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伏尔泰的解放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雕塑,微博,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7-22 15:14

  这一届中国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上,有一组雕塑作品爆红网络,经典的石膏形象如伏尔泰、海盗、阿格里巴等被以一种扭曲滑稽的形象再现,一方面使得习惯了古典审美的观众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实验派与好热闹的网民兴奋不已。但是作者王冠山却这样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的作品:“我的毕业创作来源于我的生活,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很严谨很认真地感受这些习作,并尽最大的努力去还原它们。我所感受到的海盗属于立体主义,伏尔泰像被风沙打磨过的有岁月感的石雕,阿格里巴比较现代,而小卫则是典型的考前粗鲁风格……”,到底是计划严密,还是无心插柳?一时间,一组作品问世前后的逻辑关系显得扑朔迷离,似乎还略带有“消费”社交网络时代的嫌疑。

  每年的杭州初夏,都有一场全城期待的艺术盛宴。这里有最炫的“美术馆之夜”,有最酷的服装秀,有最齐全的优秀作品展示,有最适合孩子们亲近艺术的机会,还有最丰富、最多样的展示平台;既是家长带领孩子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院校老师带着学生最愿意逛的地方,还是企业领导率领手下最适合招人的地方。中国美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创作展示周不仅牵动着每个在外打拼的美院校友的心,也唤醒了在杭州的普通民众的艺术细胞,“去美院看展”,已成了每年初夏最时髦的事情。

  今年的开幕晚会于5月27日如期举行,也就在这一天,微博,微信朋友圈开始疯传一组雕塑作品照片,乍一看,一组石膏像,再一看,“形不准?”仔细看去,是作者把变形的素描石膏像作品翻版做成了雕塑。霎时间所有曾经的美术考生记忆都回到了考前,在美术高考前的那些画石膏像的日子,每个班级里每个人都有画石膏像的经历和被批“形不准”的作品,有些作品甚至让人爆笑,那些欢乐,焦虑,辛苦,满足的感觉也慢慢浮现于眼前。

  正因为这组被称为“神作”的作品,雕塑系也成为今年最受关注的院系,被大家津津乐道,这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本科生王冠生的作品《观》。王冠生把大家戏称画得不像、但是却很传神的速写作品为蓝本做出相应的雕塑作品。

  这是一组看起来歪歪扭扭的半身像雕塑,正如“艺术源于生活”,作品源于王冠生美术考前的培训经历,对于那些慕名而来的人,我想大多都是有类似美术考前经历的人,都会理解王冠生的作品并为之所动。“我的作品被迅速传播开来也是有些出乎意外,之后想了一下这也应该在情理之中,因为但凡有过绘画经历的人都会产生共鸣。是的,我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可以说是对考前教育的反思,可以说是对于往昔的回顾,我觉得我的作品会给不同的观者以不同的解读。”

  “想要解放别人,首先要解放自己”,这句话是最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而这句话在王冠生身上,有了一种明确的体会。他说:“我在教学生的时候也产生过无奈,总是会有‘不开窍’的学生让人很头疼,在反复思考如何引导这些学生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欣赏这些习作呢,他们无非是造型基本功比较薄弱,而对于对象的感受又似乎比基本功扎实的学生来得生动,现在的考试标准是否有局限性。因此我在选择这些作品的时候是带着欣赏艺术品的眼光来看待的,喜悦,开心,爱不释手。”作为刚毕业的美院学生,王冠生也有自己的学生,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也进行着自己的思考,他释放了对自己的禁锢,这也是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观》的创作与展出,达到了王冠山的创作初衷和目的,包括他对考前教育的反思,和观众与他的共鸣,所以他不会再继续此类作品的创作计划,之后会继续为自己实现最初学画时的梦想,做一个艺术家,虽然在我眼里,他已经是一位艺术家。

  王冠生说,美院带给他最大的改变是使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并始终对生活产生着怀疑和疑问。“我可以创造我的主观世界,并且我的思想也有了可以表达的媒介。”

  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王冠生的作品,而且也入围了优秀作品的金奖,展览期间也有给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做艺术衍生品的公司与他谈做衍生品的计划。未来的路,就像今年的雕塑毕业展集合各样形式与各种材料,洋溢着别样的精神气质与同样的人文关怀,而且展览全部由同学们自己策划。他们说:“作为创作者,我们期待以大写的‘人’作为前提,让展览的精神语境真正回归到创作者手中。而作为策展人,我们试图强调沟通的必要性,将象牙塔上年轻的冲动摆在世俗面前,接受社会的考验。”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学制最长的本科专业之一,雕塑系和学校一起走过了85年的风风雨雨。王冠山觉得这五年,像某种巨大的纪念碑,带给他最大的改变就是使他学会了独立思考,对于生活,始终产生怀疑和疑问。“我可以创造我的主观世界,并且我的思想也有了可以表达的媒介”。

  在王冠山走红的背后,还有许多朝夕相处的同学,做出了许多个性的作品。比如座像·坐象系列——《未识深闺》、《不囿成规》、《红色记忆》、《孤独的心》就是本届雕塑系毕业生王荣的作品。这一组与王冠山的气质截然相反。

  “服装是人的第二皮肤,服饰传达着心灵的信息,奠定了形象的基础;尤其对于时代女性来说,有时,生活几乎就是穿戴什么——或者说允许你穿戴什么。”王荣觉得,满清三百年受礼制约束,服饰等级森严;20世纪社会又变革频繁,跌宕起伏,中国女性的外在形象也在潮流的刺激下一变再变。然而,形象不仅仅决定衣着,而且是外在装扮和内在气质的有机组合,和服饰有关,但超出服饰。

  所以,由特定时代的服饰装扮、神情气质和举手投足等等所构成的整体形象是一系列复杂信息的重要符号,它所表示不仅是“形象本身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历史。不同材质不同款式的衣服穿在同一女性身上产生不同的视觉形象;不同年代不同区域的衣服穿在同一性别的女性身上则凸现时代的烙印。王荣希望由不同时期的女性穿着服饰引发对雕塑服饰的探讨,同时通过对雕塑服饰的处理塑造出不同神态、极具特色、又有不同时代气息感的雕塑作品。

  《梦》的作者易平凡则说:“我想做与我们这个时代有关的东西,希望我的作品能触及到这个时代真正存在的一些问题或者特质。”所以毕业创作他选择了做一个生活场景来承载他的“尴尬”——一个如梦境般的既现实又荒诞的生活场景。至于尴尬是什么?他没有点明:“我希望这个场景里面能尽可能的多包含一些这个时代的特点:物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环境的污染、强加在动物身上的框框以及其它一些无法言明的东西。”

  旷笔峰的《省》也表达了一种人在进入自我思存的心境。整个作品呈现的是意识(或者说是“我”)在脑海中漂浮、坐下、站立、行走的状态。旷笔峰说:“当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的时候,思维与周围的环境似乎划了一道沟鸿,自成世界。思维好似已经走了很远但人还在原地,这种奇妙的分离感使我创作出这一系列的作品。”这个创作心态,大概说出了很多同学的心声。

  文Writer>张丽群 图Picture>王冠山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