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养老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老,广州金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27 09:15
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人们或许能察觉到老人们的微妙变化。比如,他们手上的手机可能多了一个大大的,用于紧急呼叫的红色按钮,或者他们的手腕上戴着测量脉搏的腕带。
很多机构都认为,为中国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服务的商业,在未来将会井喷。宏图三胞的全资子公司广州金鹏,上个月刚刚投资了1亿美元,远赴以色列收购了Natali,一家在当地耕耘了数十年,并在以色列处于主导地位的养老医护公司。
广州金鹏总裁陈谨对《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说,金鹏希望以加速度进入中国居家养老、医护养老市场,尤其是在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地区。
实际上,拥有类似想法的商业机构不止金鹏。十多年来,在地方政府加快养老服务业的进程中产生了众多的圈地者;而来自海外,富有技术、经验和服务蓝图的跨国军团则一度蛰伏,静候时机。
如今,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各路人马不再等待。如同金鹏的走马并购,移动互联领域的创业力量的进入,让养老市场“复活”,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和“军备竞赛”开始横行。
“一键通话”的圈老运动
胡继萍最近有点难过。“这是一份比较辛苦的工作。”她对《21CBR》记者说,一个她照看过,患有糖尿病综合证的老人刚刚去世了。作为江苏省南通市任港街的一名老人服务工作者,她的工作包括为老人做饭,简单的血压检测,偶尔还要送心肌梗塞的老人去医院抢救。
胡继萍正身处中国养老压力最大的地区。南通有185万老龄人口,是中国老龄化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部分地区达到了26.89%;南通所在的江苏,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位于南通东南方的上海,则是中国第一大老龄化城市。
胡继萍的老板,南通索新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梁明洪,建立了一个基于通讯的老人应急服务平台“安吉通”。他对《21CBR》记者说,“安吉通”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安康通”,一个从2001年开始在上海运营的一键式报警系统,后者的运营商在2010年被广州金鹏所收购。
在中国的较发达地区,以即时呼叫和及时援助为目标的类似系统并不鲜见,它们是“公建民营”的产物,多在地方出现老人猝死不及就医的新闻后开始布局,并以“某某通”等名字出现。在安装了终端的住所,老人可以通过呼叫中心寻求协助,而相关社会机构,以及胡继萍这样的工作者则要及时跟进。
最开始购买这些系统的是孤寡、独居等特殊老人群体,费用由地方政府埋单。随后,在迫切的社会化养老的压力之下,江苏、上海等地这种由政府推动和购买的商业服务也面向更多老人群体,并进入市场化的运作。
这类接地气的商业有着鲜明的社区性。“在新城镇化社区,譬如经历拆迁重建的地方,社区的接受度会高一些;而在传统的城市社区的难度会大很多。”广州阳光助老呼援服务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杨家平对《21CBR》记者说,“而且,业务员需要具备很强的与地方居委会打交道的能力。”
“安康通”在长三角已经发展了接近20万的用户,其覆盖的城市,包括它后来的收购方广州金鹏的母公司——宏图三胞集团的所在地南京。而在上海,海阳集团的类似服务也覆盖了6个区,并发展了包括2000个护工的服务队伍。
近两年,各种安装到老人身边的通讯终端,从固定电话逐渐变成了移动终端,带有大大“SOS”的红色键也安装到老人手机之上。有业界人士坦承,这种升级改良了业界运营总体不理想的历史,因为签约客户流失率在早年曾超过50%。
安康通公司总经理王晓龙也曾形容,尽管每个月收费为10元,其终端也一度升级至移动腕表呼叫器,但其用户数量的增长仍然缓慢。因为这些紧急呼叫系统的使用率不高,没有形成用户的黏性。
不过,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它们仍然在中国是尤其长三角、京津和珠三角地区遍地开花,运营商们也得以“圈占老人”,开发更多的衍生服务。
譬如,胡继萍的正式头衔是“安吉通任港街街道服务队队长”。像她这样经过培训的护理工人群体,在长三角已经小有规模。运营商们想了很多办法让老人们提高对通讯终端的使用率,为老人们开展家政、维修、购物等各种服务。
这些服务既可以自营,也可以转接外包。不过梁明洪坦承,他并不指望这种生意能赚多少钱,因为老人对价格特别关注,而风投界则担心这个产业“与政府过度紧密”。但是,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表示,这种生意能在政府扶持下维持运转,而其中部分人士更考虑在将来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跨区域竞争中建立品牌。
陈谨说,广州金鹏在2010年收购安康通,就是为了发展跨区域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长三角地区,类似安康通或者海阳这样的养老品牌,已经跨过了地方民政各自的垂直界限,并“掌握”了大量区域老人的市场资源。“实际上,这样得到的是一种在当地的公信力和认可度。”陈谨说。
信息化“医养”之诱
当陈谨在今年3月乘坐宏图三胞集团董事长袁亚飞的私人飞机到以色列与收购对象讨价还价之时,他知道广州金鹏收购的,将是一个在远程医疗方面有着强大建树的外国同行。他说金鹏一直在等待机会,建成一个远程医疗、医养合一的老人服务体系。
“现在我要解决最刚性的需求,就是医疗健康。”他在收购完成之后对《21CBR》记者说。这也是业界对“如何吸引更多老人到我这里来”的最时髦的共识。
在广州“平安通”的运营历史里,前述广州阳光公司的杨家平曾发现,老人们喜欢让呼叫中心叮嘱他们服药。梁明洪则说,他后来给“安吉通”招收的员工增加专项训练,是因为发现老人们需要简单的病护。
陈谨解释,中国老百姓对个人的安全需求并不强烈,如果做“老人失踪定位”这样的业务,前景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对Natali远程医疗服务的场面印象深刻,譬如,以色列老人可以在家中进行心脏数据传输,以及远程与医生的在线交流。
在南京,已经出现了这种“医养”式养老平台的雏形。在建邺区,美特康公司在一个街道成功投标,并建立了一个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可以在里面进行常规身体检查,并把相关数据传输到健康管理平台,这些数据不但能实时与家人共享,还可以作为疾病早期干预、治疗的动态管理的依据。
一项针对南京7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认为,老人们普遍重视健康问题,并倾向于居家养老。有老人担忧,他们在家里没办法随时监控身体状况,尤其对于有慢性病的老人。“我们可以为老人做一些譬如尿常规的长期监测,还可以对疾病早筛查、早干预。”美特康公司推广中心的负责人刘健对记者说。
美特康是一家经营医疗器械和健康评估的公司,它正试图让这种“医养融合”的平台介入更多江苏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进程。而在现实中,江苏省也在建立覆盖全省的上万个基于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体系,这被当地政府视为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为社区养老平台注入远程医疗元素的,还包括静候已久的海外企业。不久前,在江苏,日本仁本新动(NSD)公司已经对一些地方官员展示了它在远程医疗方面的能力。
江苏徐州是中国远程医疗被推动的最“激进”的城市之一,当地卫生部门要求今年各大医院“基本实现远程医疗服务”。陈瑾对记者称,金鹏已收购了徐州的一家三甲医院,并准备在远程医疗、医疗养老方面有所动作。
知情人表示,NSD与北京的两所医院合作,正向中国引入源自Viterion公司,在美国发展超过20年的远程医疗居家照护服务方案和技术。这种远程医养,甚至可以发展到“一键通话”的终端,如iPad般放到老人的家中或者手上,并已在北京和上海推广。
在中国的移动互联,或者远程医疗创业界,相关传感产品、设备终端的概念迭出,开发如火如荼。然而,陈谨也对记者指出,在养老服务业已发展数十年的日本,相关企业对养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技术经验。譬如,不会追逐最时髦或者花哨的可穿戴传感设备,因为老人所使用的传感设备,必须具备极大的技术稳定性。
无论是被中国企业收购的以色列Natali公司,还是日系养老信息化兵团,都已经开始进入中国的居家养老、虚拟养老领域。可以预期,围绕老人居家养老,尤其基于远程技术的医养开发,将进入白热化时期。而随着市场的分化,居家养老服务业将告别“一键通话”的单调局面。
不过,从一线的护理工到产业的布局者,都不忘对记者强调,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老人的精神世界最需要慰藉,也是养老服务业的终极命题。胡继萍说,每当一个过百岁、失去语言能力的老人对她招手感谢时,她心头的职业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这个工作很辛苦,但我要好好做下去。”
文/本刊记者 许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