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硕士开米粉店:不从众的青春最美丽

  2014年4月4日,在北京三环边的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一层,一家叫“伏牛堂”的米粉店开张了。这栋楼的旁边就是“高大上”的渣打大厦,周围不乏法式大餐、日本料理等高端环球餐厅。要知道这里的月租金至少是万元起点,而一个小小的米粉店开在这样繁华高端的地方,到底有什么秘诀呢?

  米粉店的海报上写着“硕士粉,良心粉”的宣传语,因为四个人的合伙团队里有三个都是硕士,故称为“硕士粉”。很多人慕名前来,也有不少人质疑,这些硕士选择在租金这么高的地方开米粉店,他们能收回成本吗?他们是为了炒作出名,还是真心创业呢?

  谋生的路有一万条,甚至更多

  2014年,24岁的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即将毕业,在同学们纷纷求职或参加各种考试的时候,他却选择开一家米粉店。对此,亲友非常不理解,说他不务正业,也有人说,他这个90后太自我了。在大家的眼里,北大硕士毕业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进机关,或者出国,再或者去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也不错。

  实际上,张天一在做出这个选择之前,已经有过深深的思考。

  在张天一看来,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读硕士,评判其个人价值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考试与得分。而现在,即将进入社会了,他发现过去事事都有标准答案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曾经不止一个同学告诉张天一:“我要留在北京,要通过奋斗在北京有车有房。”张天一便问:“要有车有房而不是当国家主席,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大的机会成本,在北京实现这个在三线城市都很容易实现的目标?”同学则说:“北京是首都啊,机会更多。”可在张天一看来,北京的机会是有门槛的,比如在没有户口之前,北京的一切福利都和你无关。

  深入思考过后,张天一开始畏惧每天挤两个小时上下班的律师生活,也畏惧循规蹈矩的公务员生活,最后简直不知道该去干什么好。

  持续了大半年,在经历了两件事后,张天一终于想通了。

  第一件事是他去驾校学车。和驾校的教练聊天,教练问:“你们大学生都好找工作吧?”张天一回答:“嗨,不好找啊,形势不好啊。”教练又问:“你们一毕业出来工资水平大约是多少?”张天一回答:“差不多七八千。” 教练笑了:“嘿!那工作还不好找啊。我小学毕业,觉得全国就业形势好着呢,到处都是工作机会。这也是我图舒服,当了驾校教练,以前我开出租车挣的更多。就是我啥也不会,去工地搬砖,还一天300块管吃饭呢。怎么工作就不好找呢?”

  这件事情让张天一豁然开朗了,如果找工作的定位仅仅是谋生手段,那谋生手段有一万条甚至更多,而决不仅限于那么两三条。

  给张天一触动更大的一件事,是导师吴志攀先生的教导。2014年3月,在张天一的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里,他写下这样一段话:“无论未来如何,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体验过程而非结果,生活着而不是生存着。纵使将来去扫大街,若能获心安,也自认是人生大赢家。”

  导师看到以后,就批评他:“环卫工人和其他职业一样,没有任何区别,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你的表述有问题。”这时他才想起导师经常教导的一句话:“岗位无高低,只是分工有所不同。”

  通过这件事情,张天一得出结论:根本就没有“是大学生做的”和“不是大学生做的”区别;任何事情,只要做好,用心去做,最后都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解决了做什么的顾虑,最后一关是如何放弃自己的所学。学了6年的法律,却从事和法律没有关系的工作,貌似有些浪费。但很快张天一就想通了,6年法律学习学到的并不是具体的知识点,而是法律、法学的思维和做事方式。就像互联网思维,你可以拿它去做金融、房地产、餐饮。同样的,自己也可以拿法律思维,去做餐饮。

  “十业哥”不惧尝试,只为定方向

  做有区分度的事情是张天一一贯的人生理念,他的“与众不同”早在高中就已经显露锋芒。奥数竞赛时,他从压轴题开始由后往前做,而结果是压轴题全校只有他一个人做出来了,但总分却很惨淡。甚至在高考中,他也要和别人不一样——高考作文写了一篇文言文。这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张天一高考的语文成绩低了几十分,成绩刚出来那会儿,他悔不堪言。现在再谈起这件事,他倒是很释然:“高考低了几十分并没有影响我现在的生活,而且这也算是对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独特’的一种坚持吧。”

  进入大学,张天一先后尝试过不下10种职业,不为别的,只为在更多的尝试中寻找方向。

  刚进大学时,张天一老琢磨着思想独立啊、精神自由啊这些事情。结果发现自己很郁闷,思想上不敢和老师顶牛,怕被老师记恨在学校不好混,学校混不好工作自然找不好;精神上不敢和父母叫板,父母掌握着自己的经济命脉,很多选择还得父母说什么是什么。这一切的现实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经济不独立,思想就不会独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二上学期,张天一决定自主创业。

  在经历过开乐器店,做电子商务等一系列挫折后,张天一决定踏踏实实从头来,开了“天一碗”连锁餐馆。最早的“天一碗”是租在民房里面的地下作坊式的操作,就负责给高校、商务区送外卖。初始本金3万元左右,是张天一之前打杂工赚的钱。

  开了餐馆,张天一方知创业真的不易,它比的不是谁更热血沸腾,而是比谁在冷血状态下活得更久。

  刚开始买操作台时,本来以为几个小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到了市场后却发现操作台有不锈钢的有铝皮包木头的,有中空的有中实的,有双层架的有单层架的……最终他绕遍了北京东南西北四个郊区的市场,花了两周时间才买到了合意的操作台。

  餐馆刚开始运营时,张天一理想化地把目标定为:让餐馆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做第一家标准化的中餐,争取做世界500强。着手去做之后才发现,之前的自己有多天真。他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但服务员们根本就不把那些制度放在眼里。慢慢地他悟到,大的企业管理靠制度,小的企业千万别摆谱,管理靠人情。他慢慢和这些员工打成一片,一起喝酒打牌,慢慢混熟获得他们的尊重,也就能够慢慢地践行自己的理念。

  到本科结束时,“天一碗”已经拥有了两家店铺,但是张天一决定结束这桩生意。有朋友不理解,问为什么不做大。他觉得再把“天一碗”做下去,无非是开第三家第四家的问题,但这样一来自己就得全身心把它当作事业做,可他不想这么早把自己定型了。

  在这之后,他又尝试了不下10个职业,被同学戏称为“十业哥”。他在国家机关做法律顾问,在魏公村摆过地摊,作为保险推销员厚着脸皮去向每个路人推销,甚至跑去终南山体验了一个月隐居者的生活……在大四结束的时候,他选择了读研这一条出路,于是他以总成绩第一的身份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学院。

  在读研期间,他被北京市教委选为“中国梦”宣讲团讲师,发起了“把90梦分享给9090个90后”的计划。自2012年以来,张天一已经在全国各个高校进行了40余场巡回分享会,希望以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和90后同龄朋友一起探讨90后自己的生活、学习方式,追寻90后自己的目标与梦想。在临近硕士毕业之际,他不去招聘会,不去准备各种考试,而专心准备出一本书《90’s》。

  5年变换10种身份,这些经历更印证了张天一一直以来的人生态度:“我做事情的思路一向很明确,一旦知道了一个事情的大致流程和全貌,我就不会再继续做了,重复操作不是现在的年纪应该做的事。” 他认为,自己正是空有勇气但缺乏经验的年纪,那就要扬长避短,凭着年轻的热血多去尝试不同的人生,拓展广度,弄清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才不致在选择深度时发生方向性的错误。

  “硕士粉,良心粉”只是开端,未来可期

  年轻时尝试是为了找方向,但是找到了方向之后就应该一以贯之,深度才真正决定了人可以成功地登上多高的山峰。硕士即将毕业,张天一意识到,终于到了人生的分水岭,不能再想什么就去做什么地瞎玩了,要为人生定方向。

  时下,用互联网思维操作的餐饮业——雕爷牛腩和黄太吉大热,但在实地吃过雕爷100元一碗的牛腩饭和黄太吉十几块钱的煎饼馃子后,张天一发现他们运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只是通过营销提高了顾客的期待,却并没有改善顾客的体验,同时顾客还要为营销成本买单。而实际上,餐饮业更讲究的还是味道与顾客体验。

  张天一觉得需要在餐饮业和互联网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找一种容易标准化操作、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口味、蕴含了我们的文化传统与内涵的食物。

  最后,他想到了家乡常德的牛肉米粉。米粉是南方人的一种主食,常德的大街小巷都充满了这样的米粉店:十几张桌椅,五六个小炖锅,锅中,汤水翻滚,牛肉飘香。煮粉的水、牛头汤头,始终保持着小小的沸腾,香料的多层次味道、牛油的醇味、汤头的鲜味、辣椒的香味、牛肉的肉味,俱在慢火熬制中盘旋蒸腾。若有客人进店,一碗千呼万唤的米粉在滚水中沸腾,浇上汤头,撒上几撮香葱,滴上数滴香油,抹上胡椒粉,红、白、绿三色交融,实在是人生一大享受。

  更重要的是,常德米粉的准备工作主要在前期,牛肉、牛骨汤需提前约10小时熬制好。而等到真正操作的时候,从煮粉到出餐,全过程不超过30秒。长时间的熬制,复杂的配料,是中餐的灵魂与哲学,但极快的出餐速度,又使得这种食物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标准化操作的可能性。如果说有人可以把煎饼馃子、肉夹馍经营成中国的汉堡、热狗,张天一想米粉这种有着巨大的地域代表性的食物最终被经营成中国的意大利面,也是可以期待的。

  张天一决定,就做常德米粉。

  做好了决定,他立即开始准备。2014年2月,张天一回到常德,走街串巷地吃遍了常德的每一家米粉店。最后,他选了一家口味最正宗的米粉店,经历了拜师、学艺一系列的过程,又进行了标准化提炼,用小秤一小勺一小勺地称量每一种中草药、配料的分量,又通过常德餐饮协会邀请到当地最有名的几家米粉店的主厨品尝,最后才制作出这几张配方。

  2月中旬回到北京,开始找门面,走遍了北京城,最终选址在了金台夕照的环球金融中心。办好了相关手续,米粉店4月4日正式营业。

  从筹备到开业仅用了两个月不到的时间,这个速度堪称神速。因为为了开店,张天一已经搭上了所有的积蓄,不尽快营业,吃饭的钱都成问题。在筹备开业的时候,为了挣生活费,张天一还干着三份兼职,这样忙碌的一个最直接收获是体重轻了将近15斤。

  张天一把“伏牛堂”既看作事业的起点,又当成一个试验平台。店里没有服务员,而是设了三个垃圾桶,顾客用完餐,自己收碗,将垃圾按照残汤、塑料碗、筷子、纸屑的顺序分类好。作为一起履行环保责任的奖励,店里则回馈顾客一份水果。这个试验看似简单,意义却十分重大,张天一希望探索一种店铺和顾客双赢的模式来做这件事情:一方面通过垃圾分类保护了环境,一方面顾客享受了餐后水果,而店铺则节约了人工。

  没有专门的师傅,没有专业的服务员,几个学文的大男孩,丢下论文,戴上围裙,熬汤下粉。“硕士粉、良心粉”的宣传语仅用了10天便登上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店里的生意火爆异常,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400多碗。不仅如此,天使投资找过来了,要加盟的人也找过来了。

  面对如此盛况,张天一做出了一个决定——即日起,店内的牛肉粉开始限量销售,每天只卖120碗。因为店内人数有限,迅速膨胀的客源难免导致牛肉粉的质量有所下降。创业初期,不能牺牲了质量求客源,东西好,自然有人来。

  事情做到了现在,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离成功还有不近的距离。当被问到失败了会怎样时,张天一想了想,说:“从这家餐馆开业的第一天起,对我自己而言,就已经成功了吧。我觉得,外在的东西,没有可以再争取,不难,难的是打破自己内心的条条框框。”

  文/山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