设施和消费者认可这两项主要挑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使用油电混合动力、纯电动、氢能源或洁净柴油等新能源动力技术,来取代传统的内燃发动机技术,需要商界和政界联手完善与技术研发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因为,新能源汽车产品本身的经济效应以及最终的市场接受程度,将极大地取决于提供充电或燃料补充的基础设施的可用性。除非同时伴随着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和投资,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支持,否则,期望某家企业对汽车的应用基础进行革新是不现实的。
由于中国是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中国政府有能力并愿意为新能源技术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我们相信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形成规模。届时,中国的汽车企业将开始缩小与行业领袖间的差距。替代动力技术的研发特别具有挑战性。挑战并不是开发车辆本身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发明可提供电力、电池充电/电池更换等可再生能源的基础设施。作为最大的汽车市场,以及对可替代能源解决方案需求最大的国度,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将重点关注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完善上引领潮流的国家,无疑也将在吸引与该基础设施密切相关的技术研发投资上把握先机。
符合消费者预期
新能源汽车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虽然上述基础设施投资将使得天平向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方向倾斜,但还需要让消费者相信,新能源车的价格和性能实际上能够达到他们的预期。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项目,我们可以预见,中国政府将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中国消费者85%是首次购车,对内燃机汽车的使用经验相对较短,并且已经习惯了城市内短程低速的应用条件,这对消费者接受驾驶性能相对较弱的电动车来说非常有利。
中国政府为替代动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的意愿,将最终提高需求端的市场接受程度。在这方面,中国有机会在全球发挥带头作用,并将推动供应端对新技术的投资。为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础设施必须走在前面,而这也将推动供应端的创新。实现此次转型性的变革,需要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政企关系更为紧密。
节约能源,减碳,以及减少污染不仅是全球趋势,更是中国政府的首要目标。如果忽视这些方面给汽车行业带来的新机遇,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将会在未来与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落后甚至失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