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一场敏感时刻的爆炸

  恐怖组织利用这样的时机显示存在,不仅再次暴露了行政当局管理上的重大安全漏洞,也再次表明围绕上月结束的大选给伊拉克社会未来留下的深刻矛盾

  对于身在伊拉克之外的人们,类似自杀性爆炸这样的新闻已经不算是特别大的新鲜事了。然而,4月初连续发生的爆炸事件,特别是4日针对巴格达外国使馆区的爆炸事件,还是震动了世界。

  敏感的政治时刻、难产的政府、普通伊拉克人一次次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对未来的迷茫,与爆炸形成的强烈气浪和飞向天空的血肉残肢拧搅在一起,再次让世人看到这个曾经孕育过伟大的文明的土地上现今发生的苦难和没有尽头的乱局。

  爆炸巨响造成的耳鸣让他短时丧失了听力

  4日一大早,已经对巴格达爆炸声习以为常的新华社驻巴格达记者徐俨俨觉得有些不对劲,迫击炮就在美军重兵驻守的“绿区”不断炸响,而且密度非常高。出于职业习惯,他走出驻地曼苏尔饭店的房间,想到阳台上看个究竟。

  当他举起相机拍摄“绿区”上空腾起的烟雾时,镜头内突然火光一闪,一次剧烈的爆炸就在距他100米左右的地方发生。随之而来的强烈气浪把他掀翻,身体重重撞到墙上。爆炸巨响造成的耳鸣让他短时丧失了听力。他身后,新华社巴格达分社办公室整块天花板被震塌,直砸在床上黄白棕格子相间的被单上。

  徐俨俨见到的爆炸是当日5分钟内发生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连环自杀式爆炸的第三起。一时间,相对平静的巴格达使馆区浓烟冲天、玻璃碎片混杂着破碎的建筑四处横飞。

  媒体对具体爆炸区域的报道略有不同,有的称第一和第二次爆炸针对的是埃及领馆和伊朗使馆,第三次爆炸发生在德国、西班牙、叙利亚使馆附近的十字路口。但无疑,驻外使馆是这次恐怖袭击的重要目标。

  爆炸造成重大伤亡。新华社报道说爆炸造成30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他外国媒体有的认为死亡数字达到50多人,多数是伊拉克安全部队成员,还有当地一家银行的职员。

  同一天,巴格达安全部队还拦截了两辆企图冲向使馆警卫部队的自杀式汽车,逮捕了司机,拆除了炸弹。“人弹”不仅在汽车上装载了爆炸物,而且身穿装满爆炸物的背心。

  “这看起来像(基地组织所为),”伊拉克外长兹巴里表示,“这些袭击和此前有同样标签---针对不同目标在不同地点同时起爆,以造成最大程度的影响。”

  哈桑.卡里米在巴格达开了间服装铺。“我听到孩子们在尖叫,”他说,“车在大街上四处乱撞,想找条生路。”

  就在4日连环爆炸案发生前不久,在巴格达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据称是基地组织的武装分子枪杀了25名村民。而且手段非常残忍,都是从脑后开枪毙命。

  与2006年和2007年的高峰期相比,虽然自杀式袭击的频度总体有所降低,但仅在今年3月,暴力行动仍然夺去了367名伊拉克人的生命---这是今年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策划者瞄准了当前伊拉克政局的敏感时刻

  4日爆炸案发生后,虽然当局声称伊拉克军队已经处在高度戒备状态,使馆区附近增设了检查站,但仍然没能控制住新一轮暴力事件的发生。6日,巴格达再度被连续的爆炸声震撼,伊拉克内政部称造成28人死亡,98人受伤。

  爆炸案的策划者,无论是谁,无疑都瞄准了当前伊拉克政局的敏感时刻。不少观察家认为,伊拉克新政府组阁“难产”是引发这次系列爆炸的重要原因。恐怖组织利用这样的时机显示存在,不仅再次暴露了行政当局管理上的重大安全漏洞,也再次表明围绕上月结束的大选给伊拉克社会未来留下的深刻矛盾。

  “这是一场政治袭击,目的是破坏当前的进程,”兹巴里说,“由于组阁造成的真空,他们想释放信息。”

  当政者的无力使袭击策划者更加有恃无恐。爆炸案发生后,马利基总理召开了国家安全会议,但总理办公室事后散发的声明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

  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上月26日揭晓,前总理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赢得91个议席,以两席微弱优势领先现任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但双方均未获得绝对多数席位,眼下各政治派别仍为联合组阁问题在台前幕后激烈角逐。

  阿拉维和马利基目前都不具有单独组阁的条件。虽然阿拉维凭借微弱优势获得了优先组阁权,但要在伊拉克法律规定的30天内得到组阁需要的163票绝非易事。为此,阿拉维委派“伊拉克名单”成员、现任副总理拉菲.伊萨维负责具体谈判。首个谈判对象将是现任总理马利基领导的“法治国家联盟”。目前占据行政资源的马利基也决不会轻易“臣服”,如果阿拉维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阁,而马利基又纠集到足够的支持,技术上不排除“翻盘”的可能。倒是库尔德联盟可以坐山观望,待价而沽。

  周边邻国也都试图对伊拉克组阁施加影响,以谋求在未来中东地缘政治中“卡位”,这同样为未来新政府形成增加了变数。

  巴格达大学政治系萨巴赫.谢赫教授认为,虽然各党派目前都在加紧探寻结盟可能,但由于各派在许多问题上分歧严重,在提名总理的问题上,或许跟2005年伊战后首次议会选举后的情况一样,会出现另外折中的总理人选。他认为,新政府组建之路可能艰难而漫长,甚至会耗时数月。

  当年,马利基组阁整整花了5个月,其间也是暴力事件高发。现在,错综复杂的教派矛盾、迁延不决的组阁过程、确定了撤军时间表的美国等因素都给了恐怖组织进一步搅局的空间。而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生活在这个空间中的平民百姓。

  “这实在太糟了,如果这些政党不能很快达成协议组成政府,我们又将回到教派之间的战争中。”47岁的扎伊德说。这位前军人目前靠开车为生,他的车4日距离伊朗使馆的爆炸现场不过30米距离。

  铁了心要走的美国人留下没有尽头的乱局

  仍然在伊拉克驻有重兵的美国对这些连续爆炸案并没有做出特别反应。美方的官方反应甚至远没有前后脚发生的巴基斯坦爆炸案来得强烈。

  从一方面看,美方对发生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的自杀式爆炸做出强烈反应似乎可以理解,毕竟爆炸直接针对的是美国在当地的总领馆。从另一方面看,现在只要美国人没有直接受损,不影响实施撤兵战略,还哪管伊拉克爆焰冲天?

  明年年底前从伊拉克全部撤军,包括战斗部队和其他全部人员,是美国反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奥巴马政府着急要兑现的竞选承诺。为确保从伊撤军计划顺利,美国既需要伊拉克保持平稳过渡,又不想让其脱离美国掌控。这次伊拉克大选在美军开始撤离后举行,虽然磕磕绊绊、起起伏伏、争吵不断,好歹算结束了,因此美国毫不吝啬地将其评价为“里程碑”式的事件。

  近期的连环爆炸后,白宫发言人明确表示8月前从伊拉克撤出全部战斗部队的目标没有改变。白宫发言人吉布斯说,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雷.奥迪尔诺认为,系列爆炸“不会威胁我们今年晚些时候将部队撤出伊拉克”。

  谈到爆炸事件,美国驻伊军方发言人杰.奥斯特里奇多少有些轻描淡写地表示,美军,包括拆弹部队,会根据伊拉克当局的要求提供帮助。也许,更多美军是像《拆弹部队》中多数人那样,按日子计算着轮换调出的时间,而不会像主人公那样自愿重返这个血腥之地。

  可是,他们中间相当一部分人,可能被派遣到另一个同样血腥的杀戮之地---阿富汗。

  4日爆炸案发生前两天,美国军方已经透露,美军正在将大批军事物资从伊拉克转运至阿富汗。这次转运被美军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物资转运行动”。

  自从伊拉克撤军行动于去年6月开始以来,美军已在那里清点出280万件装备和8.8万个集装箱。至3月29日,需要从伊拉克重新部署至阿富汗的装备和物资已有差不多35%部署到位,2.1万名士兵已从伊拉克重新部署至阿富汗。在从伊拉克运出之前,美军装备大多会送到陆军第三军在科威特的战区总部,在那里经过改装,以适应阿富汗的环境和地形。超过2600辆防地雷反伏击战车经过改装后已运抵阿富汗。

  铁了心要走的美国人留下的就是这样没有尽头的乱局。现在,已经少有人质疑当初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出于怎样站不住脚的理由,更少的人会关注伊拉克政府组阁还要花费多少时间,当然也就几乎没有人会去倾听生活在爆炸声中的普通伊拉克人的心声,关心他们对未来无所适从的茫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