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亲的心一模一样

  送走94岁的婆婆才一个多月,王周生92岁的母亲也躺在了医院里,她因脑溢血昏睡了好些天。这天晚上,王周生在病床旁边和护工说话:“我有两个母亲,一个是婆婆,我叫她妈妈,一直叫到她走的那天;另一个是我的母亲,我们启东乡下叫‘姆嫚’。这辈子,我在两个母亲身边,各生活了30年。第一个30年,母亲教我做人,第二个30年,婆婆教我读书。如今一个走了,一个躺在医院里……”

  正说着,王周生发现母亲眼角流出了眼泪,“姆嫚、姆嫚!你醒了?”

  母亲和婆婆教会她的事

  王周生母亲的勤奋有口皆碑。解放前,父亲长年随军在外,母亲一个人默默挑起家庭重担,每天辛勤耕作,养一些猪羊鸡鸭,带一群孩子。母亲性格耿直、嫉恶如仇。解放初她在农村当上劳动模范,入了党。有一年刮台风,村干部怕她家草房倒塌,让他们暂住村支书家的瓦房。那天晚上,母亲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村支书夫妇偷偷往公粮里兑泥土!母亲气不打一处来,第二天,母亲就把这事儿给嚷嚷了出去,村支书自然受到处分。

  后来,王周生一家随父亲做随军家属,离开老家时,母亲去乡里转组织关系,才发现自己入了四年党,还只是个预备党员。她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报复”两字。多年之后,王周生问她:“早知道会遭报复,你还揭发吗?”母亲说:“揭!青菜叶子上有虫,难道吃下去不成?”

  婆婆王郓生在苏州书香世家,一辈子伴着书过日子。她曾是燕京大学和上海女子医学院的高材生。婆婆家祖传的藏书特别多,她的床头、案边、茶几上,到处堆满了书。

  婆婆英语非常好,读书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家里无论谁遇到不懂的英文,就会问她。婆婆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婆婆一家,嗜书如命。王周生嫁到婆家几十年,深受影响。她说,“我和先生没别的爱好,除了阅读,还是阅读。”

  “铁姑娘”媳妇与“大小姐”婆婆

  王周生出生在农村,父亲是军人,母亲文化程度低。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王周生性格直率,脾气急躁,文革时在农场,她是个有名的“铁姑娘”。婆婆王郓出身名门,家中下人称她“大小姐”,就读于教会名校,即便后来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优雅气质始终未变。这样一个“大小姐”婆婆和这样一个“铁姑娘”媳妇,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能够和谐相处,实属不易。

  婆婆家,家务都由保姆担着,家人每天捧着一本书。初来乍到,王周生很不习惯,她觉得一个健全的人,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婆婆觉察到她的不满,有一次认真地对她说:“我参加革命这么多年了,佣人和我们只是分工不同,我们其实是一家人。”

  婆婆家的老保姆吃饭不上桌,总是在厨房忙碌,这在婆婆家,习以为常。可是王周生看不惯。贫苦农民出身的父母听了,也很不满。丈夫周鲁卫得知后,竭力想改变这种印象,他邀请王周生父母到自己家做客。老保姆在周鲁卫劝说下第一次上桌和客人一起吃饭。周鲁卫却悄悄系着围裙下厨忙活去了,手忙脚乱中打翻了一锅鸡汤。后来,王周生和老保姆成了好朋友,才知道,其实老保姆并不喜欢和东家一起吃饭,首先她喜欢自在;其次,作为买菜烧饭的当家人,她必须精打细算,知道该吃完什么、留下什么。

  婆媳平等重交流

  王周生和婆婆在生活习惯上也有不少差异。婆婆是苏州人,又是医生,吃东西很精细,讲究营养。王周生娘家习惯大锅造饭,大碗盛菜。婆婆还非常节约。内衣内裤补了又补,旧东西不舍得扔。

  有一次老保姆发烧40度,在医院输液。王周生烧了一碗番茄蛋汤给老保姆送去。那时物资紧缺,鸡蛋凭户口本买,一个月才一斤。婆婆说:“发这么高的烧,病人吃不下一个鸡蛋,半个就够了。”王周生听了,觉得婆婆亏待老保姆,两人争了几句。后来,婆婆主动向她解释:“你不要误会,我们家从前虽说是大户人家,但因为都是读书人,不会理财,欠了很多债,我们家节约惯了。我不是舍不得一个鸡蛋,而是觉得发烧病人要等退烧了再补,不然就浪费了。”最后,婆婆轻声说:“对不起,小王!”这一声“对不起”令王周生很是吃惊。

  婆婆百年诞辰时,全家写文章怀念婆婆,文章放在博客上。王周生写了《我对不起妈妈的那些事》。她后悔对患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婆婆照顾不周;她后悔不该在忙乱时对婆婆急躁。她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渐渐认识到,她只关注如何让婆婆吃好穿暖,却忽略了婆婆精神上的需求。婆婆喜欢戏剧,想与她一起讨论唐诗宋词,可是婆婆活着的时候,王周生很忙,无法顾及……

  以婆婆为榜样

  如今,王周生已经做了奶奶,有了一个孙子、一个孙女。轮到她做婆婆了,如何与媳妇相处?王周生说:“我的媳妇样样比我儿子出色,能力也比儿子强,我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何况现在的年轻人,信息量非常丰富,他们在网络上交流,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做婆婆的无须多说什么。当然,书本知识不是直接经验,经验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年轻人无论多么能干,必须亲身实践,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王周生的儿子儿媳工作都非常忙,但孙子、孙女生下后,他们不麻烦父母,请保姆帮着带。王周生笑着说,她的原则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只要儿子媳妇需要,她马上“飞”过去帮忙。忙帮完了,赶紧回家照顾还没退休的丈夫。她说,和儿子媳妇相处,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再优秀的年轻父母,也不可能是全才。他们要工作,又要带孩子,还要处理各种关系,失误是难免的。无论发生什么事,做婆婆的一定不能大惊小怪,一切顺其自然,坦然面对。

  王周生以自己的婆婆为榜样,婆婆从未勉强过她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事事总是和她商量着办。她呢,也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婆婆交流沟通。事实上,她和婆婆无话不谈,甚至比和自己的母亲谈得还多。交流沟通、坦诚相见,是她和婆婆相处30年里最宝贵的经验。

  找到一个诚诚恳恳的丈夫不易,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婆婆更是不易。王周生说:“这辈子我真的很幸福,我的两个母亲——婆婆和姆嫚,给了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读书、做人。如今我也做了母亲和婆婆,我会把两位母亲赠予我的宝贝,传给我的下一代,希望他们和我一样,读好书,做好人,快乐、幸福一辈子。”

  这世界上,什么都不一样,惟有母亲这颗心,一模一样。

  摘自《金色年代》

  文/一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