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的show time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画廊,巴塞尔艺术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5-27 09:57
踏入展场,我便开始追逐着那些神秘而迷人的小红点。这些小红点贴在已经出售或被预订的画作旁,宣告着一笔交易的诞生。
尽管在高大上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in Hong Kong)上“数钱”是个比较俗的行为,但我非常想知道画廊们特别是中国内地画廊的真实销售如何,接触到的藏家如何,因为这关系到五天展览下来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投入,以及前期的准备心血与投入。除开物质上的投入,要知道,这五天里,画廊负责人与销售人员需要面对各路来客,不断地交谈,站立,走动,谈判,社交,办活动,早出晚归。
虽然并不是每个画廊都会用红点来标明这幅画是否已经卖出,但除了厚着脸皮的询问,找红点是最直接的方法。巴塞尔艺术展亚洲艺术总监Magnus Renfrew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艺展并不会公布总体的销售额,因为这属于画廊与藏家间的私下交易。
5月14日是第二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VIP展览日,这一日的主要参与人群是藏家、画廊工作人员、艺术家、策展人以及媒体记者等艺术圈内人。对于画廊来说,50%以上的交易与收藏意向都出现在这一天。北京的长征空间自2010年开始参展,今年,他们的展位位于展场中最贵的区域“画廊荟萃”(除此之外,还有亚洲视野、艺术探新、艺聚空间),其展位是面积最大的展位之一,位于3楼展厅入口处不远。VIP展览于下午一点正式开放,五点左右,我来到长征空间,见到了来自台湾的画廊负责人梁中蓝,她接连着与两对欧美藏家交谈,我足足等了15分钟。虽然口干舌燥,但梁中蓝还是掩饰不住兴奋的劲头,她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4个小时,带来的20多件作品便已售出三分之一。长征空间今年的展览策略仍是群展,展出了包括郭凤怡、刘韡、汪建伟、徐震、喻红、展望、朱昱等多位艺术家的新作。同时在艺聚空间单元,还展示了汪建伟的一件装置作品。其中,最贵的是喻红的《蚊帐》(190×330cm),售价180万人民币,徐震的《天下-20120830》(140×200×15cm),售价为110万人民币。不过,第二天,5月15日,本刊记者在展区遇见长征空间的老板卢杰时,他笑眯眯地告诉《21CBR》,一半作品都销售出去了。
谈及藏家,梁中蓝表示:“内地年轻藏家的确增长很快。中国当代艺术历史相对较短,年长的藏家大多是欧美藏家。80、90后的新藏家来自一个相对开放和资源丰富的时代,与国际接轨也早,所以当他们开始收藏,会很自然地选择从当代艺术入手,因为这是可以代表他们年代的艺术。”
同样来自北京并在香港也拥有画廊空间的站台中国,销售情况也异常火爆,可谓“处处红点”。销售总监孙宇宁告诉《21CBR》,15日所看到的作品,其实都是新的一批了,VIP当日带来的作品基本上卖完,15日的作品也销售大半,即使当场看到的很多没有贴上标签的作品,也已经被预订。我大致数了一下,包括挂在墙上的作品以及装置,站台中国的展区可以展示20多幅作品。“我们在香港有展览空间,所以可以换一批画,比较方便。”孙宇宁说。我问,明天还会换新的画吗?她神秘一笑,“那要问老板。”在站台中国靠走廊的一侧,悬挂着三幅王宁德的“有形之光”系列作品,该系列作品每个版本有三张。王宁德将其摄影作品(比如北京几年前的天空、水里的浮萍等)放大,用透明灯箱片打印出来,剪成几厘米的小方块后插在画板上(名为《浮萍》的作品共有2950多个透明小方块),再利用光的照射显现出“照片的影子”。据悉,根据制作难度,其作品的价格从18-25万、20-18万人民币不等,站台中国每个版本只带了一张到现场,已全部被藏家买走,没带来的也被预订了。
今年,在中国内地拥有展览空间并参展的画廊有32家,新加入的有7家,来自成都、位于亚洲视野展区的那特画廊便是其中之一。那特画廊成立于2011年,今年是第三年申请(此前是Art HongKong)。此次参展前,负责人吕婧告诉《21CBR》,年轻画廊能参加香港巴塞尔是一个鼓励,“这对我们的画廊和艺术家来说,是一个推广的机会,能够与藏家和同行在一个国际化的平台上交流。”那特此次选择了合作艺术家徐跋骋的作品《一只兔子的欧洲行走计划》,该方案是一个综合型创作项目,包括装置、新媒体、绘画等。在展会期间,吕婧告诉《21CBR》,那特确实认识到了很多新藏家,许多欧美藏家对装置和新媒体的组合颇为感兴趣。
就在那特旁边,是另一家比较年轻的成立于2010年的杨画廊,此次是他们第二次参展。杨画廊带来了董媛、闫冰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共10件作品。在前两日,作品已卖出一半。画廊负责人慕金澎告诉《21CBR》,闫冰的作品探讨的主题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在香港的曝光率虽然不高,但许多藏家都因被作品本身打动而收藏,闫冰的5件作品已卖出3件。杨画廊选择的销售策略是明码标价,在作品旁写下价格,闫冰的作品价格为4-10万元不等,并不高。慕金澎表示,即便价格能翻几倍,但画廊仍把价格压得很低,希望与藏家和艺术家一同成长。
讨论画廊在艺展的销售,并不是在比较谁卖得好谁卖得差,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经营同样是画廊不可回避的问题。
画廊的销售业绩与藏家参与的背后,是整个中国内地画廊市场的成长。而对于中国来说,是画廊、艺术家与藏家的共同成长。Magnus向《21CBR》分析道,中国艺术市场是拍卖驱动的,画廊市场处于初期成长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藏家们会慢慢明白了画廊在艺术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当你从画廊购买艺术品时,你是对整个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的,这笔钱会给艺术家,会给画廊,这些都是艺术市场中的基础元素。如果你从拍卖市场买艺术品,钱只会到拍卖行和收藏家手中。从画廊买画,这不仅仅是一笔商业交易,是对艺术家创作生涯的支持。”
艺展的作用不仅仅是为画廊提升国际视野,还能让藏家体验到不同渠道的艺术收藏方式。因为很多藏家并不了解画廊的运作体系,因此艺展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减少从画廊购画的恐惧。Magnus看到越来越多的藏家从画廊买画,他笑言,这些藏家会自豪地说,我是艺术收藏家不是投资者。
文/本刊记者 邱月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