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选出的湖南第一位女乡长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湖南,女乡长,武冈县
  • 发布时间:2014-07-24 16:00

  195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果的展览。在“民主改革”专题的展板上展出了一张英姿飒爽的女性照片,照片下是一行醒目的标题:湖南省第一位女乡长——肖满淑。旁边配有文字说明“肖满淑,女,贫农,邵阳地区武冈县邓家铺区扶峰乡人,1933年10月出生,1951年作为翻身农民代表被选为扶峰乡乡长,时年18岁。1952年被评为全省模范女乡长”。

  这位湖南省第一位女乡长的产生是用豆选法选出的,而且选举过程还具有传奇色彩。

  1951年9月5日,武冈县(现为武冈市)扶峰乡各村的村民都早早吃了早饭,聚集在村口,欢送由他们自己选出的乡代表去参加扶峰乡农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作为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农民代表行使神圣的民主权利,选出自己心中满意的乡长。会场设在乡政府所在地周家祠堂的露天坪地上,会场布置得也简单,一幅红纸书写的“扶峰乡农民代表大会”会标,一个由几张桌子拼在一起的主席台,几十排参差不齐的板凳。主席台的桌子上一字儿排开的12只雪白大碗异常醒目。

  这12只大碗就是“投票箱”,因为刚刚解放,很多农民还不会写字,因此这次采用了豆子选举法(简称豆选法)。

  扶峰乡12个村,每村选出了一个候选人,乡长的选举比例为12∶1。当主持会议的时任武冈县委副书记吕向志宣布选举开始后,12名候选人上台背靠身后的大碗依次席地而坐。但让代表们感到惊奇的是:主席台上有12只大碗却只有11个候选人坐着。空缺的这个候选人就是肖满淑,其时她正在聚宝村处理土改复查的一项紧急工作而未赶上参加会议。

  12时左右,选举正式开始,每个代表依次上台,先在主席台左侧领取一张“选票”——一粒豆子,然后把它投放到自己心中的乡长背后的大碗中,整个过程简单、透明、公正。投“票”环节结束后当场“统票”——数碗中所得豆子。结果出人意料,那位缺席会议的候选人肖满淑得豆最多,高“票”当选为扶峰乡第一届民选乡长。几天后,在全县干部扩大会上,肖满淑正式就职,她的“就职演说”只有铮铮有力的两句话13个字:“坚决站稳立场,为穷苦兄弟办事!”

  肖满淑被选为乡长并不偶然。她出身贫农,13岁时给人做童养媳,性格大胆、泼辣,且心地善良,能吃苦耐劳,群众关系好,上过两年私塾,粗通文化。1949年解放军南下经过武冈时一位南下干部看中了她,动员她出来参加革命。她于1950年参加了扶峰乡翻身农民代表团,1951年2月,她出任了扶峰乡妇联主任、副乡长。她的胜出反映出当时的选人标准:苦大仇深,根正苗红。

  后来肖满淑于1957年和英雄罗盛教的妈妈两人代表邵阳地区的妇女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第三届妇女代表大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接见。肖满淑后来历任武冈县妇联主任,镇、区党委书记等职,1991年以享受副县级待遇退休。

  (责任编辑:齐风)

  周后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