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算术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央企,股权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28 09:35
本届政府上台伊始,央企体制改革本有望成为“李氏经济学”激发市场活力的强心剂,但国资当局新任掌门的落马使得这一进程趋于隐抑。风平浪静之后,近期关于拟设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汇金二号”收编上市央企股权的传闻重新引起公众关注,央企户数再次进入缩减通道似乎已无可避免。
央企数量变化背后是不同时期的国资管理思路。在李荣融主政期间,国资管理的主旋律是对央企户数做减法,大多是协调大型绩优央企重组相对弱小央企,以至于2008年至2010年间几乎每隔一两个月就能看到“国资当局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调整(减少)为若干户”的公告。那一轮整合携四万亿计划之威,在较短时间内将央企名录缩短近1/4,同时使得多家央企借助规模优势进入世界500强。国有独资企业的资产腾挪一纸红头文件尚能搞定,但随着央企资产不断注入上市公司,加之既有企业对于接收盈利能力欠佳资产日渐慎重,“拉郎配”变得难以为继。国新公司因此于2010年底成立,由具备丰富重组经验的宝钢原总经理谢企华担纲。作为早于“汇金二号”的控股平台,国新公司确实承接了上海华星、印刷集团等央企股权,但救火队员的出身,使得它不可能获得更多国家资本,加之人事任免授权也不充分,注册资本不足百亿的国新公司行为能力始终有限,很难说实现了设立之初的目标。
在诸多减法案例中,2013年国机集团重组二重集团尤其值得一提。按照当前央企管理序列,前者为正局级而后者原属前53家副部级央企之列,通常情形是后者重组前者,如航天科技集团接收乐凯。国机集团的逆袭既令人吃惊但也在情理之中:计划经济下传承而来的江湖地位关乎座次,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利润指标却决定生死——国资当局绝不愿让政府高层看到任何一个企业在其治下破产,哪怕这意味着对传统的违逆。
对央企户数做加法的情形也不鲜见。上世纪末,大多国企都饱受冗员和效率低下之苦,于是国务院强力把多家总公司拆分为两个或数个企业并置入角斗场,如兵器工业与兵器装备集团、中石油与中石化集团、华能等五大发电集团、南车与北车等企业均是脱胎于该时期。尽管有批评认为此举导致了大量重复建设,但人为制造的“兄弟阋于墙”局面确实大大刺激了央企内部的改良欲望。有趣的是,当这些企业重新获得国内优势后,有限的本土市场促使它们更多地“走出去”,而在欧美强劲对手面前,国内又不时传出让分家多年的兄弟复合的建议,如2011年初A股市场爆出“南车、北车两车合并”的传闻便是一例。此外,国家实施重大专项有时也会导致央企户数增加,如作为国产大飞机项目总承包商的商飞公司。这类较新企业承载着单一而强烈的国家意志,在分分合合中一般表现得较为疏离。
央企户数变更终归是表象,若治理不善则仅仅是转移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尽管国资当局自2004年一直推广规范董事会试点,但脱离了多方股东博弈的董事会能否兑现“决策与执行分离”等制度红利令人存疑。十八大后,政府高层表态要通过混合所有制经济改善央企治理,但这也意味着国资当局自身的变革势在必行。一旦“汇金二号”设立,习惯了从考核、人事、财务、宣传、党群等全方位对企业行使管理权力的国资当局如何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厘清权责,新设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能否做到“管资本”而不是“管资产”,这两点将是此番央企改革的成败关键。或许,当办公桌上的红头文件变成了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股东会表决票及行业研究报告的时候,“中国淡马锡”就真正成形了,未来的算术题就交给他们吧。
文/余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