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深圳逆袭

  2012年11月初,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来到深圳,与深圳众手机企业进行深度沟通。“我们需要的是性能稳定、性价比高,而且易于开发的手机芯片,”已经代工数千万部手机、正在打造自己独立品牌的优美通讯科技有限公司CEO邵国光问杨叙,“英特尔何时能提供这样的芯片?”

  杨叙思考片刻,回答道:“2014年。”

  2014年已至,就在这一年多,通过深圳平板圈,数个品牌将搭载英特尔芯片的移动设备发往世界各地,成为CEO布莱恩.科再奇定下的4000万出货量目标的一部分。这一目标,是上一年英特尔平板芯片全球出货量的四倍。

  在今年4月的IDF上,科再奇再一次坦言错失平板市场。上任CEO保罗.欧德宁对于PC市场的执着使英特尔在过去数年与AMD的斗争里消耗了大多精力;对移动领域的缺乏远见使他卖掉了基于ARM架构的XScale处理器(在英特尔把Xscale卖掉后,这一处理器被苹果iPhone第一代产品所选用),犯下“史上最大的失误”,几乎错失了进军移动领域的所有有利时机。圈内甚至有传闻称,iPad的第一代芯片最开始选择的是英特尔,但是被英特尔拒绝了。当然,欧德宁并不是对移动领域完全没有过投入,早在2000年,英特尔曾推出智能手机芯片,但当时的市场让这款处理器几无反响。由于研发投入大、持续亏损,欧德宁上台后的第二年,便迅速将手机芯片部门出手,转而集中精力开发PC芯片,以应对处于历史上最好状态的AMD。

  尽管在PC市场英特尔占有90%以上的市场,但移动芯片市场上,英特尔可能只能勉强进入前五。科再奇定下的4000万出货量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为此英特尔联合了联想等老合作伙伴,同时向中国深圳的平板电脑厂商(主要是白牌平板厂商)“求助”,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完成这一任务——全世界平板电脑的产业链80%以上都在深圳。据英特尔公司产品架构事业部副总裁、移动通信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陈荣坤表示,2013年大概有1亿台平板从深圳出货,今年预计将会达到1.3亿。

  许多人对英特尔选择平板电脑作为切入点这一策略表示怀疑:市场研究机构都不看好平板的增长,据IDC预测,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率将从2013年的51.6%降至19.4%;事实上平板电脑的出货量增长率已经开始下降,有深圳平板圈内人表示,在他认识的圈子里,起码有60%的平板厂商退出了市场。

  在这种情况下,英特尔选择这一策略应该是出于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因为手机通信方面的专利,高通在手机芯片市场上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高通将芯片和专利费进行捆绑销售的模式,使得国内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无法逃出其“五指山”,不过高通也因此遭到中国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几乎没有手机厂商敢得罪高通,选择手机作为移动端的切入点,几乎行不通;其二,英特尔的手机芯片SoC在技术上并未成熟,英特尔中国区产业链营销总监洪力表示,“真正打开手机的局面,需要英特尔成熟的SoC出来才有足够竞争力”;其三,平板电脑与PC最相近,洪力也表示:“平板的产品形态是英特尔所擅长的分离式模式,所以决定先从平板上发力,平板在英特尔整个公司层面的地位也高于手机。”

  快,是英特尔的移动芯片布局策略的核心。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只有反应速度快的深圳厂商,才能帮助英特尔用速度换取最后的机会。作为第一批采用英特尔芯片的ODM厂商,天智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志向《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分析道,相比于台湾的规模优势,深圳的优势有两方面,一个是速度快,一个是低成本:“现在整个平板市场的态势是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上面是苹果、三星等,中间是联想、亚马逊等,另外一个大头就是深圳这些平板品牌。深圳平板品牌的第一大特点是做产品快,其次才是成本优势,用苹果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的价钱把平板卖出去。在平板市场上英特尔的占有率基本上是零,那么,它应该从哪个地方开始?显而易见。”这些深圳厂商普遍表示,可以把产品开发周期控制在三个月内。

  至于平板芯片的销售价格,英特尔并未透露具体数据,科再奇在IDF上只笼统称其“适合零售价约为100美元的平板电脑”。而根据每个企业的采购量,售价会有所不同,英特尔也有会相应补贴。有正在开发英特尔平板电脑的白牌厂商透露,经过Intel的补贴,Intel的处理器基本相当于免费。

  作为一个市值超过1300亿美元,在中国有7500名员工的大企业,此前,英特尔的合作伙伴也同样是大企业,如今,与这些极具草根气质的中小企业合作,英特尔需要改变很多合作模式,进行新的投入。陈荣坤告诉《21CBR》记者:“过去我们与跨国企业、大型企业合作时,他们大多数都有自己完善的研发中心,所以说并不需要我们提供非常完整的芯片设计。而现在,我们会向这些中小企业厂商提供非常全面的参考设计,将这些设计提供给他们时,大概90%已经完成,可以极大缩短设计和研发周期。”

  但是在芯片领域,最后还是技术说了算。英特尔的芯片到底好不好用,是否优化到了适合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程度?深圳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旗下开发的大多为商用平板,作为英特尔的合作伙伴,公司总经理王驰江认为,开发技术难度上,英特尔要求比较高,但性能更优越稳定,适合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公司以及商用平板的需求,而全智、MTK、高通等处理器大多是针对消费电子设计的,并不太适合商业平板。

  英特尔的芯片此前一直因功耗太大遭到诟病。但王永智告诉《21CBR》记者,就台电的平板产品而言(天智伟业为台电等品牌做ODM),同样电池以及同种状态下,英特尔的芯片可以用到8个小时,其他方案只有三四个小时。此外,英特尔芯片机器的返修率也比较低。目前,天智伟业开发的芯片有MTK以及英特尔(前者开发的时间更长),虽然英特尔芯片成本较贵,但产品和用户体验都会好一些。

  在过去的一年,英特尔组建了专门的团队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平台差异化、软件优化、参考设计、配件选型、物料采购、产品测试乃至市场营销等全方位的支持。培育整个产业链的成长,对英特尔阵营来说极具战略意义,只有整个阵营强大了,英特尔才能慢慢占据移动端芯片市场份额,与ARM架构,与高通、MTK等抗衡。

  文/本刊记者 邱月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