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很多人曾为Google Reader上纷繁复杂的订阅列表头痛不已,每天耗费大量时间刷新,且只能在电脑前阅读。2010年,一款Flipboard的APP搭载iPad出现,其整合了Twitter、GoogleReader等社交化媒体内容,移动阅读开始变得简单,读者可以像翻阅杂志般轻松浏览信息。4年中,这款应用已覆盖三大主流操作系统,全球用户规模超过1亿,目前全球员工不过135人,其2013年的估值已过8亿美元。
“Less is More”是Flipboard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以极简设计避免过分的冗杂,简化不必要的步骤提供更流畅的用户体验。Flipboard的首席技术官冯逸(EricFeng)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一些公司将越来越多的功能融入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我们则不断自省,思考哪些功能可以被去掉以保证体验。”
Flipboard吸引用户的重要原因是其简约而不失精美的设计。“设计界面完全来自Flipboard员工,在Flipboard上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是一个设计师,不论是开发人、销售或者秘书。”Eric说。在Flipboard的办公室,从PPT、办工桌到点心饼干,都务求精致。“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设计师,这是非常重要的公司文化。”冯逸说。而“九宫格式”阅读是Flipboard的经典之作,能够同时呈现不同类型的精选频道,用户可直接订阅感兴趣的内容频道。
资讯阅读最重要的新闻内容必须过硬,Flipboard已与世界主流媒体公司和出版商达成合作,为其资讯提供一个新出口,以广告分成的方式分享收益。Flipboard会跟踪用户的阅读习惯,从纷繁复杂的信息库中为用户整合其“私人定制”内容,“技术团队优化内容展示的算法之外,我们同时配置专业编辑,利用其选题能力,双管齐下。”冯逸说。此外,Flipboard也为品牌商、出版商提供定制化的内容呈现模板,其可以在Flipboard拥有自己的内容传播平台。
Flipboard今日的成功,直接得益于苹果和三星的崛起。iPad上市之初,传统媒体大佬如梦初醒,在电子设备上实现纸质媒体精美排版、高清图片的途径终于到来,大举进军iPad应用,而Flipboard则在iPad正式发布前半年,就已在进行技术储备,“刚开始尚未推出iPad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制作一个平板电脑的版本,iPad大卖之初,我们是独一无二的,没有竞争对手。”冯逸不无得意。
很快,Flipboard开始考虑Android的版本,Android体系异常复杂,一款应用往往需适配不同类型的手机,Flipboard只想找一家品牌商合作,最终选定了三星,为其2012年推出的S3系列专门制作了一个版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奠定了两家的合作关系,决策之初没人知道三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公司。”冯逸告诉《21CBR》记者。
在美国,Yahoo、Facebook、Twitter等都已开发帮用户找优质内容的产品,实际都是Flipboard的竞争者。过去数年,多家技术性公司已被巨头吞并,比如Linkedin收购了Pulse。2014年3月,由于看重Zite的技术能力,Flipboard以6000万美元从CNN购得该款新闻阅读应用,相关服务市场正慢慢进入寡头竞争格局。
“Flipboard的目的是希望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我们不想把自己卖掉。”冯逸说,尽管Flipboard还有很多商业设想,现阶段依然会专注个性阅读,在线杂志的广告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此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性化阅读的广告市场就是个大市场,有很长路要走,我们要专注于用户体验的提升,做稳妥再去考虑别的。”
文/本刊记者 熊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